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大型原創歌劇【江格爾】首演 總導演陳蔚:用歌劇講好中國故事

2023-12-29圖片

從江格爾呱呱墜地,到他帶領勇士戰勝邪惡,建設本巴家園,千百年來,史詩【江格爾】的英雄故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這部蒙古族著名英雄史詩被搬上了歌劇舞台。12月25日,由內蒙古藝術劇院出品的大型原創歌劇【江格爾】在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藝術劇院首演。當晚,指揮家楊力執棒內蒙古藝術劇院交響樂團,攜手韓蓬、尤泓斐等著名歌唱家為觀眾獻上了一部英雄史詩。演員們充滿激情的演繹,優美而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美輪美奐的舞台呈現,以及對英雄主義精神的謳歌和贊美,感動全場。

「我曾在2001年赴新疆采風時,在阿勒泰地區聆聽蒙古族江格爾齊演唱的史詩片段,這部偉大史詩【江格爾】帶給我巨大的震撼與觸動。」時隔20余年,導演陳蔚仍然清晰的記得當年的震撼。蒙古族著名英雄史詩【江格爾】描述了以江格爾為首的12名雄獅大將和數千名勇士為保衛寶木巴家鄉,同邪惡勢力進行艱苦鬥爭並取得勝利的故事,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學追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與【格薩爾】【瑪納斯】並稱「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

歌劇【江格爾】由著名導演、表演教育家陳蔚擔任總導演,國家一級詞作家克明擔任劇本創作,國家一級作曲色·恩克巴雅爾擔任作曲,並匯集了劉科棟、申渺、彭丁煌等國內一線藝術家擔任舞美設計和舞台造型等方面的創作。該劇以史詩【江格爾】為藍本,選取史詩核心故事展開劇情,用歌劇的形式講述了以江格爾為首的英雄和勇士們用超人智慧和非凡才能戰勝入侵之敵,擊敗以蟒古斯為代表的邪惡勢力,建設平等、仁愛、富裕、美好的本巴家園的故事。在陳蔚看來,英雄史詩【江格爾】是蒙古族璀璨的文化瑰寶,歌劇【江格爾】是一部基於史詩,面向未來的原創歌劇。「劇作家克明先生,作曲家色·恩克巴雅爾先生為歌劇【江格爾】創作的劇本與音樂讓我看到了這部民族史詩的獨特魅力與當代精神。」作為歌劇【江格爾】的總導演,陳蔚坦言自己拿到劇本和音樂的時候是非常振奮的。該劇在劇情上,充分尊重史詩文本,細致考究,彰顯史詩的鮮活感、宿命感和傳奇色彩,精準的傳達出江格爾自悲慘童年到成長為偉大的江格爾汗的心路歷程與克服的艱難困苦,表現了勇於反抗、不屈不撓、不懈奮鬥、無私奉獻的英雄主義精神。「本劇的內容呈現出一個英雄的成長史,一個民族的史詩繪卷,一首人類共同夢想的贊歌,為導演的二度創作提供了豐厚的滋養。」陳蔚說。

該劇的音樂充滿民族元素,長調、呼麥、合唱等均有重筆墨的展現,歌劇的音樂形式一應俱全,序曲、場景音樂、舞蹈音樂、合唱、重唱、詠嘆調、宣敘調等均有設計。場景與事件均用音樂的語匯清晰刻畫,所有文字都在音樂中得到完整的呈現。在陳蔚看來,作曲家色·恩克巴雅爾在創作的過程中對民族語匯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文本昇華到更高的境界,「用草原符號譜寫宏大壯麗的英雄史詩,用音樂綜合呈現豐富生動的當代作品,用歌劇的藝術形式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二度創作團隊在音樂與劇本的基礎上,透過高度提煉本劇精神內核,以及核心場面與核心人物,打造虛實結合、具有強烈史詩感與現代感的舞台空間。「英雄也是凡人,它具有人的靈性,在人的內容下,會有神性的內容,也有魔性的潛藏。」作為歌劇【江格爾】的視覺總監、舞美設計,劉科棟對這部作品有著自己的理解,「基於對作品的讀解,我想視覺呈現不應該拘泥於具象的表達,那麽我們要把它打造成一部什麽樣的歌劇作品?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想還是要具有當代審美內容,用隱喻和象征的手段,啟動觀眾精神裏所蘊含的想象力。」在色彩方面,劉科棟大膽啟用豐富的色彩,甚至會用熒光色這類奇異而濃烈的色彩,他表示,「這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舞台,我希望以一種當代審美的感受把觀眾拉進具有魔幻色彩的舞台表達。」

在強烈史詩感與現代感的舞台呈現的理念下,【江格爾】這部劇的造型設計也別具特色:以江格爾為首的本巴國人們,耳側梳著蒙古族特有的辯子,戴著蒙族特征的頭飾,臉頰、眉間、下領有著特殊的紅色紋飾圖案,代表著這個族群的團結、勇敢、堅忍、善良的特征。而代表著地獄魔窟之王的蟒古斯們,則用黑白色調和皺裂效果自畫臉部,裝飾則用歐洲中世紀暗黑時期的發型和蒙族的特有裝飾相結合。對此,歌劇【江格爾】化妝造型設計申渺表示,「我們參考了古今中外的造型元素,結合蒙族歷史和特有的裝飾效果,營造出古典與現代、民族與世界,並帶有現代時尚和魔幻風格的舞台造型呈現。」

首演過後,歌劇【江格爾】還將於1月3日至10日繼續在內蒙古藝術劇院上演。「透過歌舞結合的方式,立足於內蒙古藝術劇院現有優勢,充分發揮劇院演出隊伍的最佳水準,並致力於發掘、培養、力推內蒙自己的歌劇人才。」作為該劇總導演,陳蔚表示,「我的團隊與全體演職員一起用當代審美與國際化的歌劇語匯創作了這部民族史詩題材的原創歌劇。希望這部歌劇能夠成為在中國乃至世界舞台上常演常新的舞台藝術精品。」

劇組供圖

攝影/粟國光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