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萬裏黃河育萬物。一株株紮根於此的草木,搖曳著母親河的喜怒哀樂。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五周年之際,大眾日報·大眾新聞攜手沿黃省級黨媒以及山東16市黨媒發起全媒體聯動采訪活動。黃河看「綠」,行走萬裏黃河,我們的記者把目光投向這一株株特有的綠色植物,邀您一起來看黃河的「綠色」故事。
說起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你能想到什麽?你可能想到上世紀60年代,時任縣委書記焦裕祿帶領當地群眾整治風沙、內澇、鹽堿「三害」;想到近年來它被稱之為「中國民族樂器之鄉」。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這二者之間都與一種植物有關,那就是泡桐。
在蘭考縣,泡桐是最為常見的樹木,在蘭考人民心中卻有著特殊的分量。這裏地處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曾經飽受風沙、內澇、鹽堿「三害」困擾。20世紀60年代,焦裕祿來到蘭考擔任縣委書記。他組織並帶領調查隊,經過一系列實地調查,掌握了蘭考「三害」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分布情況,又吸收當地群眾的經驗,總結出一套治理「三害」的方法,確定了種植泡桐抗風沙的科學思路。
泡桐耐鹽堿,沙窩子裏能紮根,根深葉茂,能夠有效擋風壓沙。從種泡桐開始,蘭考人逐漸摸出了種樹防風沙的門道。從此,泡桐樹成了蘭考的象征。
但誰也沒想到,當年焦裕祿帶領蘭考人種下的泡桐,不僅改變了蘭考的自然面貌,也成就了蘭考今天的經濟發展。
走進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琴、箏、琵琶等招幌沿著白墻青瓦的民居排開。從家家戶戶敞開的大門裏,幾乎都能看到院子裏有村民正在手工制作民族樂器。
專做高端古琴的「墨武琴坊」裏,古琴制作非遺傳承人徐亞沖正在專註地打磨一張古琴木胚。「我們蘭考產的泡桐木,是在鹽堿地裏飽經風沙打磨長出來的,木質比較疏松、不易變形,而且導音性強,制成樂器後聲音清脆、震動穿透力強、反應靈敏,被稱作是‘會呼吸的木材’,是制作民族樂器的上等原材料。」徐亞沖說,上世紀80年代,他的父親開始制作古琴,如今接力棒又傳到了他的手中。如今,他們琴坊制作的琴,不僅賣到全國各地,甚至還遠銷海外。
在徐場村,還有許多徐亞沖這樣的古琴制作手藝人。「我們村子不大,總共百十戶人家,卻有90多戶村民從事民族樂器制作,成了全國知名的民族樂器專業村,產品涵蓋20個品種、30多個系列,年產值超過了1億元。」徐場村村委副主任徐永順說。
曾經用來防風固沙的泡桐樹,如今已成為蘭考群眾的致富樹。蘭考縣積極利用泡桐種植資源,做強民族樂器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目前,全縣種植泡桐林近6萬畝,擁有民族樂器企業200多家,民族樂器年產量約占全國的35%,已成為中國民族樂器的重要生產基地,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和海外40多個國家。
大眾新聞記者 劉笑笑 張煥辰
臨沂日報記者 胡得理
日照日報記者 陳堉榛
河南日報記者 龔硯慶 趙一帆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曉靜
統籌 王建
策劃 婁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