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被消失,被下架,TA走入內娛死路

2024-04-07影視

如今的院線電影確實讓人感到有些乏味,似乎已經很久沒有那種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了。難道這是因為國內的電影市場太過富裕了嗎?

在我們開始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給你一個好訊息:電影【流浪地球3】宣布定檔2027年大年初一。在釋出會上,這個系列的導演郭·科幻妲己·賽博魅魔·化緣大師·帆以一身「多少隨點」風格的T恤衫出現,還帶著二維碼,開始了現場的化緣活動。

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代表,【流浪地球】系列的創作過程充滿了「貧窮」的色彩。你可能聽說過他們東借器材西借場地,甚至演員自掏腰包才完成拍攝的故事。相比之下,那些預算充足、明星雲集的影片,卻很難做出精品來。

比如即將復刻【流浪地球】票房奇跡的【上海堡壘】。【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的對比似乎揭示了一個規律:匠心制作的電影往往缺錢。如今影院上映的電影都很無聊,正是因為最缺錢的小成本電影拿不到排片。

然而,並不是大制作的電影就一定出不了精品,關鍵在於投資方的眼光和方向。大多數投資方關心的是電影是否能賺到錢,而不是電影是否是精品。

那麽,如何賺錢呢?首先,找大IP進行改編。大IP內建一部份流量,比如【流浪地球】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都是大IP改編的產物。找不到大IP,也可以買國外電影進行翻拍,因為這些故事經過市場檢驗,確認可以賺到錢。

如今市面上大部份的影片都是翻拍的產物,而這種「拿來主義」導致了影片的雷同性。影片掛上各種社會話題,再請一些流量明星,提高曝光度,最後再花重金做行銷,拉更多人進入「坑」。

在這種思路下,我們看到的大部份電影就像是吃泡面一樣,雖然每天可以換口味,但總體上都是雷同的味道。

然而,那些別具一格的創新作品往往只能指望小成本電影,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如此。優秀的大制作電影和小成本電影都應該有屬於彼此的生存空間。

比如好萊塢的科幻佳作【星際穿越】、【火星救援】等視效大片,以及成本僅有5萬美元的【彗星來的那一夜】,憑借好劇本和幾個演員的嘮嗑,講述了耐人尋味的故事,給觀眾帶來了不同的科幻體驗。還有成本僅有二十萬美元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完全打破了傳統科幻片的套路,僅靠對白就突破了觀眾的想象力。

在國內,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和奇幻大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之外,還有許多小成本電影,比如科幻喜劇【宇宙探索編輯部】,只靠劇本和剪輯節奏,讓人耳目一新。

小成本電影的誕生之路充滿了豪賭,因為他們的投資少,但風險也大。要想在市場上獲得成功,小成本電影必須闖過幾道難關:優秀且別致的劇本、足夠的投資、以及宣傳和排片上的難題。

然而,小成本電影往往被大資本壟斷,這種現象背後反映了商業化對藝術的傷害。在過去,電影產量少,沒有虧錢的概念,導致導演們熱衷於各種創新嘗試。然而,隨著電影產業的興盛,我們看到了電影產出過多的現實,90%以上的電影註定會虧錢。

因此,我們需要更多人關註和支持小成本電影,因為他們代表著電影的創新力量,探索著電影未來的方向。所以,如果你看到了什麽小成本佳作,一定不要吝嗇在評論區分享出來,讓我們一起為小成本電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