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惠山人文古跡及山水文化、園林文化、寺廟文化、泉茶文化

2024-01-23圖片

惠山鐘靈毓秀,不由得讓人想起劉禹錫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惠山古跡眾多,人文薈萃。山水文化、園林文化獨特,寺廟文化、泉茶文化別具一格。

惠山文物古跡區鐘靈毓秀,人文薈萃,集儒佛道文化於一區,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多處,是無錫文物古跡最集中之地,被譽為"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其中有惠山寺、唐宋經幢、古華山門、竹爐山房、禦碑亭、天下第二泉、寄暢園及人傑地靈坊等名勝古跡。另外還有春申澗、阿炳墓、愚公谷、二泉書院、碧山映社等跨越千年的大量歷史遺存。漫步其間,品讀歷史,您會體會到惠山文化的獨特魅力。

[人傑地靈坊]

"人傑地靈"坊位於寄暢園鄰虛閣與龍頭河間,是惠山古鎮的標誌性景點。這裏曾是唐山街市的中心,並且處於龍頭河景觀的視覺中樞,山水人脈財源交匯於此,物華天寶。坊始建於明代萬歷年間,傳說為鄒迪光退隱後,其門生為標榜他們的老師鄒迪光而建,亦稱"千人報德坊"。其面西書"人傑地靈",面東書"巖壑夔龍"。坊之兩邊石楣自右至左分排槽書陰刻:"中憲大夫福建湖廣按察司提學副使鄒"。坊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因殘毀被拆除。2008年在原地附近挖出石構件重建。"千人報德坊"作為無錫現存的最古樸高大之明代牌坊,高度10.08米,寬度11.54米,具有重要的歷史人文價值。

【寶善橋】

據康熙無錫縣誌載,寶善橋"跨寺塘涇,邑紳部迪光建",原為單孔石拱橋,飛架南北,為舊時京杭運河黃埠墩至惠山龍頭下必經之景觀橋梁,也是惠山地區最重要的橋梁。清代鹹豐及民國年間屢有修繕。1929年因其南例建惠山公園以通車輛而改為平橋。在以後的七十年間屢有改擴,功能僅限交通所用。

為保存古跡,恢復景觀,豐富了惠山和古運河的山水空間形態,2009年夏秋之際,惠山古鎮辦根據上世紀二十年代之寶善橋舊影,重新設計,按古法工藝精心施工,在原址按原大復原了這座約400余年歷史的無錫名橋。修復後的寶善橋長31.2米,寬4.8-6.2米,橋拱半徑4.9米,橋高6.8米,兩邊台階各37級。"寶善橋"三字為錫邑鄒懷萱先生所題,工程竣工於2009年9月22日。寶善新橋結構穩固,比例適度,造型秀美。遊人站立橋上可東望運河黃埠,西眺惠山錫山,山水靈秀,古街風韻盡在眼底。

【古華山門】

古華山門位於惠山橫街與直街的交界處,原位於唐宋經幢前的黃色古華山門移至直街的位置,曾經的三孔變成了一孔,色彩也恢復成了歷史上的黑白兩色,門額東面為「古華山門」四字題額,迎接遊客的到來。「古華山門」外移重建後,千年文物唐宋經幢更顯雄姿。

【惠山寺石經幢】

蕭山寺唐代石經幢是無錫現有最早的地面文物,唐宋兩幢並存,為江蘇省內僅見。南側的經幢為建於唐乾符三年(876年)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通高6.26米,整體為八邊形。全幢分為幢基、幢身、幢頂三部份,雄偉勻稱、層次豐富、雕工洗煉,紋飾華麗。北側的經幢為建於宋熙寧三年(1070年)的大白傘蓋神咒幢,距唐幢為10米,通高為6.22米,形制與雕刻均仿唐幢。

[禦碑亭】

禦碑亭,俗稱皇亭,在金蓮池前,是一幢巍峨莊嚴的重檐建築。亭中立乾隆詩碑,高3.4米,寬1.1米,厚0.33米。碑身重8噸多,碑首有"宸翰"字樣,並連同三層石座,雕刻著精致的雲龍花紋。清朝晚皇帝六次下江南,都到無錫,每次為熏山寺寫下詩章。地方官將其中四次所寫的惠山景物詩,刻於碑上,成為清代文物。

【金蓮池與金蓮橋】

過惠山寺天王段,有金蓮橋。橋西為乾隆禦碑亭,橋下為金蓮池。金蓮池長22.3米,寬10.9米,開鑿於南朝時。該池系惠山泉水所曲註,池水清潔,陸羽謂"其較皎之色,彼耶溪、鏡湖不類也"。池上"石梁",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惠山寺僧記紮彩牌樓以恭迎皇上巡幸的刻石中,稱為"金蓮橋"。橋長10.7米,寬3.4米,系三孔石梁橋。兩座石砌橋墩的石梁上,雕有螭首,橋欄兩端各有一個抱鼓石。金蓮橋造型優美、勻稱、穩固,雕飾華美,為古代庭院橋梁中不多見的佳構,於1956年10月18日被首次公布為省級文保單位。

錫惠矚目,無錫地曠山稀,自古並無高山大川,可是錫山和惠山景區在無錫風景中獨樹一幟。唐朝著名詩人李紳年輕時在惠山寺讀書而作,他把惠山親昵地稱為家山。黃金水道,運河水流經的地方充滿了生機活力,這條運河水系猶如一條生命線,孕育出了無錫市聞名的"米市"和"布碼頭"。千百年來,惠山因山水勝境、人文薈萃而歷久彌新山水福澤錫邑,推進了無錫的經濟發展和文明演進。

[惠山的山來】

惠山是浙江天目山由東向西綿延的支脈,高328米,周圍約20公裏,山有九峰,由南向北望,猶如九龍,其靈秀的山貌風光及歷史文化積澱在江南平原地區首屈一指。歷史上惠山別稱很多,老子【枕中記】稱西神山;【漢書】稱歷山;【隋書】稱九龍山;【郡國誌】稱冠龍山;唐【吳地記】稱華山;陸羽【惠山寺記】稱古華山。【蠡溪筆記】載有:約於四世紀,晉代開山禪師、西域僧人慧照來到此山傳播佛教,成為這裏的開山禪師。他造詣高深,又喜文人雅士,聲名鵲起。後人用慧照名字命山名為"慧山"。慧、惠相通,"惠山"之名由此而來。

【錫山】

錫山是惠山的余脈,海拔74.3米,周圍約1.5公裏。經考古挖掘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錫山南麓一帶曾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無錫先民的大型聚居村落,相當於"良渚文化"。據傳說,周秦時,山上有錫礦,至漢初采掘殆盡,於是就成為"無錫"地名由來的說法之一。民間俚語雲:"無錫錫山山無錫"。又傳公元前2世紀,秦將王菊駐軍此地,軍士埋鍋造飯,掘地得銘,上刻"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等語。在明初"錫山晴雲"被列為"梁溪八景"之首。1958年開鑿映山湖,把惠山和錫山聯在一起,辟為錫惠公園。

【龍頭河】

貫穿錫城南北的京杭運河有一條著名的支流,東自黃埠墩,西至惠山龍頭下,歷來是人們遊惠山的水路。清帝康熙、乾隆亦泛舟龍行於此。河上架有寶善橋。因在其西起首處築有一古螭首(俗稱龍頭)而被稱為龍頭河(又名寺塘涇)。龍頭河全長約800米,古螭首終年流淌從惠山泄經寄暢園流出的清泉。溯龍頭河東行,山色漸露,蒼翠怡人。沿途民居鱗次,民風淳樸,景色清幽。舊時有遊山船,可淩波舟遊,聚友品茗,近可達古蓮蓉湖,會龍舟競渡,登黃埠墩;遠可載酒藏嬌,賞月吟風,逍遙太湖。

【上、下河塘】

自寶善橋以西沿龍頭河左右分設人字形鋪磚步道,傳為迎接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遊惠山而專門鋪設,意為皇帝是"萬人之上",有"人上人"之意。龍頭河北、南分別為上、下河塘,祠堂、花園、民居、會所點綴裏弄,香花泥土芳菲其間,錫地民俗風韻異彩紛呈。

在南方私家園林中,無錫園林與蘇州園林相比,將無錫的真山水、名人、宗教、樂藝、古建等"雅"文化與民俗、風味、商貿、土特產等"俗"文化交相輝映,使得文化與園林之間存在著無數結合的契機。而寄暢園就是無錫山水文化、名人文化等與園林結合的歷史佐證,"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練的園,古拙的樹,巧妙的景"是寄暢園的精髓所在。

[寄暢園】

寄暢園位於惠山東麓,為宋代詞人秦觀的後裔秦金建立於明正德年間,後興盛於明萬歷至清康乾年間,是江南著名的山麓別墅式古典園林,它以高超的借景,凝煉的疊山、理水手法,創造出江南奇石"介如峰"及知魚檻、八音澗等20景。清康、乾兩帝先後各六次下江南,共十四次駕臨此園,對古樸的園景流戀忘返,贊不絕口。乾隆皇帝還在今頤和園中仿造一園名"惠山園"。依峭壁而聽響泉,循長廊而觀山景,山水清音,妙不可言。

【愚公谷】

愚公谷故址曾為惠山寺僧人居所,名聽泉山房。至明代晚期為極富盛名的四大私家園林之一,是無錫人鄒迪光在萬歷十五年間建造。鄒迪光曾任湖廣提學副使,解職後用了十多年的時間營造此園。當時園內有60多景,並引春申澗之水入園,使園內澗溪沼澤瀅回貫通,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取柳宗元"名溪為愚溪,丘為愚丘"之意,名愚公谷,一時勝絕吳中。當時社會名流紛紛前來,湯顯祖、王永積等文學家都有題詠。園內有荷軒、惠麓草堂等多處景致。

【惠山園】

位於寶善橋堍的惠山園其前身為1929年8月建成的惠山公園。惠山公園是民國時期政府主導,官民結合,多方出資建造的無錫第一個公立花園,時為錫邑第二公園。由於時局動蕩和戰亂,僅繁榮了數年就冷落下來。後為駐軍所用,又改作學校,先後為無錫市惠山初級中學、無錫市第十七中、無錫市旅遊學校等。

2008年3月,古鎮辦開始在原址按歷史風貌取其精華,復建了頗具徽派特色的祠堂李公(李鶴章)祠、藝術重現清代道光年間所建之趙宗白先生祠堂和陶文憲公(海安)祠的舊顏。園大5465平方米,山色倒映入園,塔影龍光可鑒,是惠山古鎮首批修復的歷史人文景點。

【惠山寺】

惠山寺建於宋景平元年,梁大同三年建大同殿,易名為法雲禪院。惠山寺是禪宗道場,歷史上香火旺盛,高僧眾多,唐宋鼎盛期僧舍達數千間。從唐朝會昌至清朝同治的千余年間,惠山寺五次遭劫,五次重建。清朝乾隆皇帝曾到惠山寺禮佛並留下大量詩篇。保存完整的唐代聽松石床、唐宋經幢、香花橋、宋代金蓮橋、明代古銀杏、清代禦碑等珍貴文物以及近年修復建造的大雄寶殿、惠山寺鐘等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獨特魅力。

[忍草庵】

忍草庵在惠山頭茅峰章家塢山腰,占地約十畝。始於元至正十年(1350年)僧月川所結茅庵;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蜀僧道林復構草庵;天啟元年(1621)僧洪恩取唐代宋之間"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詩意,易名忍草庵。此庵屢有廢興,全盛時殿宇儼然,以中天積翠、習坎冷泉、九峰晴雪、五湖煙雲、戛雲寶鐸、響月松濤、怪石眠空、秋林梵唄等八景著稱。清初,顧景文、顧貞觀兄弟曾與邑之雅士兩度結詩社於此。康熙、鹹豐年間,該庵兩遭火焚,清末、民國間復建。今存天王殿三楹、六開間僧樓及貫華閣等。1983年,忽草庵被公布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至1996年,園林部門對留存建築全面整修。

【張中丞廟】

張中丞廟在錫山北麓,惠山直街120號,俗稱大老爺殿。祀唐禦史中丞張巡(709-757年),配祀睢陽太守許遠(709-757年)。"安史之亂"時,進士出身的張巡,起兵雍丘,協同許遠率軍禦敵,與圍城的安祿山、尹子奇部激戰數月,在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情況下,城陷,壯烈殉國。許遠被執送洛陽,不屈遇害。由於張巡等血戰雎陽,阻遏賊勢南犯江淮,為郭子儀、李光弼部收復失地,爭取到戰略時機,故江南一帶,多有紀念張巡的祠廟建築。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無錫於惠山東嶽廟西頭,辟祠祀張巡。明成化九年(1473年)由縣令李恭等於舊祠東面的元延祐間(1314-1320年)倪文光所建清微精舍廢址,建張中丞廟,即現址。清康熙至成豐年間多有興毀。同治八年(1869年),邑人再次修建,保存至今。歷史上,張中丞廟作為惠山最大的祭祀廟宇,在無錫城區廟會中,是重要的活動場所。

【天下第二泉】

惠山東麓的天下第二泉,開鑿於唐大歷年間(774-777年),原名惠泉,後經唐代高士、茶聖陸羽品評,在二十種泉水中名列第二,遂將此泉稱為「天下第二泉」。該泉為裂隙泉,經松根浸淫,千巖滌濾,得日月精氣,甘冽可口。李紳稱為「人間靈液」。宋徽宗將其列為貢品,要求「月進百壇」。蘇東坡吟有「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佳句。宋高宗南渡時,特題「源頭活水」四字於泉上,並下令建亭護泉。元代書法家松雪道人特書泉額,至今石刻尚存泉亭。明代精雕石螭首,置於二泉下池,構成「螭吻飛泉」的盛景。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分別六次前來巡遊品泉。現在二泉庭院有上中下三泉池,有元、明、清的石刻石雕,有泉亭、漪瀾堂以及明代移此的「童子拜觀音」的太湖巨石,院景古樸有致。二泉是無錫千百年鐘靈毓秀的標誌,現代阿炳名揚海內的【二泉映月】,其創作靈感也源於二泉。

【竹爐煮茶】

明洪武初(1368年),惠山寺高僧晉真,字性海,嗜茶,晚年住聽松庵,在庵周植松萬株。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請湖州竹工制作了一具烹泉煮茶的竹茶爐,高不滿尺,上圓下方,狀如道家乾坤壺。竹爐制成,取二泉水,掃松烹活火,煮陽羨茶,情趣盎然,引起文人們的廣泛興趣。九龍山人王紱專為竹爐繪圖賦詩,王達為之作記。社會名流競相唱和,成為明代惠山之盛事。此後百余年,竹爐流轉遺失。

乾隆南巡時,不僅在惠山寺竹爐山房品茶和觀賞竹爐圖軸,並與隨駕大臣以詩文唱和,一並歸入卷冊,賜寺僧收藏。還仿制一只竹爐帶回宮廷,並在玉泉山莊仿造「竹爐山房」,據說竹爐現仍藏故宮博物院。己亥冬,縣令邱漣攜圖到縣署重新裝裱時,不幸火災燒毀,乾隆嚴令查究,並罰200兩銀賠償寺僧了結。後來乾隆還親仿王紱畫意,補首圖,禦書「頓還舊觀」等,又名皇六子及隨駕大臣補圖、和詩,重新成卷,作為名山傳世之寶。後來,鹹豐戰亂,爐、圖又佚。光緒間,邑人劉繼增等借得民間藏本,曾刊刻【竹爐圖詠】行世。

唐代以來,二泉名馳海內,以二泉水品茗、鬥茶已成民間時尚,一年一度的惠山茶會盛況空前,實際上已使無錫成為中國古代茶葉質素的品評中心。宋明以來,二泉為文人所欣賞。清代康、乾兩帝分別六下江南,每次都要來無錫,遊惠山寺、品二泉茶、賞秦園景,有關茶泉的詩文雅韻流芳。

【惠山多泉的地理特征】

患山巖石是一種致密的石英鎢桐砂巖,巖石不能滲水、儲水,但在惠山頭茅峰與錫山之間,有一個斜向的正斷層,斷層巖石破碎,形成滲水隙縫,常年積水流水,形成了從忍草庵、黃公澗到惠山北麓一帶的名泉群,各種泉源泉流不下三四十處,形成惠山多泉的地理特征。

[九龍十三泉】

惠山素以"九龍十三泉"著稱。九龍,為惠山古稱。十三泉非實指,只是形容泉多,但又非確數,僅【史誌】所載,不下三四十處。泉群以"天下第二泉"為中心,龍眼泉、滴露泉、碧露泉、松泉、羅漢泉、雙龍泉、若冰泉、醉春泉、松苓泉、聽松泉、南泉等散布於錫惠山麓。其中較著名的為:惠山寺大同殿前的龍眼泉,鑿於南朝蕭梁大同年間,資格比二泉還要老兩百年;若冰泉在二泉之南,系唐代詩僧若冰開鑿,當年該泉泉水經"九曲清流"石澗,在崖頭瀉為小瀑布;碧山吟社後院的龍縫泉,鑿於宋代,今刻石尚存。忍草庵貫華閣後的松苓泉,於1980年疏浚時,獲清初古硯一方,為清盈泉水增添了人文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