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昔日戰國七雄的都城,現在都變成了什麽樣子?楚國都城淪落成鎮

2024-10-20圖片

以禮治國的周朝,最終還是禮崩樂壞。姜子牙承諾八百年江山,卻沒說這八百年是否太平。

周朝其實在延續兩百七十五年後便被滅掉了,不過它的傳承並未斷絕,只是換個地方建都。之前的叫西周,後來的叫東周。

東周時期可不太平,分成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戰亂頻仍。

當時,各個國家都在進行「軍備競賽」,他們要給自己的都城起個好聽的名字,還得建得固若金湯。

那他們口中的都城都建在哪裏了?現如今又成了什麽樣子?

三家分晉

東周分成兩個階段,春秋和戰國。而從春秋時期轉換到戰國時期的標誌,就是魏、韓、趙三國的出現,也就是「三家分晉」。

韓、趙、魏三家本是晉國的家臣,但是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自然是強者為尊。於是這三家聯合起來,把自己的老東家給分了。

在這三個國家之中,最強的可能會有爭議,畢竟誰都有強盛的時候。不過要說誰是最弱的國家,那麽肯定就是南韓了。

南韓之所以能成為分割晉國的三家之一,憑借著自己的武器制造工業,也就是裝備精良。

南韓制作弓弩的工藝無人能比,至少在當時是無人能比的。

還有南韓的利劍,其鋒利程度也是讓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

但是武器再好,也得有人使用,南韓地處中原地帶,周邊被魏國、楚國、齊國、秦國四麪包圍,根本沒有發展空間。

沒有了發展的空間,南韓的地方也就這麽點,這點地方就算住滿了人,又能有多少呢。

甚至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南韓也是第一個被滅亡的國家。

南韓的國都名為新鄭,就是如今河南鄭州的那個新鄭。如今的新鄭成了一個縣級市,在河南省省會鄭州的管理之下。

離南韓最近的國家,便是與他同時分了晉國的魏國。

當初魏國可沒有南韓這麽慘,魏國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在戰國前期,魏國處於中央四戰之地。

但是在這種不大不小的壓力下,魏國的魏文侯勵精圖治,任用多位謀士進行變法改革,讓魏國也能稱霸一時。

魏國一開始的國都設立在安邑,這裏比較靠西,可以給秦國施壓,而且這裏還是當年大禹的都城,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

但是後來秦國透過商鞅變法變得極為強大,魏國自知不敵,於是退避三舍,將都城遷到了比較遠的大梁。

古都安邑就是如今的山西夏縣,如今也是歷史名城。而後來的這個都城大梁,在後世又被稱為汴梁,就是宋朝的都城汴梁。

如今的它被叫做開封市,雖然是一座歷史名城,也曾成為國都,但還是沒打過鄭州,沒當上河南的省會。

三家分晉,現在只剩下趙國沒說了。趙國不僅有著名的「將相和」,而且它的都城非常出名,就是「邯鄲學步」裏的邯鄲。邯鄲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改名,還叫邯鄲。

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使用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地名了吧?如今的邯鄲成了河北省的一個地級市,依然非常繁華。

燕國慷慨悲歌

如今的河北省又被稱為燕趙大地,這是因為這裏曾是燕國和趙國的國土。南邊是趙國,北邊是燕國

雖然這兩個國家被合稱,但實際上這兩國之間的關系並不是很好。燕國想要向南發展的話,趙國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最終燕國選擇放棄了這座大山,轉而向北方發展,將自己的領土都擴充套件到北韓半島去了,因此獲得了一段強盛時期。

而燕國最為強盛的時期,當屬燕昭王在位時期。由於燕國之前被齊國給欺負了,所以燕昭王勵精圖治,決心要從齊國找回場子。

燕昭王決心要復興燕國,於是他拜了謀士郭隗為師。

在郭隗的建議下,燕昭王築成黃金台,還造就了「千金買骨」的千古佳話,吸引來了一大批有才之士,比如樂毅、鄒衍等人。

在這些謀士的輔佐下,燕國也曾強盛一時。

後來秦國與趙國爆發了長平之戰,戰神白起把趙國四十萬大軍都消滅了。而在北邊的燕國見趙國受了這麽大的打擊,想要趁火打劫,但是卻大敗而歸。

因為趙國的將軍廉頗尚在,不僅將燕國進攻趙國的軍隊擊潰,將軍腰斬,而且還直接反攻到了燕國都城城下。

燕國只能派人求和,付出了巨大代價,後國力逐漸孱弱。

到了秦國橫掃六國的階段,各國也盡量放下各自之間的仇恨,開始圍攻秦國,而燕國使用的辦法是荊軻刺秦。

這時候的趙國已經被秦國拿下,燕國太子丹選擇放手一搏,派出了刺客荊軻。

刺殺還是失敗了,而秦國以此為由向燕國發兵。雙方軍隊在易水河畔展開了大戰,最終秦國攻破了燕國的都城薊。

這個都城薊後來又被稱為燕京,又被稱為北平,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首都北京。如今北京的繁華就不用多說了,作為多朝古都,北京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

齊國出身名門

在如今山東省的這片地方,就是當初齊國的領土。齊國是當初周朝剛建立時,周王室給姜子牙的封地。

但是姜子牙的後人不給力,讓齊國大權落入了外人手裏 。按理來說,周王室有義務做一下「售後」,幫助齊國姜子牙的後人處理好內務。

但是此時的周王室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哪裏還有閑心幫助齊國。最終,周王室也不得不承認了齊國篡位者的合法性,親自做出了違反周禮的事。

由於齊國背靠大海,因此齊國一直都非常富有。靠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洋資源,逐漸富有了起來,甚至比肩其他強國。

但是齊國的富足帶來的並不是好事,齊國從上到下都被這種富足給欺騙了,認為齊國非常強大。

但實際上,齊國的戰鬥力並不強、齊國人只想著偏安一隅,過上富足的日子。但是在戰國這種亂世之中,這種想法無異於自尋死路。

齊國的都城是由姜子牙定的,從建國到滅國一直都沒有動過,一直就是臨淄。

在黃河改道之前,臨淄一直都是非常富饒的地方。因為有著天然的大海資源,臨淄的富饒甚至超過了秦朝的都城鹹陽,甚至在西漢時期,臨淄比長安還要富。

而如今的臨淄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光,只是山東省淄博市的一個區。

楚國與秦抗衡

在戰國時代的末期,如果問誰還有能力跟秦國一戰的話,那一定是楚國。秦國也是在楚國這裏吃了唯一一次敗仗。

那一次是因為秦始皇的決策失誤,派出了只會說大話的李信,這才導致二十萬大軍差點折在楚國。

當時秦王嬴政決定對楚國動手,於是他就在朝堂上問:「諸位愛將,你們打下楚國,需要多少兵馬?」

秦國老將王翦表示要六十萬兵馬,而秦國小將李信表示需要二十萬兵馬。秦始皇大喜,認為王翦已經老了,於是嬴政選擇相信李信。

不過楚國可並不是軟柿子,任誰都能拿捏的。世人對楚國的評價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由此可見楚國的實力不可小覷

但是李信卻只帶著二十萬兵馬,無異於去送死。果不其然,李信的二十萬大軍很快便進入了楚軍的包圍圈,眼看著就要被消滅。

嬴政慌了,趕緊把王翦請回來,讓他帶著六十萬兵馬去救人。

王翦不僅救了人,緊接著反攻楚國,將楚國納入了大秦的版圖。楚國的都城最開始是郢都,但是在秦軍的攻勢下,被迫換到了壽春。

如今的郢都已經遺失了自己的名字,成為了荊州市的紀南城,完全沒有當初楚國國都的霸氣。

而壽春也已經成了壽春鎮,成了一個古鎮。不過,至少壽春還保留著自己的名字。東漢末年,「冢中枯骨」袁術還曾在壽春稱了帝。

秦國一統天下

秦國的國都其實是最不需要介紹的一個,畢竟是秦國統一了六國,秦國的都城自然也是最有名的。

秦國的都城是鹹陽,難以想象當時的鹹陽有多麽繁華,但可惜秦朝二世而亡,又被項羽放了一把大火,當時的鹹陽城已經不見了蹤影。

如今的鹹陽成了陜西省的鹹陽市,不過鹹陽市也並非在秦朝鹹陽的原址上設立的。比起當初的鹹陽,如今的鹹陽要再往西十五公裏。

歷史上這些都城,每一個都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份都城都已經不像當年那般繁華,我們也只能從剩下的一磚半瓦中,見證它們往昔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