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盤點那些被大火燒毀的著名建築

2024-01-31圖片

縱火焚毀---所羅門聖殿

公元前586 年

根據聖經中的記述,聖殿作為猶太教信仰的一個核心,其功能是為教徒們提供崇拜上帝和進行五祭(燔祭、素祭、贖罪祭、贖愆祭和平安祭)的場所。所羅門聖殿於公元前960年建成,公元前586年毀於巴比倫人之手。

被縱火焚燒--阿耳忒彌斯神廟

公元前356 年

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神廟被希臘人黑若斯達特斯縱火焚毀。傳說亞歷山大大帝誕生於神廟被毀的同一天。公元前323年,神廟開始重建,規模超過以前,長425英尺長,寬230英尺,有126根高60英尺的大理石柱。重建後的神廟矗立了大約六百年。公元246年,神廟被哥特人損壞,之後是否曾重建或重修尚不清楚。1869年考古學家約翰·特陶·伍德發現了阿耳忒彌斯神廟遺址,發掘工作一直持續到了1874年。今日的阿耳忒彌斯神廟舊址處,人們用發掘出的大理石拼成了一根石柱作為標記。

被燒毀--亞歷山大圖書館

3世紀末

亞歷山大圖書館興盛達數百年之久,托勒密時代是它的全盛時期。然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消亡卻充滿了神秘,根據為數不多的史料記載,現今人們只知道它先後毀於兩場大火。公元前47年,凱撒征服埃及亞歷山大一戰,焚毀了位於布魯卻姆(Brucheium)之總館,全部珍藏過半被毀。其後安東尼(公元前83?-30年)將由柏加曼城圖書館掠奪之書籍20萬卷贈予埃及女王克莉歐佩特拉(公元前69-30年),以賠償凱撒所焚毀之損失,但不久復被損毀。

在公元紀元後,亞歷山大圖書館日漸式微,其藏書一部份運至羅馬,以充實羅馬圖書館之館藏,然而後來亦毀於3世紀末葉羅馬皇帝奧勒利安統治時期發生的內戰。

失火被毀---永寧寺

534 年

洛陽永寧寺是在北魏後期熙平元年(516)靈太後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焚毀,現已不存,遺址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東15公裏的漢魏洛陽城址內。據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追述,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一百丈,一百裏外都可看見。據其他記載,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剎通高約為147米,是古代最偉大的佛塔,是現存最高木塔山西應縣木塔高度(塔高67.31米)的兩倍。

被縱火破壞---圓明園

1860 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法國陸軍於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勝門、安定門等處,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紛紛退至圓明園一帶,法國陸軍遂追至圓明園。法軍士兵起初尚相勸戒,勿進入園中,恐中國日後以失物索賠,但不久於黃昏間即有數千名法軍士兵沖入圓明園,守園的官兵寡不敵眾。見法軍展開搶劫,英軍司令占士·霍普·格蘭特遂批準英軍入園。10月17日聯軍司令部正式下令可入園自由劫掠,聯軍士兵大肆劫掠園中的珍寶和陳設物。

英國軍官於10月18日下令放火燒園,英軍第一軍團米啟爾騎兵團一部於10月18日起在園中各處縱火,同時派出分隊焚毀附近的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暢春園等皇家園林。圓明園大火持續燒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監和宮女葬身火海。

毀於火災--聖保羅座堂

1666 年

1666年9月2日星期日淩晨1點左右,倫敦城普丁巷(Pudding Lane)有一間麪包鋪失火。一陣大風將火焰很快吹過幾條全是木屋的狹窄街道,然後又進入了泰晤士河北岸的一些倉居里。大火延燒了整個城市,連續燒了4天,包括89間教堂、44家公司以及13000間民房盡被焚毀,歐洲最大城市倫敦大約六分之一的建築被燒毀吞沒約160公頃的土地(占全城五分之四的面積)。後來起火點普丁巷附近立了一個紀念碑,高61.5米,共有311階,頂端為火焰飾圍繞的圓球,是英國天文學家和建築師克里斯多佛爾·雷恩所設計;重建的工作由雷恩主導,54間教堂中有51間是他重新設計的,包括聖保羅大教堂。

發生重大火災---鐘樓駝俠

2019 年

法國時間2019年4月15日18時50分,聖母院發生重大火災,造成尖頂與建築主體中後部倒塌,石頭拱頂基本保持完整、包括耶穌荊棘冠在內的大部份文物被救出,聖母院寶物庫基本完好。事發當時鐘樓駝俠正在進行修繕工程。

失火致圓頂坍塌---聖墓教堂

1808 年

1808年,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發生嚴重火災導致圓形大廳的圓頂坍塌,粉碎了教堂的外部裝飾。



多次失火被毀--皇家歌劇院

19世紀

現在皇家歌劇院現在的建築已經是第3代建築,第一代皇家歌劇院因大火毀於1808年,第二代皇家歌劇院又因大火毀於1856年。




失火數千書籍被毀--意大利都靈國立大學圖書館

1904 年

意大利都靈國立大學圖書館是該國的主要圖書館之一。1720年,維克多·阿瑪迪斯二世將都靈大學圖書館和薩沃伊公爵圖書館的藏書統一起來,建立了皇家大學圖書館。1872年意大利統一後,它被重新命名為國家圖書館。1904年,一場大火燒毀了圖書館的數千本書和手稿。



失火倒塌---巴西國立博物館

2018 年

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發生於當地時間2018年9月2日19:30,位於裏約熱內盧的巴西國家博物館遭遇嚴重火災,隨後倒塌。該館擁有超過2,000萬件藏品,巴西總統妙思·特梅爾稱火災造成的歷史和文化遺產的損失「無法估量」。




二戰中被焚毀---水晶宮

1936 年

水晶宮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建築奇觀之一,也是工業革命時代的重要象征物。

1936年11月30日一場災難襲擊了這個美麗的宮殿,幾個小時內,火焰吞噬全部為了偉大的大英帝國豎立的種種成就,以及無數人對水晶宮的夢想,在毀壞的過程中,英國居民可在幾裏外遙望這個烈火,比較近的地區甚至夜空也變得明亮,就像1866年火焰焚毀北支的走廊,加上沒有適當的保險可以給付重建的經費,一些輿論認為不應該再重建,因為這個帝國偉大的象征已經老舊,失去原有的價值了。溫斯頓·丘吉爾從英國下議院打道回府途中表示:「這是一個時代的終點。」

被焚毀--鹿苑寺

1950 年

鹿苑寺現址原為鐮倉時代西園寺家所擁有的宅邸,在之後的應仁之亂中,鹿苑寺境內大部份的建築物都遭到焚毀,只有主建物舍利殿得幸免,成為北山文化唯一的建築遺址,因而被日本政府在戰前就列為國寶。昭和25年(1950年),舍利殿因為一名21歲的見習僧人林承賢放火而完全燒毀(金閣寺放火事件),放在殿中供奉的經書、足利義満木像、觀音菩薩像等也一同化為灰燼。

曾被焚毀--伏見稻荷大社

1467 年 - 1477 年

伏見稻荷大社是遍及日本全國各地約四萬多所的稻荷神社之總本社,以境內所擁有的「千本鳥居」聞名。

伏見稻荷大社最初的本殿已於應仁之亂時燒毀,今日所見到的本殿為明應8年(1499年)時重建的版本,目前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多次被毀於火災---東大寺

東大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的,乃日本全國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歷史上,東大寺曾多次毀於火災及地震,現存遺址於1709年建造。

曾遭遇雷火---布達拉宮

755 年 - 797 年

最初的布達拉宮有大小房屋一千間,但是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遭遇雷火燒毀了一部份。後來在吐蕃王朝滅亡時,宮殿也幾乎全部被毀,只留下了兩座佛堂幸免於戰火。此後隨著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薩迦,布達拉宮也一直處於破敗之中。

曾被燒毀--頤和園

1860 年

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在鹹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毀。

多次毀於戰火---黃鶴樓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元和郡縣圖誌】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而據【極恩錄】記載說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現在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淪陷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被燒毀--大明宮

896 年

自唐高宗開始,大明宮成為國家的統治中心,歷時達234年。整座宮殿的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王維詩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3] 描繪了當時的盛景。中唐和晚唐時朱泚和黃巢先後據此稱帝。唐僖宗時,大明宮屢遭兵火,最終於乾寧三年(896年)被燒毀。數年後,因為戰備的原因,宮殿的遺跡也都被拆除,此後便成為一片廢墟。

被焚毀---建章宮

23 年

建章宮中國西漢時期的宮殿,位於漢長安城西郊,與未央宮和長樂宮並稱「漢三宮」。建章宮最終毀於西漢末年王莽之亂的戰火之中。

被焚毀---長樂宮

23 年

長樂宮,是西漢第一座正規宮殿,建於秦興樂宮基礎之上。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仍居住在漢朝宮殿,並將長樂宮更名為常樂室,但新朝覆亡時,長樂宮於戰火中焚毀。

被焚毀---鹹陽城

公元前207 年

鹹陽宮是秦朝皇城,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不斷被擴建。鹹陽宮是中國歷史上最恢弘壯麗的宮殿之一,其規模空前絕後,但也因此耗費過甚,過度役使民力,是秦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207年,劉邦領兵攻下鹹陽,俘虜秦王子嬰。劉邦入鹹陽後「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此後項羽引兵入鹹陽屠城,殺秦王子嬰,劫掠婦女財物,燒毀宮殿,火三月不滅。至此,秦朝所築宮殿皆以火燒而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