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年復一年,3000年前的「年」是什麽?

2024-01-01圖片

「年」是什麽?

你用什麽來定義一年呢?

對於我們來說,

每次從南方飛回北方,

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宋人寒汀落雁圖軸(局部)

故宮博物藏

對我來說,

每一次結冰,

都意味著一年即將結束。

故宮博物院外的筒子河

對我們來說,

每過一次生日,

就長大一歲啦!

明人嬰戲圖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對我來說,

一年有365天,

人們把我翻到最後一頁,

一年就過去。

1935年故宮行事曆

故宮博物院藏

所以......

「年」到底是什麽?

你知道嗎?

「年」字的誕生距今已有大概3000年歷史了。

想了解「年」字的意思,

可以先從字形入手。

這是3000年前的「年」字。

如果你熟悉甲骨文中「禾」與「人」的寫法,

就能一眼看出,

「年」其實就是人在背著禾的樣子。

在商代,「禾」指的是谷子。

當莊稼成熟,

人們在農田收獲,

將收得的莊稼背在背上。

由此可見,

「年」原本的意思是谷物成熟。

人們看到谷子一年一熟,

到了周代,

人們逐漸把谷子播種成熟的一季周期

表示為時間單位「年」。

古代中國是以農為本的國家,

莊稼的收成受歷代統治者重視。

殷商甲骨中

就能見到大量占蔔莊稼能否豐收的蔔辭。

例如這片故宮博物院藏的甲骨,

記錄了占蔔詢問

使用不同祭祀儀式和獻祭動物等

來祈禱豐收的情況。

中間這條「卅牛,受年。」

意為占蔔詢問用三十頭牛祭祀,

莊稼能否豐收?

這裏的「受年」二字

是甲骨文中常見的組合,

表示年谷豐登之意。

有時,

「年」和「禾」表示相同的意思。

因此甲骨中能見到

用「禾」代替「年」的情況,

也可見到「受禾」的記載。

那麽當時,

人們都在種植什麽作物呢?

黍,

就是其中重要的農作物成員之一。

黍的種子呈淡黃色,

去皮後則被稱為黃米。

故宮博物院藏馬衡捐贈甲骨中的「黍」

中國栽培黍的歷史悠久,

考古學家在北京東胡林遺址

發現了一顆碳化黍粒,

距今已有約一萬年。

所以甲骨中也常見「受黍年」的搭配,

與「受年」的意思相似。

透過考古發掘,

我們得知自新石器時代起,

人們就已經開始人工培育作物。

到商周時期,

用於耕作的農具已經發展成熟。

耒(lěi)

則是殷人整理土地用的農具,

以木質為主。

雖甲骨文中未見耒字單獨成字,

但它卻作為偏旁部首出現在其他甲骨文中。

種植莊稼,

免不了蟲災。

蟲子們啃食成熟的莊稼,

導致百姓顆粒無收。

民以食為天,

因此商王還會占蔔問到蝗蟲是否會聚整合災,

是否會對農業產生影響。

田中的莊稼經過一年的時間從播種到成熟,

收獲的谷物不僅能食用,

還能做成佳釀。

商代貴族沈湎於酒。

人們不僅在生活中日常飲酒,

還在祭祀活動中將酒作為重要的祭品。

商人一定程度上因酒誤國,

周代立國後,

在前車之鑒中采取了嚴厲的禁酒措施,

還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禁酒令——【酒誥】。

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

想必你已經了解,

商周時期的「年」有著怎樣深厚的含義。

如此,迴圈往復,年復一年。

殷商時期,

人們對「年」的樸素認識,

構成了漢字、漢語乃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語境中時間的基本概念之一。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人們有意識地提高了耕種效率,

有選擇性地使用更優質的種子和秧苗,

實作了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

大家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

在這樣的時代,

「年」對於大家的意義,

想必一定更加豐富多彩、五光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