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朱元璋的墓,有多恐怖?六百多年無人敢盜,康熙乾隆都搶著跪拜

2024-03-30圖片

一座座陵墓,在盜墓人貪婪的眼裏,就是無數的金銀財寶。

中國帝王墓大部份也都在他們光顧後,被洗劫一空。

然而,有一座王陵 歷經600年卻也沒有一次能夠盜掘成功 ,它就是足以讓所有盜墓賊都望而生卻的 明孝陵

1、孝陵的由來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那泉下有知的地下,自然也是我大明的地盤。

也許是和大哥擡著父母遺體,卻無處下葬的淒涼,讓朱元璋記憶深刻;也許渴望在離世後,能留下宏偉陵墓,讓後人銘記他的文治武功。

所以,盡管朱元璋痛恨貪腐靡費的生活,平時也極其節儉。

然而,當修建自己的陵墓時,他卻動員了十萬工匠,整整耗時二十五年。

在朱元璋離世時,陵墓還未完全建成,直到永樂三年才算基本完成。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帝陵開始修建的第二年,與朱元璋情深意重的馬皇後去世了。

生同寢,死同槨。

傷心的朱元璋決定提前將馬皇後安葬在帝陵內。同時,他采用了馬皇後謚號「孝慈」中的「孝」字,將帝陵定名為「孝陵」。

2、一些傳說

雖然明孝陵這塊地方是朱元璋自己挑的墓地,但民間多數人並不認為朱元璋真的就被埋在這裏。 幾百年來,關於朱元璋到底被葬在哪裏,一直眾說紛紜,爭議不斷。

據說在洪武皇帝下葬那天,十三支一模一樣的出殯隊伍,同時從南京內城十三門出發。

沒人知道朱元璋到底在哪支隊伍裏面。也沒有人說的清,這些隊伍都出發去了哪裏。

以至於上百年來,在民間關於朱元璋的埋葬地點一直是個謎。

民間還有個說法,元璋在登上皇位之前,曾經是個專業的摸金校尉,對墓穴了如指掌。

正是因為他在這個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在為自己設計陵墓時,無論是在結構還是選址上都十分考究。

具體埋在哪兒,自然也是費了心思的,防的就是那些個「盜墓賊」。

3、三大防盜措施

明孝陵之所以600年未落於盜賊之手,首先就在於有 比賊還賊的防賊措施

朱元璋也采用了 依山建陵 的防盜手段。

但與傳統垂直深埋地下陵墓不同,孝陵主體沿山橫向開鑿後,然後挖空山體,修建地宮,建完封上入口。

工程浩大,但十分堅固。

而且從山頂向下打盜洞這種方法,只能讓盜賊望山興嘆。

打不了盜洞,墓道就成為進入的唯一辦法,但修建工匠又巧妙地把墓道修建的偏在一邊,盜賊想象中的正中間除了山體,就是巖石,反常規的設計說找門了,北都不知道在哪兒?

而且 明孝陵玄宮入口設計極為隱蔽 ,據史書記載,即便修建工匠也容易迷路。也就是說就算進去了,也不一定出的來。

除了建築巧妙設計,人們發現明孝陵寶頂下鵝卵石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搬運的。

這些鵝卵石可以最佳化排水系統,迅速引導雨水流出,防止土層積水痕跡。

更詭異的是,如果有盜墓賊炸開寶頂,那頂部的鵝卵石就會立即坍塌,將洞口封死,和流沙防盜之法異曲同工。

4、特殊的地理位置

明孝陵地理位置亦是其平安無事的重要因素。

大明天子守國門,國都可以從南京搬去了北京,但明孝陵搬不走。

百姓敬畏之情絲毫未減,不敢輕舉妄動,更不願觸犯皇陵的神聖。

盜墓是大逆,而盜竊天子陵寢的行為,更在民間深受唾棄, 這種思想就為明孝陵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西漢前帝王陵寢大多都是封土建墓,地處偏僻。

一把洛陽鏟就可以悄無聲息的搞定。所以,即便是封土堆高達七八十米的秦始皇墓,也發現了盜洞。

老朱的墓,可是以山而建,只要動手,80一錘的大錘都是小工具,開工就得叮當亂響,火星四濺,就這也沒有用, 真正有用,只能是炸藥炸

明朝有孝陵衛看護,清朝有清兵巡邏。

明孝陵離南京市區也就5公裏,這麽近,哪個盜墓賊活膩了,敢明火執仗的就盜老朱的墓?

5、康乾兩帝為什麽要祭拜孝陵

1644年3月,大順軍攻進北京, 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在煤山找了一棵歪脖樹,以發遮面自縊,明朝覆滅。

隨後,吳三桂投降, 滿清沖進山海關,打跑了李自成,奪取北京,建立新政權。

所以,奪位還是繼統,是橫在明清之間邁不過去的坎。

老朱家摘牌了,對於清初的大量明代遺民而言, 換一家也可以接受。但讓滿人入主中原,那就是不在是人民內部矛盾了,而是民族恨,血淚仇。

所以,明孝陵就成了寄托哀思和宣泄情感的場所,更是已經滅亡大明王朝最後的象征。

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康熙帝選擇到士風最為濃厚、遺民最為集中的江南拜謁孝陵,謀求滿漢認同、消弭民族矛盾的訴求,就不言自明了。

朱元璋是不是葬在這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孝陵能為我帶來意義。

事實證明,委婉而巧妙的政治表述,顯然比之前的軍事殺戮更行之有效。

康熙6次微服私訪時,先後5次到明孝陵祭拜,而他的誠意十足。

不僅親自行三跪九叩大禮,還立下了一塊「治隆唐宋」的石碑,來肯定老朱和大明的功績。

乾隆只要下江南,也是必定會來到這裏祭拜。

後來歷代清帝更是一直精心對明孝陵以及十三陵的明皇陵,多次下令進行修繕。有錢就大修,錢不湊手,起碼掃掃院子,剪剪草。

6、履險如夷的民國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是是革命的口號。

孫中山曾親自拜謁明孝陵,逝世以後也埋在了中山陵,和老朱做起了鄰居。

所以,孫殿英敢炸東陵乾隆慈溪的墓,卻不敢覬覦百裏之外的十三陵。他是缺錢,不是缺心眼。漢奸的帽子可是不敢戴的。

所以,逃脫了審判後,他洋洋自得的說, 孫中山推翻了滿清,我孫殿英挖滿清的墓,我們一樣都是革命者,我是為漢人報了仇!

後來南京城屢經戰火,握有重兵和炸藥的軍閥走馬燈一樣,來來回回。但就是沒有人敢打明孝陵的主意。

漢賊不兩立,是立場問題。 有時候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

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是絕對不能幹的。

所以,就是窮瘋了,他們也不敢覬覦明孝陵,還都無一例外地要對明孝陵格外加以保護。

結語:

在經過600多年的風雨洗禮和眾多統治者的心照不宣之下,明孝陵非但沒有被盜過,反而還一直在被保護和修繕。

明孝陵的宏偉壯麗和嚴密的防護措施,讓人贊嘆。

至今,除了朱元璋,明孝陵墓葬的功用已經沒有意義,但是其具有的文化和文物價值卻日益凸顯。

這座陵墓不僅僅是一個歷史遺跡,更是以朱元璋為代表的中國智慧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