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42年前,一對美國夫妻,拍了1600張中國照片,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

2024-01-01圖片

40多年前,一對美國夫婦,當勞和葛蘭達,踏上了一場美好的時光之旅,為了慶祝結婚5周年,他們於1981年來到了古老神秘的中國。

而這趟中國之行也成為了他們生命中的珍貴經歷,並用相機記錄了剛剛開放的中國。隨著相機的快門聲在南京的海關第一次響起,也拉開了一幅關於80年代初中國社會的畫卷。

第一站:南京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太多的歷史。

當勞和葛蘭達在南京海關的英語悠揚聲中迎來了他們的中國之旅。

這個瞬間,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

海關工作人員流露出的笑容成為他們鏡頭中的一抹亮色。

這是一個時代的開端,一個正在對外敞開大門的中國。

在南京的街頭巷尾,他們捕捉到當時社會的點滴。

簡樸的服飾勾勒出80年代初中國人的生活狀態。

在這個時候,沒有昂貴的化妝品,沒有PS修圖,而是一種自然的美與樸實的生活。

第二站:上海

上海,作為當時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早早就呈現出了國際大都市的模樣。

當勞和葛蘭達漫步在南京路步行街,留下了熙熙攘攘的人潮和那時的建築風貌。

崗亭、三輪車。

這一切共同構成了80年代初上海的城市畫卷,

勾勒出一幅豐富多彩、充滿生活氣息的時代圖景。

這是一個充滿回憶的景象,每一個元素都承載著時代的記憶,

讓人不由得沈浸在歲月的長河中。

那時的孩子們在少年宮練習書法、刺繡,過著充實多彩的課余生活。

不僅是技藝的培養,更是文化的傳承。在書法和刺繡中,孩子們建立起深厚文化認同感。

而現在的孩子,面對的卻是各種課外補習班,枯燥且乏味。

而豫園的小販們,提供著拍照服務,為人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你是否還有很多,標準的「風景照」?

而這次輪到美國夫婦記錄他了,他的笑容很燦爛。

在這裏,他們不僅捕捉到了城市的變遷,也記錄下了80年代上海人的生活風貌。

衣物被子在屋前晾曬,散發著家庭的溫暖。

這些晾曬的衣物,不僅是生活的一部份,更是那個時代的獨有見證。

這是一個被歲月溫潤的年代,紅領巾下的孩子們滿懷希望。

走過街頭,手牽手過馬路。

這簡單而真摯的畫面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美好的回憶。

街頭巷尾彌漫著歡聲笑語,孩子們在狹窄的弄堂裏奔跑嬉戲,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第三站:杭州

從上海到杭州的旅程花費了半天的時間。

那個時代,高鐵尚未問世,旅行需要更多的耐心。

沒有高鐵的快捷,旅途不僅是從A到B的簡單移動,成為了一個緩慢而享受的過程。

然而,一到杭州,他們被這座城市的美景所吸引。

古來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美景,天下無雙。

似乎所有的贊美,都給了杭州這座城市。

在80年代初的中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關註。

那時候,中國與外國的接觸相對較少,許多中國人對外國人的外貌都充滿了好奇。

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往往成為街頭巷尾的焦點,路人們將他們圍起來,好好的「觀察一番」。

杭州的大街上車輛稀少,仿人們可以在街頭自由行走。

與如今繁忙擁擠的城市相比,80年代初的杭州顯得更為悠閑。

人們穿行在街頭巷尾,享受著閑適的時光。

藍灰的服裝成為當時的主流著裝風格,勾勒出一種樸實而真實的「時尚」。

公園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勝地,尤其是在80年代。

人們在公園裏放慢了腳步,投入到自然的懷抱中。

啃著甘蔗的人們,他們在綠蔭下找到了簡單而幸福的體驗。

第四站:北京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這座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百年前,見證了中國古代帝國的興衰。

作為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故宮自然是此行的重點。

在故宮,當勞和葛蘭達被中國老奶奶的三寸金蓮所驚嘆。

這種傳統的足緣文化令他們感到新奇而震撼。

三寸金蓮是中國古代婦女為了追求小巧玲瓏的美而進行的一種足部束縛,

是當時社會的一種審美標準。

紅色的公交車穿梭在北京街頭。

這些公交車,不僅是城市的交通工具,更見證了城市的發展。

八十年代最流行的方頭方尾款式的汽車停靠在樓邊,

這種方頭方尾的汽車設計是當時汽車行業的主流風格,

代表了80年代汽車設計的經典之一,不過那時能開上這車的「非富即貴」。

北京冬天的街頭小吃,與農民趕集的場景,這是一幅富有中國特色的生活畫面。

那時候沒有商場超市,人們就是透過趕大集的方式,獲取生活物資。

現如今很多地方還保留著趕大集的傳統,近幾年大火的山東大集,

讓人們再次重溫了趕集的快樂。

驢車悠悠行駛在北京的街頭,這在現在是你敢想的?

這些驢車可能載著各種貨物,載著鄉親們前往市集。

驢車行駛的速度不快,卻承載著很多人出行拉貨的使命。

第五站:天津

那個年代的天津,單車是街頭巷尾最為常見的交通工具,

畢竟全國第一家單車廠,全國第一輛自主生產的單車,都出自天津。

天津與單車,是幾代人共同的回憶。

市集上的商品也簡單而樸素,

人們在簡陋的貨攤前交流著生活瑣事,這是一種平凡而溫馨的場景。

天津當時輕工業繁榮,當勞夫婦也充分感受了這座城市的工業魅力。

在地毯廠裏,他們目睹了工匠們的手藝,

這些精湛的工藝品,讓人不禁心生向往,仿佛置身於藝術的殿堂。

這對美國夫婦的相機記錄下了1600多張照片,這些珍貴的相片見證了那個時代的中國。這些照片,40多年來一直被他們珍藏。

這對美國夫婦的中國行,或許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場旅行,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一段跨越時光的回憶,留給我們的是一個真實而獨特的80年代初的中國。

感謝這對夫婦,他們以鏡頭記錄下了時代的瞬間,為我們提供了一扇窺探過去的視窗。

這些照片,承載著歲月的銘印,見證了中國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