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自由自在任遊走 山河無恙我逍遙

2024-01-23辟謠

編者按:過去一年,您過得好嗎?

這是繼2021、2022之後,【天天副刊】連續第三年推出自己的年終問卷。

2023,這個世界動蕩不安,多地的黎民至今仍在炮火下掙紮求生。歲末年初,我們當如何保持內在的寧靜與定力?在回顧、總結、道別之後,我們又該如何展望、求索、啟程?

【天天副刊】期待,以這九個簡單的問題和若幹誠懇的回答,共同記錄這個時代行進的步履,還有你我內心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答卷人

陳長芬:影像藝術家,著名攝影家,中國拍攝長城第一人。

方繼孝:文史學者、作家、鑒藏家。出版【舊墨記】【箋墨記緣】【陳獨秀先生遺稿】【陳夢家和他的朋友們】等著作。

蕭振鳴: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員,出版【魯迅美術年譜】【走近魯迅】【魯迅與他的北京】等專著。

1.如果用三個關鍵詞來記錄2023年,您會選擇哪三個詞(句)?為什麽?

陳長芬:欄桿、誠信、平糊。欄桿有安全保護作用;誠信,是人類生存和交往的基本共知;人生只要是平糊總會是美好,美好的回憶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美好!

方繼孝:忙碌、奉獻和收獲,可以記錄我的2023年。首先說忙碌:因為要讀書、寫作,還要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因此很忙碌。所謂「奉獻」,主要是無償講座,拿出自己珍藏的文獻資料,參加公益展覽,還向有關單位捐獻付出一些珍貴的文獻。雖然忙碌和奉獻,但收獲也很多,所寫文章發表在報刊得到讀者肯定;展覽得到舉辦方的贊揚;捐贈的文獻得到更好的利用。

蕭振鳴:我的三個關鍵詞是:碼字兒、寫畫兒、遛彎兒。從事了半輩子與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寫作是我的日常,「筆圈」有個詞叫「碼字兒」。2023年寫了很多隨筆,又完成一本【魯迅別傳】的寫作,據說四月就可以出版了。碼字兒的快樂在於,一個一個字打出來,形成章節,用我自己的語言去駕馭,猶如在字裏行間自由地遊走。寫字和畫畫兒是我的休閑,也與我研究的專業相關。並不想做書家或畫家,但這活兒可以增加一種表達思想與情感的方式,還可悅己悅人,開闊視野。遛彎兒,是退休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走路可以練腿兒,爬山可以觀日月,呼吸新鮮空氣,身體好了,頭腦也活躍,不給別人添麻煩。總之,做平凡人,想開心事。

2.在這一年,您闖過的最大難關是什麽?您的內心在保持「戰略定力」方面有什麽心得願意分享?

陳長芬:2023年的7月上旬,有幾天酷熱的日子裏,每天中午11點至下午3點我都去公園拍荷花,只是想在高溫下體驗一下我身體適應的能力。我親眼看到荷葉邊緣隔天變成了「鐵銹斑斑」,猶如金屬打制的工藝品。滿池荷花未因酷熱而敗謝倒下,反而顯得艷麗和堅強,真不愧為仙子!7月8日那天,在朝陽公園北湖拍完收工,已是下午兩點鐘,還沒有吃午飯的我決定做次高溫下的四公裏徒步。公園裏空無一人,我背著小包,拄著一根登山杖,一路上在樹蔭下歇了三次,吃了幾塊曲奇,備份的水僅剩一口。一個半小時後,終於走出了南大門。回到住家,盡管當時有點兒累,但頭腦和心臟都和平常一樣,都很正常。

這樣的徒步僅是生活的一部份,必須的。爬長城慣了,覺得自己只要能動彈,就要和往常一樣。做藝術我覺得更是如此。當然這種行為是不必向老年人提倡的,我只是表達一種平糊。

蕭振鳴:這一年於我,並無大波瀾,所以也沒有大難關,這是我的幸運吧。

方繼孝:退休十年,一直在闖關,最大的難關,就是如何處理好家務事與愛好之間的關系。我在處理家務事和愛好方面,就是始終堅持「平衡」兩個字。家務事要完成好,愛好不放棄。

3.2023年中,有沒有一段親身經歷,曾帶給您溫暖和感動,讓您很難忘、很受鼓舞?

陳長芬:2023年初秋的一日,我在朝陽公園南門乘坐一輛出租車去亮馬港灣的土作社。這些年來,由於網約車盛行,難以叫到招手車,我就嘮叨了幾句。而師傅說,「網約車我也接活,招手的也拉,年老的我特別關顧。」這使我由衷地對他產生一種尊敬感。交談中聽他是南方人,來北京30多年了,一直在開出租。隨後我提醒師傅請給我行車票證,這是我的習慣,以免丟物品在車上。到了目的地,我急於下車了。過了一會兒,那位師傅來到我的室內,手持一張票,說這是你剛才坐車的票。我連忙謝謝不止。我從包裏拿出照相機想給師傅拍張紀念照,可他轉身走了,身影已經看不見了,車叢裏也不知哪輛車是他……我只好遺憾地遠望。默祝這位陳師傅安全健康,路路好運。

這種有相當職業精神的人令我十分敬佩,好些日子過去了,還掛在心上。40年前的一個往事再次翻上心頭,1979年,我有機會到香港海洋公園拍照片,兩個小時後我出了大門,一位素不相識的男子突然問我:先生,您剛才是不是乘出租車來到這裏?隨後他打衣袋裏掏出兩個沒有包裝盒的120菲林問我,「這是不是您的?」我一時發楞,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我剛才拍的反轉沒有了!看我不知所措,他說了經過:原來我下車後他發現座位下有兩個拍過的菲林。一般情況下客人遺失在車上的物品是交給公司作失物,但看我從大陸來,想到拍完的菲林可能會很有用,他就嘗試到這裏尋找失主……我更不知道說什麽好,掏出一百元港幣作回謝,師傅怎麽也不要。數十年過去,往事如金,沈甸甸的。

蕭振鳴:我常在什剎海散步,年底時,什剎海發生了一件小孩冰面落水事件,許多民眾和民警奮勇接力,成功救援,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動。有此國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

方繼孝:2023年,失去了幾位知己好友。而最令我難忘和感動的是,新中國第一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先生長孫馬思猛先生逝世前將他多年積攢下的文獻資料陸續寄給了我,而我居然不知道他那時已經病入膏肓。

4.2023年,哪一種「全新事物」進入了您的生活?給您帶來什麽變化?

蕭振鳴:詩人北島有一首詩【生活】,只用了一個字:「網。」我在和友人聊天時,也做了一首同題詩,也只有一個字:「抖。」友人差點笑噴。「抖」比如笑的抖、恐懼的抖、嘚瑟的抖。又比如刷抖音,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全新事物」。今年我參加了一次讀書直播間的活動,是為宣傳一本關於魯迅的漫畫書,只用五分鐘的時間,兩千冊書唰的一下賣光了,這種「全新事物」竟有如此大的神通,令我驚嘆不已。

方繼孝:近年來,我收藏的興趣有了轉變。由集藏名人書劄,轉向收藏宋、元、明、清瓷器。以唐宋茶器文房用具、硯台為主藏,現在均成規模。因準備2024年起編著【宋元明瓷器中的文房】【唐宋元明時期的飲茶與茶具】兩書,於是購買並反復閱讀了諸如【中國陶瓷史】【中國歷代瓷器鑒定】及【歷代瓷器】(上下)等書籍。對這一類書籍,我百讀不厭,經過反復研讀,大大提高了我對古瓷的審美和辨識能力。

5.這一年中,會有一些作品(無論書、影視劇、綜藝、展覽,還是短影片、網課……)給您留下較深印象,您會選哪一個分享給大家?理由是什麽?

蕭振鳴:這一年,我參加編輯的國家圖書館出版的【魯迅手稿全集】入選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提名獎,可喜可賀,由此我也得到了一部這套78卷的巨書。此書收入目前存世的魯迅全部手稿共32000多頁,魯迅手稿一向是我喜歡觀看和研究的物件,也曾寫過一本【魯迅書法藝術】。魯迅的手稿書法之美、紙張之美,令我愛不釋手,經常展卷閱讀,並寫出【魯迅手稿用箋考】【魯迅的古物收藏】等文章。

方繼孝:2003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紅色血脈燕山太行——紅色高等教育文獻民間收藏精品展」,以幾位收藏家的百余件紅色文獻,講好黨創辦人民大學的故事,啟用歷史文物的當代價值,全面立體反映了紅色高等教育的辦學成就和光輝歷程。

6.這一年您個人完成的最滿意的一件事是什麽?

陳長芬:北京人不時記起2023年12月上旬那幾天惡寒,一些老人都說沒曾遇到過。那幾天,我都在雪地拖著一輛買菜小車(當我最好的扶手),行走於朝陽公園和紅領巾公園,雪花向相機撲來,啪啪地響,而快門顯得剛烈。寂靜的黑夜,聽到雪花竊竊私語,能不是天籟之和聲?我已成了雪人,頗有雕塑感。

我拍「狂柳」專題許多年了,那些天,天寒地凍,柳枝不僵,竹葉更艷,是我最深的感觸。

健康的生命總有一種活力和浪漫情懷,「風花雪夜」給我帶來了幾分愉悅與快感,也希望大自然能給百姓生活分享幾分歡樂與美好。

蕭振鳴:我完成了一部書稿【煙水尋常事——魯迅別傳】,這本書的寫作大約用了三年的時間,經過幾次修訂整理,終於完成這本以傳記文學為體裁的小書。因為這本書的寫作不同於學術論文,其文學性會大於學術性,也許會更適合大眾閱讀,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其實,寫作並不是一件刻意的事,在自由狀態下,沒有任何壓力,寫寫停停,能有更多感悟輸入文字,因此會更有溫度,魯迅說:「創作總根源於愛。」

方繼孝:提供幾十件重要的文獻資料,支持人大博物館成功舉辦「紅色血脈燕山太行——紅色高等教育文獻民間收藏精品展」。

7.有得有失,人生才真實、圓滿。2023,你哪一項「失去」最是刻骨銘心?

蕭振鳴:新年又到了,每個人又都失去了一歲。上天賦予了每個生命一生的時間,不斷地得到又不斷地失去,真實而圓滿。要說刻骨銘心,就是年齡大了,記憶力跟不上了,比如經常找鑰匙,因為鑰匙丟過幾次,太讓人著急了,刻骨銘心。

8.年頭歲尾,如果您有一番話一直想說給某個人卻始終未曾說出口,它是什麽?對誰?

陳長芬:在整理資料或編輯畫冊過程中,偶爾見到多少年前特別是80年代初的紀錄或作品,猶如見到自己的親人,盡管僅是一小段,或一幅照片,已是十分滿足!1985年2月我在黑河,冰天雪地,攝氏零下30多度的攝影創作令人心曠神怡。同年8月去拍吐魯番,地溫攝氏零上70多度,帶去的西瓜放在沒有空調的北京吉普車上,很燙手,我們誰也不敢吃。記憶起來,那年的攝影是滿滿的豐收。人生的經歷,有許多磨難,不怪天不怨地,也許是靈魂的指使、是天意的安排。

寫到這裏,忽然聞到了身邊的【北京青年報】油墨的芬芳。在網絡鋪天蓋地的時代,紙質印刷媒體的稀缺和珍貴,意味著一種堅韌、誠信和希望。依我看來,每年度過寒冷的冬天時,【北京青年報】總是最先擁抱春天。

蕭振鳴:年終寫了一副春聯,送給幾個老友:上聯:無病無災無邪魅,下聯:有錢有命有太平。橫批:無中生有。疫情、自然災害、戰爭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磨難,願世界和平,山河無恙。

9.「我們的目標,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2024年,您個人在「過上更好的日子」方面,無論精神、身體還是物質,有哪三條優先的小目標、flag?

蕭振鳴:宋代僧人有個偈子,其中有「日日是好日」句子。我的遛彎時間一般在傍晚,以觀落日的輝煌,可以說日日有不同。因作一打油小詩:「日日觀落日,日日日不同。日日復日日,日日不相逢。」最近我收到幾位耄耋長者的新著,我嘆服他們的頭腦,思維清晰,筆耕不輟,是我學習的榜樣。我的2024年的小目標、flag也有一個關鍵詞:舒適。保持精神的舒適,寫點小文章;保持身體的舒適,堅持鍛煉;保持物質的舒適,少飲酒,多喝茶。

方繼孝:近幾年,我的社會活動減少,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多了,讀書自然也多了。我讀書目的性很強:一是讀與我寫作有關的書;二是讀與我收藏有關的書;三是讀朋友的贈書。

雖然收藏的興趣有所轉變,但還是在拍賣會上拍了一些名人遺墨。我很早就藏有董必武的手稿和詩稿。後來,董老的詩稿被一位好朋友要去了,僅存鋼筆手稿。因為要收全「延安五老」的毛筆手跡,總覺得沒有董老的墨筆手跡是個缺憾。2023年8月,中國書店寄來圖錄見有董老和董魯安(於力)先生一首詩的手稿一頁,便辦了電話委托,並誌在必得。最終以我的心理價位競拍到手,總算了卻了我的心願。

2024年,我將進入古稀之年,按說到了「斷舍離」的階段了,可是我的讀書興趣、收藏欲望,卻絲毫沒有減弱。我想,2024年應該還是碩果累累的一年!

采寫/本報記者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