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這部引爆B站超21萬+人付費的片,戳穿日本的社會性病態的根源在TA

2023-12-19影視

提起日本,你會想起什麽?

是平均年齡60+老人們組成的黑道;

是灰色的風俗產業;

還是因為老齡化太嚴重,而被迫催生的各種特殊關懷服務......

一直以來筆者對日本的印象都存在刻板化。

只要想到,在這小小的37.8萬平方公裏內,居然擠了1.25億人口( 其中年齡65歲以上的老人,截止2023年9月為3623萬人 ),就覺得不舒服。

那幾乎算是在四周被無處可逃的無邊大海包裹的壓抑感,是否連短暫地喘一口氣都會被嗆水的擬態裏。

生活在其中,人真的能好好的活著?

口罩三年,給全世界經濟都帶來不小的打擊,這對早已開始衰退的日本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不瘋魔,不成活!

年輕人開始躺平擺爛;

中年人死命趴著位子求生;

老年人則不斷遊走在工作到死?還是死在不能工作的被動選擇?

三島由紀夫把這種掙紮在壓抑到極致的日本社會裏,無藥可治的感覺形容為:

這希望像頑固皮癬濕漉漉,淡紅色直發癢,

毫不示弱地根植於骯臟的皮膚。

這希望,是絕癥。

然而可怕的是,這種被壓抑到隨時有窒息感的社會性病態,是會傳染的。

它的根源本身就來自TA。

而擁有同源文化的我們,很可能就是下一個受害者。

幸而,我們有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真誠記錄者。

這個自費40萬拍攝一部,一上線就引爆B站的UP主「食貧道」。

當初或許只是為 「被排除在外的人也應該出現在畫面裏,哪怕只是一小部份」 這個下意識的原因。

就決定在經費貧瘠的情況下,也要用真實的記錄,去挖掘現實世界的一些角落、一些人,和一些瘋狂背後的真實原貌。

而於我們而言,或許多看一些世界的明與暗,多了解一些未來我們可能經歷的苦與傷,大概就能讓當下我們遇到的焦慮、壓抑和不被理解的孤獨,得到片刻喘息吧!

這部由21萬+人次(觀眾),以人均12元以上「充電」,才讓團隊活下來的紀錄片,是【東瀛大寶薦】系列的付費板塊 【迷失東京】

或許是因為主創餅叔曾做過戰地記者,他那份特有的氣質,讓日本人這種特別難深入談心,直白表達自己真實內心的族群,感受到了他的誠意,以至於在他的鏡頭下都變得「演」出了幾分真情實感的TA。

比如灰色的風俗產業。

餅叔就透過采訪行業裏多個不同身份的從業者們,試圖平視地用不同的角度,去客觀展現這個特殊行業的真實樣貌。

其中有把從事這一行當做暫時的過渡。

有把這一行當成「生活體驗」的。

「他們認為他們出賣的並非自己,而是演技。」

這讓筆者想到因為想反叛母親而去拍片的鈴木涼美。

上野千鶴子一針見血地評價: 「聰慧的母親會讓女兒窒息。 」

而記錄者餅叔則一針見血地總結道:

這裏似乎所有的欲望都可以商品化,

但當你把欲望都商品化了之後,

人本身可能,就只是商品。

是呀,當一群人可以如此直白地把自己的欲求擺在台面上,用金錢粗暴衡量時。

那麽這個國家的社會性病態是否就真的無可救藥了?

就像從戰後開始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既半隱在陽光之下,又蜷縮在被劃定地方,規定生存模式的日本黑道。

切入的角度很妙,餅叔居然真的獲得特許采訪,並拍攝到幾乎完整的黑道大佬的葬禮儀式了。

過程當然比想象地更光怪陸離,有種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感覺。

大概當年風靡的【古惑仔】系列的靈感就是來源於此?

最讓人感到「驚喜」的是,來自「中間人」那充滿真情的「表演」。

一個在鏡頭面前讓人能感到滿滿真誠,一臉恰到好處的嚴肅,把自己一路從十幾歲出國討生活的半大小孩,一步步經歷了怎麽樣的「艱難努力」(風光)的曲折離奇經歷,都一一相識地娓娓道來的前黑道大佬。

怎麽讓人不信服他的改過自新?

甚至一度不經意地用那認真的目光,透露出自己為中國捐錢辦學校的壯舉,還有現在只想和家人安穩生活的願望。

看起來就像一個回頭的浪子,放下屠刀的好人。

但另一方面,就越是挖掘,越是深入扒開,你卻能越是感受到他身上的違和和矛盾感。

是那種說不清,但能感受到,屬於在曾進去過被訓誡的人,特有的隱藏應激性的「洗白式」宣誓。

都說人的第六感是不講道理的。

果不其然,拍攝後僅一個月,他很自然地又進去了。

當然,其實真實的日本黑道,對於日本來說是很特殊的存在。

翻看一些報道和論文時,會發現,其特殊的原因在於,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是戰後特殊的「合法」產物。(日本戰敗後,按條例軍隊不能持有殺傷性武器。)

對比來看,他們有點類似團體性質的賞金獵人。

名稱也是特有的,叫 ヤクザ

主要的職責是持械去做一些軍隊和警方不好處理的特殊暴力事件,在其中充當「俠義」的幹預者和間接的執法者。

甚至還很正規地在每一次行動前,都進行報備。

其內部的成員也一一登記在冊,並接受政府的統一管制。

所以,日本現存的黑道平均年齡才如此之大。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被卸了磨,卻不動手,等待他們自己消失的驢。

就這顯得儀式感慢慢的葬禮,也像是夕陽落日的余暉,他們或許在用這樣的方式,體面地結束自己的時代。

不知道是不是筆者個人的體驗。

覺得 島國是因為特有的四面環海,會給人一種無處可逃的「淹沒感」。

生活在內陸的筆者,面對無邊無際的蔚藍海洋,會體會到一種無限開闊的感覺。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曾是多少陸地、山裏人的夢想。

可於島國人來說,大海更像是一種幽暗的可怖野獸,身在被包圍的其中,常有與生俱來的孤獨感。

否則,那些敏銳捕捉日本國民性的大作家,諸如芥川龍之介、太宰治和川端康成等等時代碎片的捕捉者,何以對那時的當下和未來,都報以一種悲觀的態度。

一句: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道盡數個時代日本人的內心真實。

是的,在日本,一年平均約有30000人死在家中而無人知曉。

他們把這叫 孤獨死

這樣死去的人中,年輕人和中年人占的比例並不比老年人少。

反而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的是七八十歲仍舊努力在工作的老人。

日本特有的 「疏離感」 ,讓他們活得像孤島。

因為害怕打擾到他人,所以大多數人選擇獨自生活。

即使為此內心感覺絕望,即使還有家人,也會在「合適」的年齡,做出這個「唯一選擇」。

由此催生出了許多特殊的服務產業。

比如「清理師」、「遺物整理師」、「逝後私密清理服務」(發出指定資訊,即可刪除所有網絡記錄、痕跡和盤內資料等等)......

拍攝時,餅叔還正好遇到了一位孤獨死的人。

即使現場的場景是有所準備的,但對於去過戰場的餅叔,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依舊產生了極度的不適感。

鏡頭呈現的有限,但可以想象 那種從脊背迅速不受控制上竄的毛骨悚然

粘稠的,腐臭的,消失的氣味讓人無法忍受。

這一刻,你能感覺到一種被掐脖子的窒息感。

就像由此感悟到的,獨屬於日本社會的那種無形壓抑。

一種全方位包裹,幾乎不留一絲空隙的病態壓迫,加上多年被馴化的「不打擾」意識,堆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讓蝸居在這片土地上的任何人,都無法得到正常的發泄,獲得過正常生活的機會。

無聲無息地活著,無聲無息地死去。

在這個病態的生死輪回裏,唯一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就是強刺激的欲望。

每個人對欲望有著不同的需求,於是欲望在日本也有了被精確細化的價格。

好在,總有沖破桎梏的人。

雖眾生皆苦,但總有試圖活得明白,努力感受生活的人。

無論是那個狂熱追女團的50歲大叔,還是那個打幾份工為給女兒提供更好生活的單親媽媽,還是那個用眼睛觀察世界的流浪漢......

他們也是這個國度裏的其中之一,好像被排除在外,但總有人也看得到他們。

當一個人要為自己避免作為商品被合法地物化、販賣拼命努力,閉口不言時,選擇透過「瘋魔」的方式去發泄,或者用錢去買能讓自己在這個落差極大的物質世界裏的存在感時,那麽個人的努力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而讓我們都不相信「努力」了,那被壓抑到極致到,該怎麽辦?

TA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