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湖南張谷英村:1700間房連成一體,堪稱民間故宮

2024-01-02圖片

中國有很多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文化獨特的古村落,它們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傳承和發展,也展現了中國建築的魅力和智慧。其中,有一座村落,因為其規模之大、結構之奇、風格之統一,被譽為「民間故宮」和「天下第一村」。它就是位於湖南嶽陽市的張谷英村。

張谷英村有著六百多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它的最大特點是,村內有1700多間房屋,都是用石頭和木頭建造,戶戶相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建築群落。這些房屋不僅結實耐用,而且雕刻精美,寓意吉祥,體現了晉商的富貴和匠心。

本文將從四個方面介紹張谷英村的歷史、建築、文化和旅遊,帶您走進這座民間的故宮,感受這座天下的第一村。

歷史:從豆腐小販到商賈之家

張谷英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當時有一個姓張的豆腐小販,因為經常在嶽陽、常德、益陽等地做生意,就在這三個省的交界處,找了一塊風水寶地,建了一座房子,定居下來。他的名字叫張谷英,後來他的後代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村子。

張谷英的後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漸發展成為富有的商人,他們經營茶葉、鹽、布匹、糧食等各種商品,與全國各地的商賈往來,也與清朝的官府有著密切的聯系,甚至有的還當上了官員。他們的財富和地位不斷增長,也不斷擴建自己的房屋,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張谷英村的鼎盛時期是在清朝中後期,當時村裏有五個堡,分別是紅門堡、高家崖、洪門堡、白門堡和黃門堡,每個堡都有幾十座院落,幾百間房屋,住著幾百戶人家,共有兩千多人。他們的生活富足而安逸,也十分講究禮儀和規矩,形成了自己的族規家訓,世代相傳。

張谷英村的衰落是在清末民初,由於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等社會動亂,以及洋貨的沖擊和商業的衰退,張谷英村的商人們遭到了重大的損失,他們的財富和地位都大振幅下降,甚至有的家族因為吸食鴉片而敗落。到了民國時期,張谷英村的人口銳減,只剩下幾百人,很多房屋被賣掉或者荒廢,村子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張谷英村的復興是在改革開放後,由於國家的重視和社會的關註,張谷英村的古建築得到了保護和修復,村裏的居民也開始發展旅遊業,利用自己的歷史和文化資源,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使村子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如今,張谷英村已經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一個展示中國傳統建築和晉商文化的重要視窗。

建築:1700間房連成一體,堪稱民間故宮

張谷英村的建築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是其最大的魅力。張谷英村的建築都是用石頭和木頭建造,沒有使用任何釘子和水泥,卻非常結實和牢固,經得起風吹雨打,歷經六百多年,仍然保存完好。這些建築不僅堅固,而且美觀,雕刻精美,寓意吉祥,體現了晉商的富貴和匠心。

張谷英村的建築最大的特點是,村內有1700多間房屋,都是戶戶相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建築群落。這些房屋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劃和布局,按照家族的大小和地位,分為前堂、後寢、東西廂房等,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用途,既滿足了生活的需要,又體現了尊卑的秩序。

這些房屋都是用石頭和木頭建造,沒有使用任何釘子和水泥,卻非常結實和牢固,經得起風吹雨打,歷經六百多年,仍然保存完好。這些房屋不僅堅固,而且美觀,雕刻精美,寓意吉祥,體現了晉商的富貴和匠心。

這些房屋之間,透過各種隧道、橋梁、樓梯、門洞等相連,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可以從任何一個地方進入,也可以從任何一個地方出去,非常方便和靈活。這種設計既有防火、防盜、防敵的作用,又有通風、采光、排水

好的,我將繼續為您介紹張谷英村的文化和旅遊方面的內容。

文化:傳承晉商精神,弘揚孔孟教化

張谷英村的文化是其另一個魅力所在,它反映了張谷英村人的精神和品格,也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張谷英村的文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晉商精神。張谷英村的祖先是晉商的後裔,他們繼承了晉商的勤勞、誠信、創新、奉獻的精神,經營各種商品,與全國各地的商賈往來,也與清朝的官府有著密切的聯系,甚至有的還當上了官員。他們的財富和地位不斷增長,也不斷擴建自己的房屋,形成了今天的規模。他們的生活富足而安逸,也十分講究禮儀和規矩,形成了自己的族規家訓,世代相傳。他們以讀書為光榮,以不識字為可恥,喜好讀書的風氣代代相傳。科舉時代曾有40多人取得過功名。近年來則有325人從大專院校畢業,還有博士生和留學生。他們以建功立業、耀祖光宗,始終是其永恒的追求。

孔孟教化。張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禮儀、教育。他們建有孔廟、孔子像、孔子亭等,每年都要舉行祭孔儀式,以表達對孔子的敬仰和對儒家思想的信仰。他們還建有私塾、書院、講堂等,用於教育子弟,培養人才。他們遵循孝友傳家的原則,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與族內人團結和睦,白天外出,屋內不用關門閉戶;與鄰村人關系友善,互相幫助,從不以族大而欺壓附近異姓鄰居。他們的人文傳統淵遠,田園景觀優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精品。

石雕。張谷英村的石雕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它們分布在村內的各個角落,有石獅、石柱、石鼓、石橋、石路、石井、石巷、石椅、石桌、石門框、石欄桿等,比比皆是。這些石雕都是用當地的青石或者花崗巖雕刻而成,線條流暢,花紋多樣,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效果。

其中,最著名的是石獅,張谷英村有大小石獅300多只,有的是門前的守護神,有的是橋上的裝飾品,有的是墓前的陪葬物,有的是祠堂的標誌物,它們各有各的姿態和表情,有的威武雄壯,有的溫順可愛,有的張牙舞爪,有的閉目養神,有的抱著孩子,有的踩著球,有的還有特殊的寓意,如「獅子滾繡球」表示多子多福,「獅子踩蓮花」表示清高不俗,「獅子戲球」表示團結和諧等。這些石獅是張谷英村的一大特色,也是遊客的一大亮點。

木雕。張谷英村的木雕也是其重要的民間藝術,它們主要出現在房屋的梁、柱、窗、門、欄等部位,有的是用於支撐和連線的結構件,有的是用於遮擋和裝飾的構件,有的是用於表達和象征的符號,它們都經過精心的雕刻和塗飾,形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和畫面。

這些木雕的內容十分豐富,有的是吉祥如意的寓意,如「松鶴長壽」、「竹報平安」、「麒麟送子」、「八駿圖」等;有的是歷史故事的描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有的是自然風光的描摹,如「奇花異草」、「龍姿風態」、「鳥獸蟲魚」等;有的是人物肖像的刻畫,如「孔子像」、「關公像」、「張谷英像」等。

這些木雕都是用櫸木、松木、槐木等硬木制作,經過反復的打磨和上漆,色澤鮮亮,質感細膩,無一處雕刻不是匠心獨運,它們蘊含著古代燦爛的哲學思想,體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