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通訊Plus·深度|可穿戴器材會迎來新一輪爆發嗎?

2024-06-22辟謠

6月14日上午,蘋果的頭顯器材Vision Pro在國內開啟預購。6月28日將正式發售,並於同日起向消費者開放試用30分鐘。雖然最低配置近3萬元的零售價令人望而卻步,但是企業使用者和消費者的好奇與期待不減。封面新聞14日在蘋果官網註意到,當天開放體驗預約僅半天,成都兩家蘋果零售店的預約已經分別排到了7月3日、4日,而北京三裏屯店第一周已經爆滿。

這是各大廠商近來在可穿戴器材頻頻發力的縮影。隨著技術叠代,新的使用場景拓展,銷量一度下滑的可穿戴器材市場正在面臨顛覆性變革,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AI賦能 智能手錶會否迎來反彈?

經過一段高速發展,智能手錶、手環遇到了瓶頸。2022年,可穿戴器材市場出貨量甚至一度下滑。究其原因,一方面受經濟環境影響,上遊供應不足;另一方面,可穿戴器材缺乏創新,使用者的消費意願遂下降。

根據Canalys的報告,2023年全球可戴腕帶器材出貨量為1.85億台,較上一年增長1.4%。但是,Canalys預計,今年出貨量將增加7%。之所以如此預測,Canalys表示,隨著健康監測功能日益精進,智能手錶將擁有出更卓越的效能和更廣泛的套用場景,例如精準測量心率、血氧含量,遙控智能家居。

2024年,借著AI大模型的火熱,各大廠商紛紛為智能手錶和手環賦予AI等先進技術。三星即將推出的新一代智能手錶系統One UI 6 Watch將整合Galaxy AI功能,深入洞察使用者的睡眠、運動資訊,為使用者制定個人化的健身方案;OPPO與Keep也在今年合作,共同探討硬件、演算法大模型開發,深入探索健康領域的智能化。谷歌旗下的Fitbit啟動了新專案Fitbit Labs,旨在使Fitbit智能手錶使用生成式AI回答使用者問題。

基於此,Canalys斷言,未來可穿腕帶器材出貨量將再次增長。到2025年,全球可穿戴腕帶器材的出貨量有望達到2.17億台。

叫好不叫座 Vision Pro如何紓解困境?

去年,Vision Pro正式釋出時,蘋果CEO庫克將其定位為「革命性的空間計算器材」。今年2月2日Vision Pro在美國正選,銷售火爆,也有國內使用者透過電商平台嘗鮮。高畫質的畫面、手指+眼球操控、沈浸式的體驗,都令使用者贊不絕口。不論是用作生產力工具的企業使用者,還是渴望沈浸式影音體驗的普通使用者都相信,Vision Pro就是「VR的未來」。

當然,在贊美的同時,相當數量使用者選擇退貨。他們對Vision Pro的吐槽包括價格偏高,續航時間短,現有套用在其他蘋果終端也能使用,缺乏「殺手鐧」。當然,最大的槽點是佩戴這個超600克的大家夥時舒適度低。有美版使用者在電商平台坦言,雙圈頭帶版本戴上去感覺「頭被勒住」。臉頰承受了較大的壓力。

就佩戴問題,記者向蘋果成都太古裏店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咨詢。工作人員表示,佩戴不適與偵錯不當有關。國行Vision Pro將透過掃描使用者臉部數據,提供不同尺寸的頭帶與眼罩,工作人員將為使用者現場偵錯,讓使用者的舒適感最大化,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也將被保密。

Vision Pro還被一個問題困擾,就是元件供應鏈尚不成熟。因此,蘋果將出貨量從原來70萬—80萬台削減到40萬—45萬台,顯示蘋果對該產品規模化生產信心不足。

但是留給蘋果叠代升級的時間也很緊迫,因為頭戴式器材賽道強手如林。Meta的頭顯Quest、XREAL的AR眼鏡套裝都更具性價比。只有盡快搭建生態、推出「殺手鐧」套用、建立穩定的供應鏈、降低成本,Vision Pro才算名副其實的「革命性的空間計算器材」。

服飾也是可穿戴器材?

新樣態的可穿戴器材正顛覆著人們對智能器材的認知,進一步融入日常生活,比如穿著。

6月13日,三星在荷蘭釋出了限量款智能運動鞋——Shortcut Sneaker。據三星介紹,除了采集運動數據,這款運動鞋可以讓使用者透過腳步動作操控三星手機。雖然只能透過會員抽獎活動才能獲得僅有的6雙鞋,但這無疑是這家器材生產商將可穿戴技術無縫運用於日常生活的試水行動。

然而,對於業界,這並非極致。意大利AccYouRate公司首席數據官Amir Beker指出,未來的可穿戴器材,還要可水洗、反復使用,像第二層肌膚般「自然不顯眼」。像智能衣物,就要將傳感器等元件與服裝面料融合,無需配件即可持續監測。

Beker的設想在學界正在變為現實。中國科學院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一種衣物纖維。它具有出色的延展性、耐久性與防水性。今年1月底,該團隊在科學期刊【自然】展示了該纖維的制成品,如為盲人感知交通燈訊號的帽子。目前該纖維仍待改進,但是研究已為可穿戴技術進一步融入生活提供可能。

此外,東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智能穿戴科研團隊,在衣物纖維發電、智能調節體溫等課題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可以預見,服裝也會成為可穿戴器材。

未來路在何方?

未來的可穿戴器材究竟是如何,在哪些領域將扮演重要角色?可以確定的是,可穿戴技術仍有巨大的潛力,特別在醫療健康領域。雖然目前該領域的可穿戴器材在準確性和舒適度上仍有差距,然而一旦技術成熟,對於醫療保健模式無疑具有特殊價值。此外,家居、運動、支付、車載等場景聯動,也為可穿戴器材創造出更多價值。

總而言之,在AI等新技術賦能下,可穿戴器材拓展出新的套用場景,成為未來衣食住行的必需。更將在醫療保健、移動支付、車載套用等領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可穿戴器材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