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洋湖國際社區,老外一起過元宵

2024-02-24圖片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彭毓妍

「這個角怎麽組裝?」「這個裝好了就能發光嗎?」「龍燈做好我要帶回去送給我妻子。」2月23日,來自伊朗的Mohsen與來自南韓、德國、俄羅斯等10余個國家的外國友人一起,在長沙洋湖國際社區共度元宵佳節,聽音樂、做龍燈、寫春聯、品元宵……

老外不見外

Mohsen在湖南湘江新區生活了11年,目前在湖南大學教授藝術設計類課程。除了樣貌以外,Mohsen儼然已成為地道的「中國人」。元宵節滾湯圓、中秋節做月餅、春節包餃子……Mohsen在湘江新區體驗了各種各樣的節日美食制作,對中國節日的傳統民俗如數家珍。

他說自己最大的變化是從一個湊熱鬧看新鮮的外國人,變成了說起中國傳統民俗頭頭是道的中國文化傳播者。

在新區生活的11年,Mohsen學習了古箏、陶笛等樂器,為了此次元宵聚會,他還特地練習了一首陶笛音樂現場演奏,他說:「我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希望能透過我的力量,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國藝術文化。」

來自德國的朋友Olen在現場聽得津津有味。他一邊做著龍燈,一邊低頭咬了一口甜酒湯圓,笑著說:「社區的活動把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感受中國節日的氛圍,真的很溫暖。」

來自巴基斯坦的在長留學生胡畢希在新區學習的這些年,不僅在每個傳統節日都能參加熱鬧的慶祝活動,還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社區、學校帶來的溫暖。「在異國生活,很多大家覺得簡單的問題,對我們來說卻很棘手,比如簽證、就醫等等,有時候實在無從下手,但是這些事情一旦求助社區,立刻就能得到解決,特別有效率。」胡畢希說。

活動結束後,胡畢希釋出了一則微信朋友圈,上面記錄了此次元宵佳節的見聞,感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收獲了許多好友的點贊和羨慕。

一場熱鬧的元宵盛會,在參與者的傳播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為中華文化的國際化表達提供了鹽溶於水的隱序路徑。

居民心連心

一場元宵盛會,為外國友人提供了了解中國的路徑,同樣也為本地居民提供了學習互動的機會。

居民李易容住在洋湖街道多年,當天,她身著帶有傳統文化印花的服飾來到現場,手持花燈、福字與外國友人合影留念,玩得很是開心。

「參加社區活動,不僅能豐富業余生活,也能交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李易容說,洋湖國際社區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在與外國居民的溝通交流中,她能感受到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好奇與興趣,這也讓她想要主動和他們交流,「以前我英語水平不高,但是今天在活動現場我一直用英語跟旁邊的外國友人聊天,溝通無障礙了。」

作為湖南首個國際化社區,一直以來,洋湖國際社區秉承「中外一家親·情滿中國節」的理念,圍繞社區居民、國際友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需求,開展了「語你一起 向世界say hi」「智匯瀟湘·才聚星城」「青年海歸人才創業交流會」「風雅頌盛世·端午傳非遺」等60余場中外交流活動,以場景融合文化融合,推動社區建設,不斷推進「中外居民心連心」。

「成立3年以來,如何更貼心地滿足居民需求、如何提升居民對社區家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如何形成鄰裏互助共享的氛圍,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洋湖國際社區黨支部書記歐陽艷芳表示,在各個節點舉行慶祝活動是過程,打造成讓居民們有歸屬感的「家」才是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