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15分鐘生活圈,瞄準的是大城市的通病

2024-07-13辟謠

我們的城市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猶如一張張底紙,在城市規劃和城市治理的筆頭下被描摹得更加精彩。

博聞推出常設欄目「名詞放大鏡」,尋找城市規劃和城市治理中的新鮮詞匯。「15分鐘生活圈」「街道眼」「公園城市」……每一個飽含「城市」意味的詞匯背後,透露著城市發展的脈絡和智慧。請跟著我們的「名詞放大鏡」,深度暢遊城市吧。

想象一下,一天的生活這樣規劃是否很幸福——早上出門,在家附近的早餐店吃頓熱乎乎的餛飩,再步行15分鐘去上學或上班。居住的小區周圍,菜市場、健身房、口袋公園、超市、醫院等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與生活有關的場所,都在步行或騎行的「15分鐘圈」內。在城市規劃界,有一個「15分鐘生活圈」(也叫「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概念,國外命名為「15分鐘城市」。這是近年來城市新的規劃方向,它通常指的是,一個基本單元的服務人口在5萬—10萬人,以家為中心的15分鐘步行路程內,居民盡可能享受到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務,如養老、醫療、教育、商業、交通、文體等。

那麽,「15分鐘生活圈」是如何提出的?它又怎樣在國內外各大城市「生根發芽」?

城市究竟為誰服務

翻開城市規劃史可以發現,近百年來城市飛速發展,然而,一座座被規劃的「理想之城」也掩蓋不了大城市的通病,比如過度擁擠、缺乏綠地等。

這是因為,曾經大城市的規劃很多都是自上而下的,占主導地位的現代城市規劃都將住宅區與商業、零售、娛樂區等分開。幾個區域之間相隔距離通常較遠,以汽車等交通工具出行為多。

然而,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出現了一些非主流意見,提倡緊湊生活的社區理論,其規劃的關鍵詞是精細和方便,倡導步行、騎行優於汽車通行。

比如,1929年,美國城市規劃師克拉倫斯·佩裏提出「鄰裏單位」的理論。這一理念認為,理想的住宅模式中,學校要位於整個社區的中心;社區內部的街道不能完全被汽車通行占領;至少10%的社區土地面積專門用於公園和開放空間,提供玩耍和互動交流的場所。

20世紀60年代,美國城市活動家簡·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提出了「以社區為中心」的城市規劃理念。她倡導建立適合步行和騎行,同時兼備社會功能的復合社區,並認為這是讓城市變得富有生機的關鍵所在。

直到2010年之後,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教授卡洛斯·莫立諾提出了具體的「15分鐘城市」的概念,並在5年後的一次演講中向公眾描述了他的願景。他被認為是第一個創造出「15分鐘城市」詞匯的人。

莫立諾提出了一些讓人思考的問題。比如,城市究竟為誰服務;我們是否可以打造以人為本的空間;是否可以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工作之余能否為生活留一席之地,讓每片區域都有醫院、菜場、零售商店、學校、公園等場所,甚至在酷熱天氣中有噴泉可以消暑。

正如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所描述的那樣:「齋頭但有隙地,皆可為之。」人們日常起居之地應是一方小小的「壺中天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赤峰路上的黑白塗鴉。 資料圖片

「理想之城」有多個樣本

「15分鐘城市」理念的背後,指向了城市規劃和設計的新方向。

比如,城市的節奏應該跟隨人,而不是汽車;城市要有多元性,每一寸土地都應該有不同用途;優秀的社區設計有靈活性和完整性,讓居民在此健康生活,而不是疲於奔命。

從莫立諾所在的法國巴黎開始,世界各大城市拿出自己的誠意,一點點拼湊出理想城市的生活樣本。

巴黎市政府斥資改造原有的老城區,開辟了許多適合騎行的通道,將一些廢棄停車場、工業園建設為公共花園和綠地,並在大型廣場上添置了方便路上休息的座椅等。此外,巴黎還推出了不少城市更新的舉措,在一些建築群密集的小區加入商務樓、日托所、咖啡館、手工藝生活館等場所,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西班牙巴塞隆拿提出「超級街區」的概念。超級街區,就是將幾個街區組合打包在一起,添置更多的廣場、綠地、休閑空間等,並禁止車輛進入社區內。孩子們在社區內自由玩耍,老人們在休閑區曬太陽、暢聊,居民們有了更多的休閑場所,生活質素大大提高。

再比如,德國柏林增設了大量的單車道,使得城市中單車使用率增加了25%以上,而且這些騎行道至今仍然保留。美國一些州的城市規劃摒棄了以機動車為主的街道設計理念,提倡「慢行優先」原則。

「15分鐘城市」,使得城市規劃的邏輯有了重大轉變,從關註居住地的可達性轉向關註鄰近性。這不僅是一種理念的轉變,城市的資源分配、治理模式等因此而改變。

楊浦228街坊開啟了新的生活篇章,成為城市更新疊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樣板街坊。資料圖片

「15分鐘」理念在上海深度實踐

打造「15分鐘生活圈」,上海也是全球城市的領跑者,亦有自己的創新。

早在2014年,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15分鐘社區生活圈」概念;2016年,制定釋出全國首個「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並納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簡稱「上海2035」)。

在上海的城市實踐中,「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是在市民慢行15分鐘可達的空間範圍內,完善教育、文化、醫療、養老、休閑及就業創業等基本服務功能,提升各類設施和公共空間的服務便利性,構建的是以人為本的「社區共同體」。

長寧區新華路街道是最早列入上海「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試點街道之一。街道圍繞「花園社區」「人文新華」等關鍵詞,改造街區的公共設施,讓學校、公園、菜場等符合不同年齡層需求的地點變得觸手可及。不僅如此,還有大魚社區營造等民間組織加入其中,成為社區營造的發起者,開展了時裝秀、手工課等豐富的社區活動。

徐匯區打造「生活盒子」,更是融合養老、托育、健身、醫療等概念,建造了一個社區生活服務綜合體,周邊居民在此可「一站式」享受社區食堂、醫療保健、養老、幼教、休閑等多種服務。

除了生活必需的學校、醫院、菜場等規劃,口袋公園、電動車充電樁、老年人健身點等嵌入街邊的空間,街道一點點轉變為功能更為豐富的生活場所。

在中國,15分鐘不只是時間的標誌和尺度,更是一把衡量城市生活便捷度與幸福感的標尺。

比如,北京的實踐是積極發展「一店多能」,對符合條件的新建社區菜場、早餐、連鎖超市、便利店、藥店等專案給予資金支持,將「15分鐘生活圈」與「15分鐘商業圈」融合起來,推動社區消費業態升級改造、集約發展。

在中國不少城市,對一些青年人占比高的社區,開發了線上與線下融合的綜合服務體系。如透過小程式、App等接入購物、餐飲、娛樂、運動、家政等線上功能。

可以說,「15分鐘生活圈」重新定義了新一代的社區,它不是城市規劃師規劃出來的,而是基於普通人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來的。

欄目主編:龔丹韻

來源:作者: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