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釋出,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
文 |南瓜說娛樂
編輯 |南瓜說娛樂
前言
提起中國武打電影的發展歷程,有一個人是絕對繞不開的,他就是被譽為"中國武術指導第一人"的袁小田。
這個名字,也許很多年輕人並不熟悉,但他對中國武打電影的貢獻,卻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命運多舛,習武成癡
1912年,袁小田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人家。
彼時的北京還稱作"北平",戰亂頻仍,民不聊生。
小田從小就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唯有一身硬功夫,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年僅6歲的他,便開始拜師學藝,苦練武術。
那時候的習武,可不像現在這麽輕松,不僅要吃苦耐勞,還時常伴隨著皮肉之苦。
但小田卻從未喊過一聲苦,即便在寒冬酷暑,也始終堅持練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訓練,讓袁小田成為了北派武學的一名高手。
年僅18歲的他,就已經名聲在外,成為了京劇武戲的台柱子。
天賦異稟的他,在京劇舞台上也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許多戲迷慕名前來,只為一睹小田的風采。
但年輕氣盛的他,卻並不滿足於這種小打小鬧的名氣。
南下香江,開創武指先河
1937年,機緣巧合之下,袁小田結識了粵劇名伶薛覺先。
薛老板慧眼識珠,立刻發現了小田的過人之處。
於是,他力邀小田南下香港,擔任粵劇武打場面的動作指導。
放下戲袍,走向銀幕。
25歲的袁小田,就這樣開始了他在香港影視圈的傳奇之旅。
剛到香港的小田,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但憑借著一身硬功夫和天馬行空的創意,他很快就在業內嶄露頭角。
薛覺先給了他充分的自由,讓其盡情發揮,袁小田也沒有辜負薛老板的信任,在武打戲的設計上屢屢創新,讓觀眾大呼過癮。
然而,受當時大環境所限,袁小田的事業並非一帆風順。
直到1960年,【金剛鐵臂】的上映,才讓業內真正見識到他的功力。
這部電影,也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標註"武術指導"的影片。
自此之後,"袁小田"三個字,家喻戶曉。
在之後的日子裏,袁小田的身影活躍在各大影片之中。
他先後參與了【北京55日】等十多部國際大片的制作,成為最早與國際接軌的武打明星。
同時,他也是"黃飛鴻"系列電影的靈魂人物,參與過上百部影片的幕後工作。
師從葉問,教李小龍
或許是因為南下香港的關系,袁小田結實了當時的"詠春宗師"葉問。
兩人一見如故,很快就成為了肝膽相照的摯友。
葉問雖是"功夫之王",但面對袁小田時,也是畢恭畢敬,對其推崇備至。
1959年,一個名叫"李小龍"的瘦小青年,拜在了葉問的門下。
這位後來被譽為"功夫之神"的青年,在得知袁小田的大名後,立刻拜其為師。
即便是後來名震天下的李小龍,在袁小田面前,也是畢恭畢敬的叫一聲"師叔"。
天下武功出少林,但若說起袁小田的武學淵源,卻要追溯到明朝。
據考證,袁小田所習的"形意拳",乃是明末清初著名將領"陳洪"一系。
陳洪善使少林鐵砂掌,精通"形意六合槍",在當時可謂是無人能敵。
而這門絕技,就是袁小田的看家本領。
相較之下,李小龍所學的"詠春拳",在門派淵源上,其實還要略遜一籌。
所以,即便是李小龍也對袁小田敬重有加,時常向其討教武藝。
兩人雖為師徒,但情同父子。
直到李小龍去世,生前也時常掛念袁小田,常說"師叔的功夫,是我畢生所追求的境界"。
退隱山林,大隱於市
1970年,袁小田突然淡出影壇,隱居山林。
這個決定,著實讓許多影迷和同行大跌眼鏡。
要知道,當時的袁小田可謂如日中天,正是大展宏圖的好時機。
但袁小田卻看得通透。
他深知,真正的武學,不能只局限於影視之中。
他要為中國武術找到新的出路,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中國功夫的精髓。
於是,他關起門來,埋頭苦練,誓要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他創立了"袁家班",開始了收徒授藝的生涯。
短短幾年間,慕名而來拜師學藝的弟子,已是絡繹不絕。
人們都說,袁小田是一代宗師,但他的教學方法,卻頗為獨特。
他從不擺什麽"師父"的架子,和弟子們打成一片。
即便是已經成名的弟子,他也毫不吝嗇溢美之詞,時常誇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但在武學的傳承上,袁小田卻是毫不含糊。
他常說,"習武貴精不貴多,一招一式都要練到極致。
在他的嚴格要求下,袁家班的弟子個個身手不凡,成為了香港影壇的中流砥柱。"
再度出山,成就不朽
1977年,在兒子的再三邀請下,袁小田終於重出江湖,出演了【醉拳】和【蛇形刁手】。
此時的他,已經65歲高齡,但在銀幕上,卻絲毫不見老態。
在【醉拳】中,袁小田飾演一位武藝高強的老者"蘇乞兒"。
這個角色,也成為了他一生最為經典的銀幕形象。
無論是瀟灑不羈的武學,還是頗具童趣的性格,都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不少觀眾都說,蘇乞兒身上,有袁小田的影子。
一個精通武藝,卻不失童心的老頑童,或許就是袁小田最真實的寫照。
然而,天妒英才。
1980年,袁小田因肺癌去世,享年68歲。
"蘇乞兒"的謝幕,成為了大家永遠的遺憾。
袁家班的輝煌,鑄就武壇傳奇
袁小田的離世,讓眾多影迷和同行扼腕嘆息。
人們不禁發問:沒有了袁小田,香港的武打片該何去何從?華人影壇,還能再現武學宗師嗎?
但袁小田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原來,他不僅是一代武學宗師,更是一位出色的"慈父"。
在他的悉心教導下,袁家班早已人才濟濟,個個都是武林高手。
袁小田共有五個兒子,個個都是武藝不凡。
其中,大兒子袁和平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成為了新一代"武打之王"。
袁和平4歲習武,10歲登台,是名副其實的"武二代"。
在父親的教導下,他繼承了袁氏一脈的絕學,武藝日益精湛。
17歲時,他在電影【白蛇傳】中嶄露頭角,揭開了傳奇的序幕。
此後的日子裏,袁和平馬不停蹄,先後參演了百余部影視作品。
憑借一身硬功夫和精湛的武打設計,他迅速在影壇崛起,成為炙手可熱的動作明星。
1978年,年僅33歲的袁和平,終於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高光時刻。
這一年,他執導的【蛇形刁手】和【醉拳】接連上映,票房成績斐然。
而這兩部作品,也成就了另一位功夫巨星的誕生——成龍。
彼時的成龍,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
是袁和平慧眼識珠,讓他在片中飾演男一號。
而袁小田,也在這兩部戲中友情出演,成為成龍的"師父"。
兩代宗師聯手,成就了一代功夫傳奇。
【蛇形刁手】和【醉拳】不僅讓成龍一炮而紅,也讓袁氏父子聲名大噪。
此後,但凡有袁和平參與的電影,必是票房賣座的保證。
不僅如此,袁和平還陸續捧紅了洪金寶、元彪等一批香港武打明星,成為名副其實的"港片教父"。
即便是在內地,袁和平也是家喻戶曉的大名鼎鼎。
上世紀90年代,袁和平先後執導了【太極宗師】【新少林寺】等一系列武俠大戲。
其中,李連杰版的【新少林寺】更是創下了1.6億的票房神話,打破了當時內地電影的票房紀錄。
進入新世紀後,袁和平的身影開始活躍在國際影壇。
他先後執導了好萊塢大片【致命武器4】【劍雨】等作品,成為家喻戶曉的"武打之王"。
2008年,他更是憑借【葉問】【導火線】等作品,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這已是袁和平第6次獲此殊榮,也再次印證了他在業內的地位。
結語
歲月如梭,袁小田離世已有40余載。
但他為中國武打電影立下的汗馬功勞,卻永遠不會被人遺忘。
正是有了袁小田這樣的"鑄夢者",中國功夫才能在世界範圍內聲名遠播。
如今,好萊塢的動作大片中,多少都能看到中國功夫的身影。
成龍、李連杰、吳京等一批華人面孔,也活躍在國際影壇。
這一切,都離不開袁小田這個"幕後功臣"。
也正是袁小田這種"青燈鑄劍,傳承有道"的精神,成就了袁氏家族的輝煌。
如今,開啟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獲獎名單,袁氏一脈占據了半壁江山。
在最新一屆金像獎上,"第三代袁家班"的代表人物袁信偉,又斬獲了最佳動作指導獎。
從爺爺,到爸爸,再到兒子,袁氏三代人合力,硬是將一個"動作世家"的招牌,打到了世界影壇。
中國功夫,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熱血與夢想。
或許,我們無法復制袁小田的傳奇人生。
但精武精神,薪火相傳的情懷,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用心去呵護。
惟願這股傲然屹立的"中國力量",能夠歷久彌新,生生不息。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