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個人微訊號用於工作,離職後要返還嗎?

2024-03-23辟謠

微信賬號屬於虛擬財產,

已逐漸被人們熟知。

倘若個人微訊號在工作期間被用於

進行店鋪宣傳、招攬客戶……

在離職後,

微訊號應該歸還給店鋪嗎?

近日,

株洲市蘆淞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

涉及微信賬號權屬的案件。

2021年12月16日,原告彭某、被告譚某及案外人於某合夥開文身店,3人簽訂【某文身店股份合約】,合約期限為5年。合約約定:「門店未提供工作號,離職後顧客微信需交予門店。未上繳工作號,泄露工作號資訊,不發薪金,並支付彭某違約金5萬元-10萬元整。」

2022年9月20日,3人合夥的文身店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註冊。經營期間,譚某使用個人微訊號進行店鋪宣傳、招攬客戶及維護客戶等。

2023年3月,譚某離開門店,並將個人微信賬戶內的店鋪客戶移交給案涉店鋪。

2023年7月,彭某發現譚某在朋友圈進行文身宣傳,並在微信上承接文身業務,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譚某返還工作微信。

法院判決

法院審理查明,本案系合約糾紛。本案爭議的焦點為被告譚某是否應當向原告彭某返還個人微訊號?

彭某、譚某及案外人於某簽訂的【某文身店股份合約】均系各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合法有效,各方應當按照合約約定享受權利,並履行義務。

「根據【微信個人賬號使用規範】寫明,微信賬號的所有權歸平台所有,使用者完成申請註冊手續後,僅獲得微信賬號的使用權,且該使用權僅屬於初始申請註冊人。」本案中,彭某所稱譚某帶走的門店微信,系譚某的個人微信,由譚某使用自己的手機號註冊,並由譚某實際支配、使用,僅其在職時曾作為工作號使用;且譚某個人微訊號中存在的案涉店鋪客戶資源,在離職時已移交給店鋪,故譚某繼續使用其個人微訊號不會導致原告客戶流失而使原告財產權益遭受損失。

綜上,原告彭某主張被告譚某返還微訊號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法官說法

員工離職後,用於工作的微信賬號使用權歸屬用人單位還是員工?微信賬號為網絡虛擬財產,目前法律法規並未對該類虛擬財產的權益問題進行明確規定。

為避免此類糾紛,作為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約時,應當明確員工離職後工作微信賬號的所有權歸屬,建議用人單位使用名下開立的手機號碼註冊,約定員工離職後工作微信歸屬用人單位;作為員工方,應當按照用人單位規定使用工作微信賬號,與私人微信賬號區分,避免公私混用,引發糾紛。

來源: 政法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