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一點一滴一天一天慢慢地滴在宣紙上,冰水融化流動最終凝固成不可預測的彩色斑斑的世界。」藝術家陳子慧說。
他口中的「世界」,此刻正在上海呈現。蘇州河畔,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陳子慧冰畫展正在展出。
展覽現場,展出的作品圖案既像是花朵的綻放,又如同抽象的符號,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展覽現場
將創作的70%交給自然
冰畫,對大部人而言,是個陌生的名詞。1950年出生於中國香港的陳子慧,以將書法現代化而聞名。
2017年,陳子慧開始進行全世界範圍內的「愛與和平」多國文字書法表演,他用不同文字混書「愛與和平」,並於香港、上海、多倫多等地展開。
在他看來,人應該尊重、順應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為此,他決定突破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嘗試用一種全新的自然創作方式。
陳子慧巧妙地利用融化的彩色冰塊作為繪畫媒介,這一非傳統的創作方式本身就極具創新性。冰塊在宣紙上滴落、流淌,形成了一系列自然而又富有變化的紋理和色彩層次。
「冰」一點點融化,滴在宣紙上變成畫。
開幕現場,觀眾們在陳子慧的指導下一起創作冰畫。
由此,「冰畫」正式產生。陳子慧說:「我將創作的70%交給自然,自己則控制余下的30%,這是一個凝固——融化——凝固的過程。」
「當我決定創作冰畫前,我查閱了很多資料,應該說在我之前,還沒有一個畫家嘗試過這種創作方式。這對我而言,意味著全新的挑戰。」陳子慧說,「這些作品是過去四年不斷一點一滴滴出來的結果。現在疫情已過,我則把這些作品命名為‘因冰而重生’。」
當凝固的歷史遇上凝固的藝術
本次展覽地點選在了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它曾經是杜月笙的私人糧倉,也是一棟經典的百年歷史建築。陳子慧的冰畫作品,就懸掛陳列於這座歷史建築的二、三樓。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的是傳承。1908糧倉是受保護的文物建築,冰畫則是全新的藝術。我希望兩者能夠碰撞、融洽並相得益彰。」陳子慧說。
展覽現場
在他看來,1908糧倉是「凝固」的歷史,冰畫則是「凝固——融化——再凝固」的藝術,兩者有著氣質上的一致性。「此外,從物理上而言,1908糧倉是木結構為主的建築,冰畫所用的宣紙也來自木頭。兩者組合在一起毫不違和。」
有意思的是,他一眼看中這個糧倉作為個展舉辦地,還承載著一段他的上海情結。他首度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披露,「我是電影【天與地】的編劇,劉德華主演的那部。電影的故事背景是民國時期的上海。創作劇本時,我查閱了大量相關的上海文獻資料,對那個年代的上海有情結。」
【天與地】的演職表中,他用了化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都不說自己的這部作品。理由是「自己覺得編得不夠好」。
陳子慧
年輕時的陳子慧,多才多藝。香港嶺英中學畢業後,他進入麗的電視台美術部工作。1970年入香港理工學院(現理工大學)Part time studies 學習平面設計及立體設計。此後,他在香港、北京、上海和加拿大多個城市開辦個人藝術展,並在香港電影圈發展,包括擔任美術指導、策劃、編劇等。
對於天賦這一說,他並不認同。「假如你每天拿出4小時來練一個技能,10年過去,至少超過10000小時。你肯定能做好這件事。」
展覽將展至10月20日。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