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南京:夫子廟秦準風光帶

2024-06-01圖片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於秦淮區中部,以夫子廟古建築群為中心、十裏內秦淮河為軸線、明城墻為紐帶,串聯起了眾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古跡。

街口,有高高聳立的兩層斜頂三門牌坊,正中門額有「古秦準」三個大字。步行街遊人如織,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兩旁全是古典建築樓閣,商家店鋪,招牌高懸,燈籠高掛,旗幟飄翻,音樂震響,熱鬧非凡。

首先來到夫子廟。它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占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進去參觀需要購票。故鄉就有文廟,也是省級文物,其結構格式大體相同,故只作外觀欣賞足矣。

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說,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

夫子廟對面是江南貢院,門外有書生執筆專心應考的雕塑,忍不住也與它來了個合影。

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科舉考場,也是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份。其規模之大、占地之廣,居中國各省貢院之冠,創中國古代科舉考場之最。僅明清時期,全國就有半數以上官員出自江南貢院,被譽為「中國古代官員的搖籃」。

旁邊還有近代實業與教育家張謇的雕像,他就是在此透過考試最終成為狀元的,陳獨秀也來此參加過科舉考試。

穿過「天下文樞」牌坊,來到夫子廟泮池旁,這泮池與秦準河相連,故成了瀏覽秦準河的碼頭,池裏泊滿了成排紅柱黃頂的小遊船。泮池後的照壁為紅色,塑有兩條黃龍搶寶浮雕,紅黃相襯,十分鮮明。

緊鄰夫子廟的是,重重疊疊粉墻青瓦的徽式樓宇,雪白的粉墻上有「秦準人家」的金色大字,十分醒目。

走過夫子廟街區,繼續向前便來到了市井街區,前者為高雅神聖的儒家聖地,一米相隔卻是凡夫俗子,浪子歌妓雜處之地。

前行街道盡頭,左轉有一橋,名來燕橋,橋下就是秦準河,過橋就是媚香樓。它左牽文德橋,右攜來燕橋,南望烏衣巷,北依夫子廟,三進兩層院式小樓,粉墻黛瓦,臨水而居,風韻楚楚。

媚香樓,又叫李香君故居或李香君樓,為紀念李香君而建。李香君(1624年-1654年),又名李香,明代歌妓。

因家道敗落,漂泊異鄉,八歲時,隨養母姓李。李香君是秦淮名妓,她歌喉圓潤,但不輕易與人歌唱;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特別擅長彈唱【琵琶記】,歌聲甜潤,深得四方遊士追慕。

她與書生侯方域的忠貞愛情感人至深。被逼婚,以死相拒,血濺折扇,用鮮血凝成的「桃花扇」讓人無不動容。孔尚任的小說【桃花扇】問世後,李香君遂聞名於世。

現在這裏為李香君故居紀念館,站在樓下,望著大門 「花容兼玉質,俠骨共冰心」 的楹聯,不禁想起杜牧的【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對像李香君這樣的商女,是多麽的不公平—— 雖是歌女,愛人愛國,情真意篤,以死明誌,堅貞不屈,比起那些位處高堂,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應該是好上百倍了啊!

挨著媚香樓的是烏衣巷。三國時,這裏是吳國戍守石頭城部隊的營房,晉代是王謝(王導謝安)兩家豪門大族的住宅區,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因此得名。昔日,烏衣巷門庭若市,冠蓋雲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獻之,及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等文化巨匠。

1997年,當地政府恢復了烏衣巷,挖掘、展示烏衣巷源遠流長的歷史,並重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王謝古居紀念館。歷經千年滄桑,如今烏衣巷已不復昔日繁華,沒有豪門士族的觥籌交錯,取而代之的是遊人探訪休閑的身影。

站在這短短的街巷,耳邊響起劉禹錫的詩句來: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是的, 再顯赫的名士,也抵不過時光的流逝,再富貴的豪門,也無奈歷史的長河,過好當下,快樂每一天,尤為重要!

漫步步行街,見一商家板鴨生意,十分紅火,排隊很長,不知商家用了什麽手段,有如此效果。我可沒有購買,黃山老板告誡——到了秦準河,最好別買這裏的東西,以免後悔。

有商家借助高科技招攬生意:一個賣餅的店,有一個著藍花衣褲,藍花頭巾的老人,滿臉紅光,帶著微笑,推著石磨,不言不語,從不停息,仔細看才發覺它是機器人。

臨街一個木台,有幾個年青人懷抱樂器聚在一起,台上一個姑娘正彈奏著電吉它,對著麥克風自彈自唱,姑娘很投入,可停步聆聽的卻不多,主動給錢掃碼的就更少了。

華燈初上,燈光漸次點亮,這裏有了比白天更多的光彩。遊人更多了,遊船開動了,密密匝匝的人排隊上船。夫子廟照壁上的龍亮了起來,泮池的河水波動,五彩斑斕。不一會,天空漸暗,所有的火光都亮了起來:古牌坊、亭台、樓閣、商店都披上了漂亮的光彩,一派燈的世界,光的舞台。

晚八點半,離開夫子廟秦準河景區,乘地鐵回到旅館。洗漱休息,準備明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