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專業科普:孫楠的節奏到底錯沒錯?拖拍拿到【歌手】冠軍?

2024-06-16圖片

近期,【歌手2024】之中,第一次出場便獲得亞軍,第二次便驚艷奪冠的孫楠引發一場關於音樂知識之中節奏理解的巨大輿論風波——即,孫楠節奏拖拍。在網絡上任何孫楠的演唱影片都會存在如下的部份評論:拖拍太難受;節奏不對,什麽國家級歌手;唱的太油膩了,不喜歡。

那麽,從音樂的專業視角來說——孫楠的節奏到底錯沒錯?為什麽大眾聽起來會感覺孫楠的節奏那麽難受?孫楠的節奏處理是高級還是基本功不足?今天從專業視角揉碎了講:

1:孫楠拖拍,是一種古典音樂專業節奏技巧——Rubato(偷時值,彈性節奏)

首先從專業視角判定:孫楠的拖拍並不是亂唱一氣,而是具有專業審美的選擇和表現。孫楠的這種故意拖著節奏強弱頓挫的處理,是在音樂專業有處可查的節奏類別處理方式—— 古典音樂的Rubato(直譯為:偷時值,或彈性節奏),是一種強烈抒情的慢板節奏處理,在西方音樂廣泛運用於歌劇、音樂劇

Rubato(偷時值)什麽意思呢?意思就是:在曲譜上標記的原定節奏之外,產生了前後的粘連或停滯的切分,假設:有兩個四分音符音符各占一拍,但是孫楠把第一個四分音符唱成了一拍又四分之一拍,如此就完成了偷時值的Rubato。第二個四分音符被第一個四分音符偷了四分之一拍。但是兩個音符的總時值是不變的,這就是Rubato的基本表現節奏。

那麽Rubato(偷時值)是如何展現美感,如果按照這偷來偷去、毫無章法,那麽偷時值的歌手如何判斷音符的總時值是正確的?如果判斷不了,那要作曲幹什麽?豈不是對作曲人的褻瀆,對節奏的無視?又為什麽Rubato可以成為古典樂專業節奏的一種方式?答案是:Rubato必須依賴於以下三點才能完成基本的美感展示:

一: Rubato(偷時值)的歌手必須依賴於準確的伴奏聲部,才能擁有正確的總時值表現。最起碼要有低音聲部的正確時值來提供總時長的判斷。 因為歌手的心思在破壞曲目的節奏,偷時值,自身是無法完成總時長的判斷。只有總時長正確,才是Rubato不然那叫自由節奏。

二:Rubato(偷時值)的標準運用為:大節奏不變,小節奏偷一點或即興,即通常是一句旋律之中:前半段為正常節奏,後半段才加花即興偷時值。下一句的前半段再度回到正確節奏。

三:Rubato(偷時值)的節奏運用本質是屬於抒情即興節奏的一種分類,但不屬於自由節奏的散板。也就是說:歌手如果要使用Rubato(偷時值)的話,需要考慮當前的曲譜階段是否滿足即興的聽感要求——即,人聲是否提供了正確節奏的對比,在正確對比下進行的Rubato(偷時值)才能提供對比藝術張力。

所以, Rubato(偷時值)是一個常用的音樂節奏處理方式, 和漸強、漸弱、漸快、漸慢本質是一樣的。在19世紀古典樂對於Rubato其實就要一種先漸強後漸弱的自由節奏。最底層的邏輯其實就是有一點即興味道的自我切分 。Rubato並不能判斷孫楠的節奏基本功好壞,只能說孫楠是一個非常非常喜歡Rubato(偷師值)的歌手,僅此而已。那為什麽孫楠的【拯救】拖拍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論?

孫楠拖拍的負面評價原因:Rubato(偷時值)全程使用導致了節奏的混亂

我們將這三點放在孫楠身上,就可以直接看到孫楠演唱導致聽眾不太喜歡或者是有爭議的具體原因,有三點:

1:孫楠的【拯救】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Rubato(偷時值)的次數和頻率過高。導致Rubato缺乏了正確節奏對比張力,體現了一種不同於曲譜作曲人的散亂體現。這是主要的大部份聽感認為孫楠的節奏很油的原因。一般而言,全程用Rubato(偷時值)這個技巧是非常冒險的,會極大程度的破壞作曲人和編曲人的意圖。

導致歌手和伴奏沒有往一處用力,各玩各的的。不管如何起碼不會從第一句就開始用。而且孫楠恰恰是把第一句唱的太頓挫,導致和樂隊伴奏的拍子極大。這是最主要的客觀原因:即孫楠的Rubato使用過多導致了大眾聽感審美無法認同的巨大爭論。

2: 孫楠的【拯救】是生涯代表作,他唱了無數遍,會下意識求變。當一首曲目成為了一種自身生涯演唱無數次的曲目時,這個時候會有一種抗拒效應——不能按照原版的唱 。這種抗拒效應會呈現在:熟悉度過高導致的嚴重審美疲勞上。本質原因是因為:自信心爆炸,會導致歌手對於歌曲存在一些敬畏心理的差異變化。歌手會認為自己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但實際上呈現出來的Rubato卻沒有精心設計,缺乏了曲目譜面因素的考慮。

而在【懸崖】這種齊秦的作品之中,孫楠的拖拍和Rubato(偷師值)依舊存在,但是明顯因為嫻熟度不夠,必須要按照曲譜完成節奏。

3: 孫楠的【拯救】存在編曲和歌手的重大溝通失誤——編曲節奏過於強調,導致人聲的Rubato呈現了錯拍聽感,甚至達到了大眾都能聽出來的級別。 上面說過,Rubato(偷時值)這個節奏技巧,必須強依賴於伴奏聲部。這個時候實際上,Rubato的處理,應該是保留一到兩個聲部的正確節奏,在中聲部可以和歌手一起坐一些切分的演奏,中和一下人聲和伴奏,提供一個緩沖區。強調歌曲的彈性松弛美感。

但是【拯救】的編曲卻是全程強調四四拍的:強、弱、次強、弱。而且每一個樂手的耳返之中都有節拍器,那麽節奏就非常準,從低音的貝斯到中音的吉他,到高音的小提琴全都是非常準。而且鼓點的存在即為抓耳,而偏偏這個是孫楠的Rubato就呈現出來從歌曲開口第一句到最後一句都呈現出和伴奏不同的情況。這就導致了聽感上,歌手和樂隊各玩各的,很容易出戲。簡單說:編曲、歌手、樂隊三個團隊是相互沖突的。

在【懸崖】之中,編曲就做了非常多的最佳化,提供了一些弦樂的慢板,也忽略掉了架子鼓這類強力聽感節奏的噪音樂器,最大程度的弱化了樂隊和人聲之間的沖突。這才是一個Rubato應該具有的編曲思路,一定要和歌手溝通。所以在【懸崖】上大部份朋友聽不出來孫楠的拖拍和Rubato(偷時值)但實際上,孫楠的【懸崖】依舊有著大量的Rubato,但是這一次就用的非常好,原因如下:

Rubato(偷時值)的節奏底層邏輯是:便於情緒的抒情演繹,符合【懸崖】的作曲邏輯。一般而言Rubato(偷時值)更會適合歌劇、音樂劇等舞台表現,或者慢板的抒情曲風。在歐美流行音樂之中Rubato(偷時值)主要是給與慢板抒情曲風的演繹。快和慢的藝術,在歌曲之中一定是會強調於慢的部份,而不是快。

因為越快時值的切分越多,情緒越激烈。而時值越長,Rubato的空間就越廣,對比空間和節奏難易度就越低。所以從這個邏輯上,Rubato(偷時值)天然的更適合慢板曲風。 實際上不管是歌劇,還是音樂劇,甚至流行樂,Rubato一旦使用,就意味著——抒情。而抒情曲風對於華語流行音樂而言,依舊是主流。

那麽回到問題的根本——孫楠的節奏到底有沒有問題?

孫楠的節奏——沒有任何問題,不存在基本功的問題

不管是【拯救】還是【懸崖】這兩首歌的節奏全部是都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為主,以及附點為輔。這種程度的旋律音符節奏對於任何一個職業歌手,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真正會考量到歌手節奏感的歌曲,起碼是具有一定十六分音符規模的旋律表現。換句話說:孫楠的拖拍和Rubato(偷時值)壓根和節奏基本功沒有任何關系。

孫楠的節奏沒有問題,如果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都無法完成穩定節奏演唱,那麽孫楠是不可能成為歌手的。而孫楠的Rubato使用在【懸崖】之中是非常嫻熟的。 要想到達Rubato的使用,就意味著孫楠的節奏已經進入到了追求風格和個人化的藝術級別。這是和漸強、漸弱一樣十年磨一劍的高階技巧。 而基本功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難度相比於孫楠表現出來Rubato,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綜上,以專業視角切入,孫楠的節奏沒有任何問題,不存在基本功的任何問題。【拯救】的聽感混亂,完全是因為孫楠Rubato(偷時值)過多+編曲和人聲沖突導致的結果。【懸崖】的編曲就避免了此次沖突。 Rubato(偷時值)的抒情加分,是契合華語音樂審美的高階技巧,這一點是孫楠是具有專業技巧進修的思考。應當鼓勵,但是不應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