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瑯琊榜】梅長蘇一句話,直接道出了高公公徹底倒向靖王真實原因

2024-07-24影視

一,在【瑯琊榜】的宮廷權力遊戲中,梁帝以其喜怒無常、狠絕無情和疑心病重的性格,塑造了一個令人戰栗的統治者形象。

他能在瞬息之間從和顏悅色變為雷霆震怒,讓身邊的人如履薄冰。前一刻,他或許還在與後妃們談笑風生,與太子、譽王等兒子們其樂融融;下一刻,他就可能因一句話觸怒龍顏,讓滿殿的人瑟瑟發抖。

在這樣一個危機四伏的皇宮裏,高湛卻能在梁帝身邊屹立不倒數十載,成為一個令人稱奇的存在。高湛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情商,成為了梁帝最信任的心腹。

他懂得察言觀色,總能在適當的時候說出梁帝想聽的話。更重要的是,高湛深諳"不涉黨爭"的生存之道,始終保持中立,只忠於梁帝一人。

正如梅長蘇所言:"要說這個世上,誰最了解皇上的心思,那絕不是皇後和越貴妃,也不是太子和譽王,而是這位高公公。

"高湛與梁帝之間那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讓這位無情的帝王一時半刻也離不開他。高湛的故事,不僅展現了他個人的智慧,更折射出了權力遊戲中生存的艱難。

赤焰軍案是【瑯琊榜】故事的核心,也是高湛內心矛盾的源頭。這起震驚朝野的案件,不僅改變了大梁的政治格局,也在高湛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

當年,梁帝為鞏固皇權,不惜滅掉赤焰軍,誅殺林燮一家,甚至逼死了自己的皇長子景禹和愛妃林樂瑤。這一系列血腥事件,雖然高湛不得不保持沈默,但內心卻難以認同。

作為梁帝身邊的老人,高湛與林燮、言闕等人相熟已久。他曾看著皇長子景禹和林殊長大,對他們也有著深厚的感情。特別是對於晉陽長公主,高湛更是懷有特殊的情誼。

晉陽長公主本是宮裏的常客,經常出入皇宮。她善解人意的性格讓她與高湛建立了不錯的交情。高湛目睹了太皇太後對林殊的喜愛,也看到了晉陽一家的和睦幸福。

然而,這一切都在赤焰軍案中化為泡影。雖然高湛不敢公開表達,但在心底裏,他對這些被牽連的人懷有深深的同情。這種隱藏的同情,在高湛的一些細微行為中可見一斑。

他多次為霓凰郡主開脫,即使在靖王因赤焰案而不被梁帝待見時,高湛也願意為他說話。這些舉動,都暗示著高湛對赤焰案相關人物的暗中關照。

二,更值得註意的是,高湛對靜妃的態度。靜妃因與林府的緊密關系而在赤焰軍案後被牽連,十多年來在後宮中如同透明人一般被梁帝遺忘。

然而,高湛卻暗中關照著她。當梁帝因太子和譽王的爭鬥而心煩意亂時,高湛巧妙地引薦了靜妃,為她重獲梁帝青睞創造了機會。

然而,高湛深知梁帝的狠絕,每當梁帝觸及赤焰案這個話題,他都會謹慎地保持沈默。這種矛盾的心態,既反映了高湛的明哲保身,也顯示了他內心的掙紮。

他不得不在忠誠與同情之間尋找平衡,這種矛盾為他日後的選擇埋下了伏筆。赤焰軍案的陰霾,不僅籠罩著整個大梁朝廷,也成為了高湛內心無法擺脫的負擔。

這個案件成為了高湛在後來支持靖王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他最終選擇倒戈的心理基礎。當林殊以梅長蘇的身份重返京城,開始輔佐靖王奪嫡時,朝堂上的局勢開始悄然變化。

雖然梁帝被蒙在鼓裏,但敏銳的高湛卻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這個麒麟才子的出現,讓高湛意識到靖王可能成為奪嫡的一匹黑馬。

起初,高湛保持了他一貫的謹慎態度,選擇靜觀其變。他不像從前太子和譽王爭儲時那樣明確站隊,而是適時地為靖王說幾句好話,既不顯山露水,又能做個順水人情。

這種微妙的平衡,體現了高湛的政治智慧。正如梅長蘇所言:"一來高湛多年明哲保身的做法不會因為我們的拉攏而動搖,二來他離陛下太近了,要想收服他,難免會漏些機密弱點在他手上,一個掌控不好,反而弄巧成拙。

"隨著時間推移,高湛開始逐漸看好靖王。在他眼中,靖王比起懦弱的太子和野心勃勃的譽王更具潛力。靖王的長情和正直,他為赤焰軍翻案的執著,都讓高湛暗自贊賞。

特別是靖王得到麒麟才子梅長蘇的輔佐後,高湛更是看到了希望。他註意到,自從梅長蘇進京以來,靖王受到的恩寵和得到的人望肉眼可見地一日日水漲船高,而太子和譽王則日漸式微。

同時,高湛對靜妃也產生了好感。靜妃沈穩好靜的性格正是梁帝所需要的,高湛開始有意無意地向梁帝提及靜妃,為她重獲寵幸創造機會。

當梁帝在後花園聞到藥香時,高湛立即提醒:"陛下,墻那邊便是靜嬪娘娘的芷蘿宮了,那邊有片藥圃,想必這香氣呀,就是從墻那邊飄過來的。

"這一提醒,為靜妃開啟了復寵之門。高湛的這種態度轉變,雖然緩慢而隱蔽,但卻是真實而深刻的。他開始在心裏暗暗支持靖王,盡管表面上仍然保持中立。

這種微妙的變化,從靖王推薦刑部主事蔡荃時就可見一斑。高湛意味深長地看了景琰一眼,顯然已經察覺到靖王參與奪嫡的心思。

高湛對靖王的支持,不僅源於對靖王個人能力的認可,更源於他對大梁未來的考慮。他認識到,只有靖王上位,才能打造一個興利除弊、除舊布新的大梁。

三,靖王不僅有能力,還有靜妃這位聰明睿智的母親作為後盾。靜妃既懂得隱忍,又善於籠絡人心,給予機會就能牢牢抓住梁帝的心。

高湛的這種態度轉變,為他日後的關鍵助力埋下了伏筆。他開始在暗中為靖王鋪路,雖然行動謹慎,但立場已經悄然改變。

這種微妙但有力的支持,成為了靖王勢力逐漸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局勢的發展,高湛開始在關鍵時刻為靖王提供重要幫助。

這些看似微小但至關重要的行動,成為了靖王奪嫡之路上的轉折點。當夏江指認梅長蘇是林殊,梁帝召梅長蘇入宮時,高湛敏銳地意識到了危機。

他借靜妃遣宮女送清暑百合湯之機,傳話給靜妃"蘇先生不可進宮"。雖然這次傳話已經太遲,未能阻止梅長蘇入宮,但這個舉動標誌著高湛開始主動向靖王陣營靠攏。

靜妃接到這個意外的傳話時,驚詫之余也意識到了高湛投靠的心思。更關鍵的是,當梁帝聽信夏江的"寧可錯殺,不可錯放",欲用毒酒殺害梅長蘇時,高湛在端酒時故意說了一句"這杯是蘇先生的"。

這個看似普通的提醒,實際上暗示了景琰酒中有毒。這個舉動不僅給了景琰抗旨的勇氣,也為梅長蘇贏得了生機。高湛的這一行為,顯示出他已經在暗中選擇了站隊。

退朝後,梁帝仍心存疑慮,向高湛詢問梅長蘇是否真的是林殊。高湛罕見地給出了明確否定的回答,這讓一向摸不準高湛心思的梁帝感到意外。

高湛巧妙地利用自己對太子性格的了解,說:"依臣對太子心性的了解,如果梅長蘇是林殊,太子景琰絕不會讓夏江把他帶進懸鏡司。

"這個看似合理的解釋,暫時打消了梁帝的疑慮,再次保護了梅長蘇和靖王的計劃。高湛的這些關鍵時刻的助力,雖然細微,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的每一個小動作,都在為靖王鋪平道路。這種微妙但有力的支持,成為了靖王勢力逐漸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靖王的影響力日益增強,高湛的支持也變得越來越明顯。

當景琰強勢要求重審赤焰案時,他已經在朝堂上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一呼百應。此時的梁帝,已經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雖然高湛仍然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邊,但他們的心已經漸行漸遠。在這個關鍵時刻,高湛做出了最後的選擇。當梁帝要傳召梅長蘇入殿時,高湛不再是立即執行,而是先看向靜妃,得到她的首肯後才傳達旨意。

四,這個小小的舉動,標誌著高湛已經徹底放棄了梁帝,轉而投向了靖王陣營。高湛的這些關鍵助力,不僅展現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他對大局的精準把握。

他在最危急的時刻伸出援手,在最關鍵的轉折點做出選擇,這些行動都成為了靖王最終勝出的重要因素。高湛的選擇,再次證明了他審時度勢的能力,也印證了梅長蘇當初對他的判斷:"等將來殿下足夠強的時候,他不是我們的人也是我們的人了。

"隨著靖王在朝堂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局勢已經明朗化。當景琰強勢要求重審赤焰案時,他已經在朝堂上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一呼百應。

這一幕,標誌著靖王奪嫡之路已經接近成功。此時的梁帝,威嚴不再,已經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亂發橫飛,神情落寞,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

雖然高湛仍然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邊,但他們的心已經漸行漸遠。在這個關鍵時刻,高湛做出了最後的選擇。當梁帝要傳召梅長蘇入殿時,高湛不再是立即執行,而是先看向靜妃,得到她的首肯後才傳達旨意。

這個小小的舉動,標誌著高湛已經徹底放棄了梁帝,轉而投向了靖王陣營。高湛的這個選擇,再次證明了他審時度勢的能力。

他準確地預見到了靖王的勝利,並在最後關頭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這一刻,高湛不再是那個只忠於梁帝的老臣,而是成為了新朝的支持者。

他的倒戈,不僅是對靖王的支持,更是對大梁未來的期望。隨著靖王成功登基,新的朝代開始了。高湛因其在關鍵時刻的支持,被任命為六宮都總管,在宮中安享晚年。

五,這個位置,既是對他多年忠誠服務的回報,也是新皇對他能力的認可。在新的宮廷生活中,高湛顯得輕松愉快。他最喜歡去看望小皇子,與新皇後相處融洽。

有一天,當皇後體貼地提醒他"起風了"時,高湛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意味深長地說:"不,不是起風了,而是在這宮墻之內......風從來就沒停過......"這句話,既是對他漫長宮廷生涯的總結,也是對他成功度過無數風浪的自豪。

高湛的故事,成為了【瑯琊榜】中一個獨特而精彩的篇章,展現了一個老臣如何在權力更叠中保全自己,並最終選擇正確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