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織田信長之殤:本能寺之變的歷史謎團或永遠解不開

2024-06-23影視

北野武的【首】,讓人們透過戲虐的視角重現審視戰國歷史

74歲的北野武帶來了自己的新作【首】,這次目標轉到了日本歷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戰國時代。電影個人風格明顯,而且越來越大膽,在他的影片中,織田信長是一個喪心病狂,殺人如麻的變態,明智光秀竟然是一個喜歡男人的怪人。

當織田信長當眾羞辱調侃荒木村重,讓他吃刀尖上的饅頭,然後用刀把荒木的嘴攪得血肉模糊,然後抱著荒木狂吻狂舔.

荒木村重被明智光秀抓到,卻問他「難道你不認識我了嗎」,兩人視線相對,含情脈脈時,荒木村重被明智光秀包養到內室。北野武以這種瘋狂的視角揭露了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之變背景

織田信長,這位日本戰國時代的傳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輝煌與悲情。而本能寺之變,更是他命運的轉折點,也是歷史上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團。

信長的崛起,可謂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他以無比的勇氣和智慧,統一了大半個日本,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大名。他的軍事才能、政治智慧以及對新世界的渴望,都使他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璀璨明星。

然而,就在信長即將統一天下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叛變在本能寺爆發。信長在這場變故中喪命,他的霸業也隨之戛然而止。這場變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是信長的驕傲自滿導致了內部的分裂?還是他的敵人精心策劃的陰謀?歷史學家們至今仍在爭論不休。

將時間線拉回到本能寺之變發生的前幾年。1575年擊潰武田勝賴之後,織田信長推進「天下布武」的速度愈發加快,到1580年左右,織田信長已經平定了以京都為中心的近畿所有領地。

在與本願寺講和之後,1581年織田信長在安土城迎接新年,而當時負責祭典事務的正是明智光秀。而當日的各種慶祝活動也辦的相當成功。織田信長又命明智光秀負責二月末的皇宮內殿軍馬演練大會。這場大會也辦得非常成功,天皇大喜,三月五日再度演練一次。

兩場大規模的示威演練均讓老百姓認為亂世已結束,新時代即將到來。對於如此能幹的左右手,織田信長當然視為心腹,而此時的明智光秀也確實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次年3月,滅亡諸侯武田氏後,織田信長於四月二十一日從甲斐啟程,回歸安土。5月15日,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受邀來到安土,這年剛好是信長和家康同盟二十周年,為了讓老盟友能賓至如歸,信長再度指名明智光秀當饗宴總幹事。家康一行人在安土城待了六夜,二十一日離開安土前往京都。

與此同時,織田信長麾下大將羽柴秀吉,也就是豐臣秀吉,與毛利家的部將清水宗治交戰,包圍了其所守備的高松城。毛利家也向高松城派出近五萬大軍的援兵,企圖反包圍豐臣秀吉的部隊。

對此,織田信長立即命明智光秀、池田恒興諸將率兵馳援。明智光秀於5月17日離開安土城,5月26日從自己的屬地阪本城領軍一萬三千人前往戰場。

如此大規模的戰役,作為大名的織田信長自然也應當親臨戰場指揮。5月29日,織田信長從安土城出發前往京都,隨行「小姓眾百五六十騎」,計劃在覲見天皇後親自率兵前往戰區。

5月28日,明智光秀領軍來到丹波龜山城(今京都府龜岡市),做好了出兵的準備,並參拜了愛宕神社,並留下了 「時在今日,天下當傾」 (時は今天が下知る 五月哉)」的名句。

6月1日, 織田信長麾下援軍共三萬五千人出征 ,其中包括明智光秀的部隊。而織田信長本人則在當晚於京都的本能寺暫住,還喚來著名棋手本因坊算沙與鹿鹽利玄,命兩人對弈作樂。

6月1日夜晚, 明智光秀率麾下共一萬三千兵力從駐地龜山城殺向京都 。一萬三千人兵分三路,旨在將本能寺團團圍住:一路由明智光秀本人率領,從保津川翻山至嵯峨野,在多山的地藏院布陣;一路由女婿明智秀滿等率領,由山陰道經過老之阪,渡過桂川;另一路由明智光忠率領,從王子村取道唐櫃嶽,前往松尾的山田村。以麾下全部兵力行動,說明明智光秀的目的不僅是對織田信長進行斬首行動,更是要趁亂控制京都及周邊地區。

大軍渡過桂川後,明智光秀向手下軍士下達了隨時準備戰鬥的命令,並鼓舞士兵說:「從今日起,光秀殿下即將成為天下人,即便如提鞋的低賤之輩亦當歡欣踴躍,竭盡忠勇。吾輩士卒有兩處目標(指織田信長下榻的本能寺,和織田信長長子織田信忠下榻的妙覺寺),樹立武勛便在今日。有什麽願望現在盡可以說出來。有兄弟子嗣之人自不必擔心無人繼承家業,無兄弟子嗣之輩盡可從自己的親屬中選出關系親近者繼承家業。眾人封賞之高下,全系盡忠之深淺!」然後一指遠方,說出了那句名句:「 前進,敵在本能寺 !」(敵は本能寺にあり)

事情的結果自不必多述,縱使梟雄如織田信長也無法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逃出生天,他與最後的幾位親信共同奮戰,最後負傷退入本能寺的內室。不久以後,內室燃起熊熊的火光,一代霸主就在烈火中灰飛煙滅,時年四十九歲。而織田信長的長子織田信忠,最終也被明智光秀的兵卒所殺。

而對於信長最後的死亡,各種史料記載的內容大相徑庭,因此這也給後世歷史研究留下了很多疑問,甚至是陰謀論的空間。

明智光秀的叛變動機

明智光秀,這位在本能寺之變中背叛織田信長的將軍,他的叛變動機一直是歷史學家們爭論的焦點。究竟是什麽驅使他背叛了自己的主公?是權力的誘惑?還是個人的野心?

光秀的叛變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系列事件的積累下逐漸形成的。首先,信長對光秀的不信任可能是導致他背叛的原因之一。信長在晚年變得越來越多疑,對身邊的人都持有懷疑態度。光秀作為信長的重臣,可能感受到了這種不信任,從而產生了背叛的念頭。

其次,光秀的野心可能也是導致他背叛的原因之一。光秀是一位有才華的將軍,他渴望在政治和軍事上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信長的統一大業即將完成,光秀可能擔心自己在信長的統治下無法實作自己的野心,因此選擇了背叛。

此外,光秀與信長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可能也是導致他背叛的原因之一。信長是一位激進的改革者,他試圖打破舊有的封建制度,建立一個全新的日本。而光秀則更傾向於維護舊有的封建制度,他可能認為信長的改革會給日本帶來混亂。

總之,光秀的叛變動機是復雜的,可能是權力、野心、信任和理念等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歷史學家們至今仍在研究這個問題,試圖找到一個更加準確的答案

1. 個人恩怨

據一些史料記載,織田信長性格暴烈,對部下多有苛責。光秀曾多次在公眾場合被信長羞辱,尤其是在長宗我部元親事件中,光秀的戰略被信長公開否定。長期的壓抑和羞辱可能讓光秀心生怨恨,最終選擇鋌而走險。

2. 權力鬥爭

織田信長在統一日本的過程中,不斷削弱舊勢力,推行中央集權。這種做法引起了許多地方豪強的不滿。明智光秀作為信長的親信,可能也看到了信長的專制對自己未來的不利。因此,他或許選擇叛變,是為了爭奪權力和地位。

3. 政治野心

光秀自身也是一位雄心勃勃的武將,他曾被任命為近江、丹波和山城的守護,擁有相當的權勢。叛變的動機之一,或許是他想透過推翻信長來實作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範圍。

4. 外部壓力

當時的日本處於戰國混亂時期,各個大名之間紛爭不斷。光秀的叛變也可能受到了其他大名的影響和鼓動。例如,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等人在本能寺之變前後都有所動作,這些都可能與光秀的叛變有關。

本能寺之變的經過

1582年6月20日夜,明智光秀率軍突襲本能寺。當時,織田信長在寺中休息,完全沒有防備。光秀的軍隊迅速包圍了寺廟,並放火焚燒。信長意識到無路可逃,選擇在火中自盡。此時,他的兒子織田信忠也在妙覺寺被包圍,同樣難逃一死。

事件影響

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迅速進軍京都,並宣稱掌握政權。然而,光秀的勝利僅持續了短短13天。在山崎之戰中,豐臣秀吉擊敗光秀,為信長復仇。光秀最終在逃亡途中被農民殺死,叛變徹底失敗。

這場政變使得織田信長的統一大業半途而廢,也改變了日本的歷史行程。豐臣秀吉繼承了信長的遺誌,繼續推進日本的統一事業,並最終建立了豐臣政權。

在日本戰國時代的混亂中,豐臣秀吉以其非凡的才能和戰略眼光,從一個卑微的平民崛起為統一天下的霸主。他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位偉大人物的崛起之謎。

秀吉出身貧寒,但他卻有著非凡的智慧和勇氣。他在年輕時就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透過一系列的戰鬥和政治手段,逐漸嶄露頭角。

秀吉的崛起離不開他的領導才能。他善於用人,懂得如何激發下屬的潛力,讓他們為自己效命。他還註重與其他大名的聯盟,透過政治聯姻等手段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除了軍事和政治手段,秀吉還非常重視經濟發展。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了農業和商業的繁榮,為自己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秀吉的戰略眼光也堪稱一流。他在戰爭中善於運用策略,經常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擊敗敵人。他還善於利用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為自己的軍隊創造有利的作戰環境。

最終,秀吉成功統一了日本,成為了天下人。他的崛起之路充滿了坎坷和挑戰,但他憑借著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實作了自己的霸業。

秀吉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出身並不決定他的未來。只要有夢想、有勇氣、有智慧,就有可能在歷史的舞台上留下輝煌的篇章。

德川家康,這位日本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一個弱小的大名逐漸崛起,最終統一了日本,建立了德川幕府。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忍耐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家康的忍耐是他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戰國時代的混亂中,他始終保持著冷靜和克制,不輕易發動戰爭。他懂得等待時機,積蓄力量,最終在關鍵時刻出手,一舉取得勝利。

家康的智慧也令人欽佩。他善於觀察形勢,分析敵我,制定出精準的戰略。他還非常重視人才,善於用人,使得身邊聚集了一批優秀的將領和謀士。

然而,家康也並非完美無缺。他的鐵血統治和對異己的殘酷鎮壓,使得他在歷史上備受爭議。但無論如何,他的成就和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德川家康的故事告訴我們,忍耐和智慧是成功的基石。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要學會忍耐,等待時機,同時運用智慧,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結語

本能寺之變作為日本戰國史上最具戲劇性的事件之一,至今仍引發人們的無盡探討和思考。明智光秀的叛變動機復雜多樣,織田信長的死亡更是為這段歷史增添了神秘色彩。無論動機如何,本能寺之變的發生及其後續影響,無疑在日本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銘印。

本能寺之變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不僅改變了信長的命運,也改變了日本歷史的走向。信長的死亡使得他的統一大業化為泡影,日本進入了一個更加混亂的時期。同時,這場變故也引發了人們對權力、欲望、忠誠等問題的深刻思考。

如今,我們回首這段歷史,不禁為信長的遭遇感到惋惜。他的理想和抱負,他的勇氣和智慧,都成為了歷史的塵埃。但正是這樣的悲劇,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與穩定。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裏,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各種挑戰和變故。也許我們無法避免命運的安排,但我們可以從信長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挫折,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最後,讓我們用一句信長的名言來結束這篇文章:「人生五十年,如夢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壯士何所憾!」

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追求夢想,不留遺憾!

如果你對織田信長或日本歷史有更多的興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讓我們一起探索歷史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