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讓同學們走進考古現場 「保護文物、傳承文明小小考古人」考古研學聯盟成立

2024-06-10辟謠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圖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6月8日,成都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成都考古中心舉行。四川省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秘書長唐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等,一起釋出了「成都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

活動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成都市實驗小學、成都市草堂小學、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在活動現場簽署了院校共建「保護文物、傳承文明小小考古人」考古研學聯盟(試點)合作協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陳列宣傳部主任唐渺為成都市實驗小學「小小考古人研學聯盟」授旗。隨後,由老師帶領同學們正式開啟一天的「走進考古一堂課,重走文物回家路」研學活動,出發前往萬佛寺遺址考古現場。

簽約儀式

平平無奇的泥土

竟隱藏著豐富的知識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雪芬帶領孩子們,踏上了萬佛寺遺址布滿了「大方坑」的工地。張雪芬介紹道,這就是考古發掘的標準「視窗」——探方。考古工作者透過它們揭露出的地層以及掩藏其中的遺存物,尋找有關這片土地上過往生活的線索。

走進考古現場

該處遺址與寺院有關,在歷史上曾多次更名和重建。

相傳該寺院始建於東漢延熹年間(公元158-167年),南北朝時名為安浦寺,隋代稱靜眾寺,唐至德年間(公元756-757年)由新羅僧人金無相主持重建,時稱凈眾寺,有一條「松溪」穿寺而過,風景之幽,享譽成都。

兩宋時期,這裏仍名凈眾寺,明代則有凈因寺、竹林寺等多個寺名,民間俗稱「萬佛寺」因「佛」與「福」音近,又被稱作「萬福寺」。在千年時光的滄桑變遷中,這處寺院經過多次修葺和重建,也曾屢遭殘毀。清代康熙年中曾經歷最後一次重建。在那之後,它就漸漸沒落消失了。

雖然昔日建築物早已蕩然無存,但透過現場展板上的全景俯拍視角,仍可感受到當年那片幽靜禪林的清雅風光——在整體布局呈「人」字形的園林景觀中,隱隱可見蜿蜒曲折的溝渠遺跡,令人想起那條穿寺而過的松溪。當年清澈的溪水兩旁,或曾落滿松針,讓僧人們穿林而過的腳步,變得寂然無聲。

「這一帶早在光緒年間就出土過佛造像。20世紀時,在多次城市建設中也陸續出土過古代遺物,其中部份造像上能分辨出刻字題記,由此就可以得知它們所屬的年代。」張雪芬指著展板對孩子們說,「這幾尊南北朝時期的佛像,都是之前在這裏出土的,目前收藏在四川博物院。」

講解完遺址的歷史背景之後,「小小考古人」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挖掘現場,站在探方坑壁前,認真聽著張雪芬給他們講解不同年代的地層大致如何分布,如何透過泥土的質地與顏色去尋找蘊含其中的有用資訊等。「沒想到平平無奇的泥土裏,竟然藏著這麽豐富的知識。」一個學生感嘆道,「我有點兒理解考古人‘挖泥巴’的樂趣了。」

走進考古現場

在常設展覽中

看到考古成果的「誕生」過程

從挖掘現場回到考古中心後,孩子們參觀了成都考古中心的常設展【考古·成都】。在這個以考古工作為主要內容的展覽中,同學們上午在萬佛寺遺址考古現場的體驗,在串聯了文物的出土、修復、研究、展陳等資訊的展廳裏,聽到了「回響」。

在展廳入口處,孩子們透過玻璃,好奇地看著腳下三條不同時期成都道路的復原展示——明清時期規整的大塊石板路、唐宋時期的磚鋪路、商周時期樸素的紅燒土路,每邁一步都似跨越千年。

再走幾步,他們驚喜地喊道:「這就是我們上午看到的場景!」被復原的典型遺跡如墓葬、水井、房屋基址等,還有考古人在探方裏照相、繪圖、提取遺物的場景,瞬間接通了「田野課堂」與「展廳課堂」的距離。

考古發掘之後是資料整理,這也是考古資料轉化為成果最關鍵的一步。【考古·成都】以最具代表性的陶片為例,用一整面的資料整理墻將陶片從出土、清洗、分類到挑選標本、拼對、補配、作色的過程,一目了然。

成都考古中心的「鎮館之寶」——用十幾年時間修復的戰國漆床,則一度令同學們難以相信那竟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古老物件。有人已經開始試著想象床上鋪滿絲綢被子的模樣,「一定超豪華」!

而那尊出土於成都實業街的優雅坐佛像,則令孩子們馬上想起上午剛剛在考古現場的展板上看到的那些相似的造像,也由此對南北朝時期的佛造像風格留下了更加深刻的直觀印象。

互動體驗樂趣十足

成都考古中心將迎更多「小小考古人」

兩堂以觀察記憶為主的「考古課」結束後,下午的文物繪圖學習以及互動體驗,則讓孩子們有了更多親自動手的機會,在「為文物添加青春色彩」的環節,更是讓他們享受了一番自由創作的樂趣。

待上色的紙張上,描繪的是來自後蜀開國功臣趙廷隱墓中出土的一組伎樂陶俑。這組伎樂陶俑是迄今為止西南地區發現的最為精美的陶質伎樂俑組合。手持樂器的陶俑們面帶微笑、衣袂飄飄,姿態優雅從容。

面對白紙上的人物線圖,同學們用各種色彩塗染著,還給人俑的衣裙設計了花紋圖案。在完成滿意的作品,合影留念並領取了「小小考古人」證書後,今天的系列活動圓滿落幕了。

互動體驗環節

而透過此次「保護文物、傳承文明小小考古人」考古研學聯盟的建立,日後,還將有更多的同學得到如此走進考古、感受歷史的寶貴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