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NBA

NBA球探們是如何考察球星的?揭秘NBA選秀聯合試訓的真相

2024-03-12NBA

「NBA選秀就像擲骰子」,這句話幾乎每個籃球迷都耳熟能詳。選秀的不確定性雖然讓人難以預測,但它依然是球隊改變命運的關鍵途徑之一。透過選秀獲得一位潛力新星,就有可能讓一支處於墊底的球隊在未來幾個賽季中躋身競爭者之列。

然而,無論球隊進行多少球探工作,收集多少先進數據,都無法確保選秀的成功。如今,對於大多數首輪新秀的評估都是基於他們高中畢業後的一個賽季表現,球隊在評估球員時只有有限的比賽錄像可供參考,而且無法確定他們能否很好地適應NBA的比賽節奏和強度。

盡管球員的技術水平糊技能發展難以精確預測,但得益於NBA選秀聯合試訓,球隊對球員的運動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選秀之前,參選球員可以在一系列測試和訓練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天賦。聯合試訓中的出色表現往往會對球員的選秀順位產生重要影響,甚至可能改變他們的職業生涯軌跡。

雖然NBA選秀聯合試訓的測試成績並不能完全決定一個球員職業生涯的成敗,但它們確實為球隊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訊。以下是一些歷史上的選秀聯合試訓記錄:

身高

在NBA選秀聯合試訓中,身高雖然是一個引人註目的特征,但它並不總是預示著職業生涯的長久和成功。歷史上,一些非常高的球員如塔科·法爾,他的身高達到了229cm,盡管如此,他卻是2019年的落選秀,只在NBA打了三個賽季。這表明,身高雖然是籃球運動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而有些球員,比如姚明和維克多·文班亞馬,他們因為已經提前確立了自己的選秀地位,所以沒有參加聯合試訓。

相比之下,身高較矮的內特·羅賓遜卻擁有了一段長達11個賽季的輝煌職業生涯,成為聯盟歷史上最出色的第六人之一。這表明,在NBA選秀聯合試訓中,身高雖然是一個值得關註的指標,但並不是決定球員成功的唯一因素。

體重

在NBA選秀聯合試訓中,體重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雖然並非決定性因素,但也十分重要,除非體重極端地偏向任何一方。體重過輕的球員可能在防守時缺乏對抗,而體重過重的球員可能在場上行動不夠靈活。

在聯合試訓的歷史上,體重最重的球員克里斯·馬庫斯體重達到了334磅,而最輕的球員泰勒·烏利斯僅有149.2磅。

盡管泰勒·烏利斯體重輕,但他在肯塔基大學的表現卻足夠出色,使他在2016年NBA選秀中被鳳凰城太陽隊以第34順位選中。他在NBA生涯中出戰了133場比賽,每場平均貢獻7.5分和4.0次助攻。

臂展

在籃球世界中,臂展被視為衡量球員潛力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在評估防守能力時。擁有較長的臂展甚至可以彌補球員身高的不足,因為長臂可以幫助球員更好地防守速度快的控球手,並幹擾身材更高的球員投籃。

以祖蒙特·格林為例,盡管他的身高只有6英尺6英寸,他的臂展達到了7英尺1英寸,但他卻成為了小球中鋒的典型代表。相比之下,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的超級球衛吉爾吉斯-亞歷山大,雖然身高也是6英尺6英寸,但臂展卻遠不如格林,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防守範圍。

相反,臂展較短的球員在NBA中通常難以成為出色的防守者。但也有例外,如孟菲斯灰熊隊的迪斯文·貝恩,他的臂展為6英尺4英寸,身高6英尺5英寸,卻能以超過40%的三分球命中率成為聯盟中的頂尖射手。

站立摸高

站立摸高是評估籃球運動員潛在的籃下防守和投籃幹擾能力的一個關鍵指標。例如,杜克大學的馬克·威廉士在2022年NBA選秀前的測試中,站立摸高達到了聯盟歷史上的頂尖水平之一。

後來他被黃蜂在15順位選中,盡管本賽季他因傷錯過了大部份比賽,但在他上場的比賽中,他打出了出色的表現。本賽季,在不到27分鐘的上場時間裏,馬克·威廉士每場比賽能送出1.1次封阻,搶下9.7個籃板,而且他的投籃命中率接近65%,展現了他在籃下的統治力。

雖然有些站立摸高較高的球員在NBA中的表現並不突出,這是因為除了籃筐保護和籃下得分能力外,其他籃球技能也將決定他們的職業生涯是否成功。

手長

在NBA中,手長也是一個重要的身體特征,它可以幫助球員在防守時進行搶截和幹擾對手的投籃。歷史上,像邁克爾·喬丹和科懷·李安納這樣的傑出搶截手,他們的手長都達到了9.75英寸。這樣的手長無疑增強了他們在場上的多樣性和影響力,喬丹的大手更是幫助他完成了許多難度極高的單手入樽和虛晃動作。

很難說如果喬丹或李安納的手沒有那麽長,他們是否還能成為如此出色的防守者,但手長無疑為他們的防守能力增添了一抹亮色。當然,我們也很期待看到一個手長小於7.5英寸的新秀在NBA選秀聯合試訓中展現出自己的才華。

NBA選秀聯合試訓歷史上最長的手

球員 | 手長
塔科·法爾 | 10.5"
德克斯特·皮特曼 | 10.25"
安德魯·尼科爾森 | 10"
羅拔·厄普肖 | 10"
艾薩克·哈斯 | 10"
小賈倫·積遜 | 10"

垂直彈跳

盡管垂直彈跳並非衡量NBA成功的唯一指標,但它確實是評估運動員身體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能夠在籃筐上方打球,對於球員在突破時獲得巨大優勢至關重要。多一點的滯空時間,可能就是得分與被封阻送回觀眾席之間的關鍵差別。

1984年,邁克爾·喬丹在美國奧運隊的選拔中創下了1.22米的非官方垂直彈跳記錄,這一成績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在NBA選秀聯合試訓歷史上,一些球員展現了驚人的垂直彈跳能力。其中,基翁·莊遜以1.22米的垂直彈跳成績位居榜首。肯尼·格雷戈裏、傑里喬·西姆斯、哈米杜·迪亞洛等球員也展現了出色的彈跳能力,他們的垂直彈跳成績均超過了111厘米。

NBA選秀聯合試訓歷史上最高的垂直彈跳:

球員 | 垂直彈跳
基翁·莊遜 | 48"
肯尼·格雷戈裏 | 45.5"
傑里喬·西姆斯 | 44.5"
哈米杜·迪亞洛 | 44.5"
卡西烏斯·斯坦利 | 44"
凱·費爾德 | 44"
帕特·干拿頓 | 44"
謝恩·拉金 | 44"

這些球員在聯合試訓中的表現令人矚目,但值得註意的是,並非所有頂級高台選手都能在聯盟中嶄露頭角。例如,2021年首輪選秀的基翁·莊遜還沒有進入球隊的常規輪換陣容。

另一方面,那些在聯合試訓中創下最低垂直彈跳記錄的球員,往往難以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然而,尼古拉·武切維奇卻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外。盡管他的垂直彈跳成績僅為64厘米,但他憑借柔和的投籃手感彌補了自己爆發力的不足,在NBA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原地垂直彈跳

對於中鋒和有望成為籃筐守護者的球員來說,原地垂直彈跳至關重要,測量球員的原地垂直彈跳是評估其整體運動能力的另一個有用指標。

雖然對於大多數新秀來說,具體的垂直彈跳數值並不是決定性的,但它仍然是一個有用的參考。NBA選秀聯合試訓歷史上,基翁·莊遜以41.5英寸的原地垂直彈跳成績位居榜首,尼克·楊、肯尼·格雷戈裏等球員也展現了出色的原地彈跳能力。

原地垂直彈跳是評估籃球中鋒和潛在籃筐守護者的重要指標。它不僅反映了球員的運動能力,也是他們在籃下防守和得分能力的體現。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大個子在籃下完成入樽或跳投外,大多數球員幾乎沒有理由需要從靜止位置跳到盡可能高的高度。因此,在評估球員的身體素質時,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指標,而非僅僅關註垂直彈跳或原地垂直彈跳的成績。

3/4場沖刺

在NBA的世界裏,3/4場沖刺測試被用來衡量球員的端到端速度,盡管這並不是評判球員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

這項測試相當於NBA的40碼沖刺,但對於球員的職業前景和選秀順位來說,它的影響力遠不如足球界的40碼沖刺那樣顯著。

不過,了解哪些球員在聯合試訓中沖刺速度最快仍然是一項有趣的資訊。這些數據甚至可以作為討論誰是聯盟中最快球員的重要參考。

以下是NBA選秀聯合試訓中記錄的一些最快3/4場沖刺成績:

  • 曲奇·貝爾徹:2.91秒
  • 傑森·加德納:2.92秒
  • 桑尼·威姆斯:2.96秒
  • 內特·羅賓遜:2.96秒
  • AJ勞森:2.98秒
  • 史葛迪·路易士:2.98秒
  • 而以下是一些3/4場沖刺成績較慢的球員:

  • 伊恩·沃尤卡斯:3.72秒
  • 內米亞斯·奎塔:3.73秒
  • 塔科·法爾:3.78秒
  • 帕維爾·波德科爾津:3.8秒
  • 賈列特·薩林傑:3.81秒
  • 註:以上所有統計數據和測量均來自N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