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註重邊界感的馬鹿 在賀蘭山更有安全感

2024-01-05圖片

來源:【寧夏日報】

在無人機的視角下,馬鹿躍於山雪之間,仿佛群山間的精靈。

飽食一頓的馬鹿,閑庭信步卻又充滿警惕。

馬鹿各族群之間以溝為界,互不相擾。

馬鹿隱於臀部的一抹白,是它周身唯一的跳色。

清晨五六點,是馬鹿族群的早餐時間。冬季,賀蘭山下的松樹葉是它們的首選膳食。被啃食過的松樹像被特意修剪過,遠遠望去,只留下了樹冠,樹幹顯得纖細頎長。走近一看,樹枝上的馬鹿齒痕清晰可見,1.5米以下的樹幹上留下的枝葉約2厘米長。或許,這就是生靈對大自然出於本能的愛惜。

飽食一頓的馬鹿,閑庭信步卻又充滿警惕,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它們豎起耳朵、環視張望。

1月3日清晨,從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育區管理局馬蓮口管理站一路向西南進發,記者在護林員楊永祥的指引下,徒步10分鐘就發現了兩個馬鹿族群,每個群各有二三十名成員。馬鹿是賀蘭山裏體型最大的動物,也是鹿科動物中個頭龐大的成員,因體形似駿馬而得名。其通體棕灰色,與賀蘭山山色融為一體,只有走近它們,才能發現隱於臀部的一抹白——那是它周身唯一的跳色。冬日的賀蘭山,山石峻冷、白雪皚皚,在無人機的視角下,馬鹿躍於山雪之間,仿佛山間的精靈。

馬鹿族群有著自己的地域法則,它們以溝為界,各族群之間互不相擾,有著強烈的邊界感。在楊永祥每天巡山的洪灣區域,10公裏範圍內有大大小小三四個馬鹿族群,這是他巡山路上的「老朋友」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巖羊、狐貍等。

2017年起,寧夏啟動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工程。賀蘭山生態環境的日益好轉,從生物族群的迅速擴大得以窺見,馬鹿也從「稀客」變成了常住居民。楊永祥指著一個大約有20只成員的馬鹿族群說,它們夜晚就宿在管理站不遠處的林子裏,它們對人類信任的安全距離已從幾百米縮短至幾十米。

本文來自【寧夏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