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不負陸羽「劍南上」 湔江黃茶寫輝煌

2024-08-23圖片

編者按 彭州茶文化歷史悠久,茶聖陸羽【茶經】載:「劍南以彭州上,綿州、蜀州次……」產於彭州湔江河谷一帶的湔江黃茶,是復興唐代仙崖石花制作技藝而成的彭州黃茶制作技藝,湔江黃非遺技藝制作的黃小茶近三年在中國黃茶鬥茶大賽中蟬聯金獎。

湔江有茗無名望,鴻漸卻道劍南上。

滄海沈浮逾千秋,茶香四溢滿荷堂。

彭州位於四川盆地西北,處於龍門山脈中段,地理生態條件是茶樹生長的絕佳環境。彭州河谷山地,地處北緯31°,屬副熱帶濕潤氣候區,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為茶樹生長提供了極佳的環境。自唐始,彭州茶就明確載入史冊,茶聖陸羽著【茶經】載:「劍南以彭州上,綿州、蜀州次……」這是當時陸羽對四川茶區記錄排序時的描述,足見彭州茶在當時的地位。

仙崖石花的歷史

在眾多歷史著作中關於茶的記述,有許多都提到了彭州的「仙崖、石花」,如李肇所著【國史補】「彭州之仙崖、石花。」;五代時期毛文錫【茶譜】記載「彭州有蒲村、堋口、灌口,其園名仙崖、石花等;明朝曹學佺的【蜀中廣記】也參照毛文錫的這段記載「......又雲,彭州有蒲村、堋口、灌口,其園名仙崖、石花等,其茶餅小,而布嫩芽如六出花者尤妙。」;清陸廷燦【續茶經】卷下之四按陸羽【茶經】結構,依然延續了【國史補】中的「仙崖、石花」記錄。

湔江是成都平原西北山區的一條重要河流,發源於彭州市龍門山脈太子城峰(海拔4814m)西南,是沱江三大源頭之一,在彭州市境內穿越龍門山、過丹景山鎮入成都平原,到廣漢市境內又名鴨子河,與金堂縣交界處匯合石亭江、綿遠河後稱北河,經金堂縣城與中河(清白江下遊)、毗河匯合後稱沱江。湔江既是彭州的母親河,更是成都平原的母親河,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特征。

盡管歷史已沈浮幾千年,但湔山還在,湔江還在,這片山水孕育的「仙草」還在,因此借「湔江」之名取名「湔江黃」。希望能從「湔江黃」茶中品出湔山湔水的氣韻,品出古蜀文化之厚重。

湔江黃茶的傳承

歷史已然過去,但湔江還在,它滋養的那一片茶山還在,湔江黃茶正是從這山、水中走來,從這段厚重的茶文化史中走來,其工藝也正是延續和發展了仙崖石花的制作工藝。

清代以後,仙崖石花逐漸消失在湔山湔水中,如果沒有歷史典籍的記載,可能已無人知曉,一位從小癡愛茶的女士知道仙崖石花後,便一心要追尋它的過去,她就是成都工匠何麗榮。

何麗榮跟從中華茶人、百度百科茶文化專家蔣昭義先生和四川農業大學「蒙頂黃芽的專利發明者」陳昌輝教授,學習傳承黃茶制作。黃茶在唐朝即為貢茶,其制作工藝一度失傳,一般人很少見到,更難品嘗到。這些年,蔣昭義先生和陳昌輝教授一直致力於黃茶制作工藝的恢復與傳承,作為師門弟子的何麗榮,她任重道遠。

2008年地震後,彭州山上的村民大多統一安置在山下,山上的茶園基本處於無人打理的狀態,哪裏有茶許多人都說不上來。從2010年尋茶、制茶開始,一旦打聽到彭州哪裏有茶,何麗榮就會第一時間去實地檢視,幾乎跑遍了彭州的大小鄉鎮和山頭。尋茶的同時,她開始以彭州的群體種為原料試制手工黃茶,上山采茶並邀請蔣昭義師父到山上實地考察,對品種和適制性給出指導和建議。在丹景山尋茶的那段時間,已是八十多歲高齡的蔣公對茶的那份熱愛,山高路陡也阻擋不住。尋茶的路上,他時不時會觸景吟詩一首:

山靜蟬聲遠

水高白瀑翻

丹山拾級上

放翁一並肩

對於彭州茶,蔣公對其厚重的文化有很深的感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悠久的歷史傳承、延續千年的名茶,為此作詩一首勉勵後輩:

湔江兩岸多秀嶺

洪荒源流出龍門

鴻漸五載遊福地

雄文三卷千古名

磁峰窯品呼再現

堋口貢茶思連雲

我輩安能稍懈怠

感恩報德讀孝經

在探索制作工藝上,蔣公給予師門弟子有求必應的解答,解答不了的就找第一線的人幫忙,弟子們取得的小小進步蔣公都從心底替他們高興。何麗榮在試制「黃丹」和「龍虎丹」的過程中,蔣公以詩記錄其過程,表達自己的欣慰之感。

漢室尤啜武陽茶,

千年半盞潤唇花。

今有彭州紅嬌女,

蒸出一鍋滿天霞。

要做好一件事,背後的付出是難以計算的,但在何麗榮看來是一件樂事。春季采茶時節,上山采茶基本就是一天,中午飯饅頭就著茶水應付,沒有筷子在路邊折兩根竹枝代替,名副其實的「野餐」。幾年的時間,她幾乎試制了彭州所有山頭的茶,對山的試制和改進,2010年她開始正式制作手工「湔江黃茶」。傳統黃茶制作技藝悶黃過程中采用的紙是很講究的,必須是天然植物粗纖維、透氣保濕的。但這樣的紙要麽沒有生產了,即使生產價格也不便宜,找了好些樣紙都不太滿意。正苦苦尋覓時,她的書法老師給了一點小樣,紙土黃色、纖維粗、凹凸不平、韌性也夠,經過幾次試制後確定將這種紙作為悶黃用紙。

黃茶制作的關鍵環節在悶黃,耗時長,期間的溫度、濕度的把握是個動態的過程。在一次關於黃茶的交流會上,何麗榮制作的黃茶引起川農大茶學教授陳昌輝的關註,於是對湔江黃茶的工藝改進與提升給出了建議和指導。由此,湔江黃茶從專業的角度再次審視以往的制茶工藝並邀請陳教授從原料基地、種植管理到制作工藝等環節進行指點。何麗榮對恢復傳統黃茶制作技藝的執著和追求生態低碳茶原料的理念,讓陳教授相信,湔江黃茶會有更大的提升,一定會帶動彭州茶有更大的恢復和發展。

在試制過程中,所采原料幾乎是拋荒後無人管理的野放茶,這些茶樹基本上是上世紀50~70年代種下的,有的與草和灌木共生,有的被台刈後改種經濟林,保留下來的茶樹成了林下茶。正是在這些原料的基茶上,湔江黃茶有著不一樣的口感和韻味。在後來的一些對比試制中,最後確定了湔江黃茶的原料標準,一是海拔在1200米以上,二是群體種,三是自然農法。實際上,湔江黃茶的原料基地所處海拔都在1300米左右。基於海拔高,再加上群體種的特性,茶樹發芽時間相對低海拔和無性繁殖的茶樹要晚一些,原料的稀缺性使得湔江黃在采摘上以一芽一葉初展到一芽一葉為頭采,制作黃小茶;一芽二三葉、三四葉則制作黃大茶。

湔江黃茶的制作

湔江黃茶采用傳統黃茶工藝制作而成,經攤晾、殺青、初悶、復火、復包、再復火、三包、幹燥完成,毛茶制作5~7天完成。

由於湔江黃茶制作工序多、周期長,是一場耐心和體力的考驗。

「悶黃」是湔江黃制作的關鍵環節,能不能做出黃茶的品質特點,全在這一環節。但自然條件下「悶黃」環節的溫度和濕度把握是比較難的,春季晝夜溫差大,白天濕度可能在50%,晚上濕度能達到100%,這需要在制作中不斷地調節。

湔江黃茶寫輝煌

湔江黃茶幹茶外形自然勻直,色澤綠黃略顯毫;湯色淡黃、透亮;清雅高潔的蘭花香和濃郁悠長的花蜜香;滋味甜醇回甘;葉底嫩黃、鮮活靈動。其特殊的「悶黃」工藝產生的消化酶對脾胃大有裨益,可一年四季飲用。

湔江黃茶質檢執行了408項農殘檢測,408項均達標。鮮葉原料進行了有機認證,茶園土壤檢測也全部達標。從基地的選擇,到種植管理,再到制作,湔江黃茶都始終按照「生態健康」的產品理念執行,目的是讓消費者能喝到健康茶,讓茶「回歸它本來的味道」。湔江黃傳統制作工藝制作的黃小茶,2022年「蒙頂山杯」第七屆中國黃茶鬥茶大賽中榮獲特別金獎;2023年「北川苔子茶杯」第八屆中國黃茶鬥茶大賽再獲金獎;2024年「蒙頂山杯」第九屆中國黃茶鬥茶大賽中第三次獲得金獎。(何麗榮 劉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