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二刷【瑯琊榜】:看懂言侯幫助靖王原因,才知他到底有多重情重義

2024-08-14影視

時光 終會 溫柔 以待~

在梅長蘇 支持靖王的想法徹底被譽王看明白後,為替靖王 組建黨爭勢力,梅長蘇特來拜訪豫津 的父親言侯 。

貌似言侯現如今只是一個一心問道的閑散侯爺,什麽事都不關心,不參與黨爭,不支持任何人。

但是,從年底祭祀時他要炸死梁帝 就不難看出,他並不是表面上眾人以為的那樣心無旁騖。

那麽言侯到底有什麽過人之處呢?

梅長蘇 又為什麽第一個要替靖王 招攬的人就是言侯 呢?

原來言氏一族出過三位帝師、兩位宰輔,很多東西已經浸入言氏骨髓,無需言表。甚至年紀輕輕的豫津 ,雖然未涉朝局,但連他的眼界和胸襟都是非常人可比的,何況是曾經立過不少豐功偉績的言侯了。

言侯在整個梁國人的心中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有著一種非比尋常的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功績,可以說在朝臣和百姓心中是精神領袖般的存在,這也成為了他在朝堂上依舊可以叱咤風雲的關鍵。

即使多年未曾露面,只要言侯 決定重返朝堂,憑借他敏銳的目光、洞悉人心的能力以及對朝政的精準把控,他必將再次成為朝臣中的領軍人物。

雖然他依舊保持著求仙問道,但是他未曾停止過分析朝廷的動向,他擁有能夠看透朝局的慧眼不會變,他曾經切切實實的能力也沒有變。

所以說,梅長蘇 如果成功的將言侯說服成功,那就意味著靖王 獲得了朝廷一半以上的人脈和扶持,這就是梅長蘇要拖著重病的身體親自上門拜訪言侯的原因。

那麽,面對梅長蘇的再一次拜訪,言侯又是什麽反應呢?

在梅長蘇第一次拜訪的時候,言侯就知道梅長蘇是譽王的人,這次又來拜訪,他理所當然的以為梅長蘇是要替譽王拉攏自己。

所以言侯的第一句話便是:「如今太子 幽閉,譽王 殿下終於如願以償,春風得意,怎麽看上去反倒氣色不好了呢?真是難為蘇先生了,身體不適卻還要在年關將至出來替譽王殿下走動,真是辛苦了。」

言侯的言外之意就是,身體都這個樣子了還是登門拜訪,必是有事相求,可是現如今太子已經被譽王打敗了,自己還有什麽可以幫他的呢?

梅長蘇卻說:「剛剛侯爺說譽王殿下春風得意,此話可是出自真心?」

言侯:「如何不真?」

梅長蘇:「侯爺在才朝堂之上數十載,除了膽略,這眼力也是無人能及,如今譽王的情形如何,旁人看不出來,難道侯爺您也看不出來嗎?」

梅長蘇在試探言侯對譽王的想法,畢竟譽王是言侯的妹妹言皇後的養子,梅長蘇總要確定言侯是一點也不想幫助譽王,才好說出接下來的話。

言侯:「太子倒了,譽王殿下覺得寂寞,想要另尋對手。蘇先生,你當初出手相救的恩德一直都在,可是我說過譽王 和太子 一樣,並無二致,我誰都不會幫,希望蘇先生不要忘記我說過的話。」

言侯畢竟是曾經舌戰群儒的出色使臣,當然知道梅長蘇多問的意圖,所以直接說出這句話。言外之意是:如果你是為了譽王來找我,希望你免開尊口,我不可能幫助譽王。

而言侯如此決絕的態度,更加堅定了梅長蘇的想法,讓他可以毫無顧忌的說出自己的真實目的。

梅長蘇:「我話還沒說完,侯爺怎麽能斷定我今天來請你相幫的就是譽王呢?」

言侯這才明白,原來梅長蘇真正扶持的竟是靖王,這一點確實是出乎言侯的意料的。

言侯:「難道不是讓我幫著譽王去對付靖……」

話未說完,言侯就震驚於梅長蘇眼中的認真與坦誠,接下來梅長蘇便開門見山地問道:「侯爺可願意?」

只一句話言侯就動搖了,只不過他不能確認梅長蘇是否對自己依舊是試探,亦或是滿對梅長蘇突如其來的坦誠,自己還未做好準備。

所以言侯說:「朝局混亂、後宮兇險、人心叵測、陛下偏私,在此情形之下,靖王對譽王並沒有勝券。我安居府邸,好歹算是一個富貴閑人,你卻讓我卷入一場並沒有勝券的爭鬥當中。當今的皇後是我胞妹,譽王是皇後 的養子,你讓我幫著靖王去對付譽王,於情理不合。」

言侯的這一番言論,是想讓梅長蘇知難而退,也是在試探梅長蘇是否是認真對待招攬自己扶持靖王這件事的。

而梅長蘇依舊只是簡短的幾個字:「確實如此。」

言侯:「不合情理又無勝券可握,先生何以提出如此要求呢?」

梅長蘇又一遍鄭重其事地問道:「侯爺,您可願意?」

即便種種情況都對言侯不利,但是憑借著梅長蘇對言侯的了解,他篤定言侯會同意,所以言侯所謂的那些理由和借口,梅長蘇根本不在乎。

言侯見梅長蘇已將自己的想法看透,並且帶著堅定的口吻再次詢問,最後言侯回答了同樣簡短的兩個字:「願意。」

果然聰明人之間的溝通就是如此簡單,沒有權衡利弊,沒有左顧右盼。一句詢問,一句回答,侯爺的這兩個字說的異常沈重,神情異常堅定。

言侯:「我剛才做的選擇,先生並不覺得意外。」

梅長蘇:「侯爺出身簪纓世家,當年風雲烈烈、叱咤天下,一腔熱血又怎麽會變得冰涼呢?」

是啊,不論時過多久,言侯骨子裏對國家的熱愛是不會變的。當初因為梁帝不仁就要處心積慮、一心要炸死他的人,又怎麽會是冷冰冰的人呢?又怎麽會放任現在的朝局風氣不正,官員只一心討好呢?所以他依舊是當年叱咤風雲的言闕。

言侯:「血雖未冷,心卻已寒。」

梅長蘇:「正因為侯爺對皇上、太子和譽王心寒,我才知道您一定會答應的。」

正因為言侯有一雙看透世人的慧眼,他知道靖王才是能改變這個國家的人,才是最應該成為皇帝的人。

其實他和梅長蘇一樣,骨子裏希望百姓能安居樂業,認為大梁的江山需要一個有情有義的人來領導,而不應該由一個眼中只有皇權沒有百姓的梁帝或者太子和譽王來糟蹋。

在言侯做出願意支持靖王的決定時,他便想到了以後得路會有多難,也必定會牽扯到兒子豫津。

這個兒子雖然不是自己愛的人所生,但是作為父親,不能傾心呵護,卻也不想因為自己的願望而連累了他的人生。

豫津 卻是異常的豁達:「父親,朝局如何,孩兒並不明白,但孩兒畢竟是言氏家學出身,能分善惡、能辨是非,至於父親為何答應蘇先生,孩兒心裏已明白。」

言侯 :「今日我雖做了如此抉擇,但日後成敗尚不可知,若遇什麽兇險之事,你我父子二人血脈相連,難免會連累到你。」

豫津:「父親,既是血脈相連,又何必談連累二字,父親做任何的抉擇,孩兒都會跟隨,絕不後悔。」

不愧是言氏父子,心胸都不是一般的寬廣,思維也不是一般的睿智,小小年紀的豫津竟已有了言氏一族的風采。

梅長蘇當然知道言侯的顧慮,一方面為了讓打消言侯的顧慮,另一方面也是真心的向言侯保證:「侯爺請放心,蘇某定當全力不讓二位陷入危局之中。」

因為言侯不僅是好友豫津的父親,還是自己父親最好的兄弟,還是自己一直尊敬的言伯伯。

言侯也是表示了自己的衷心道:「君子一諾,生死相隨,別的不足掛齒,有什麽需要我去做的,先生請講。」

這時的梅長蘇才敢將自己的真實目的和盤托出,梅長蘇:「如今靖王 和譽王 相爭的局面已然明朗,只怕朝堂之上人心浮動,按照靖王的心性,定然不願與譽王各分陣營、黨同伐異,徒增大梁的內耗。」

言侯如此聰明的人又豈會不知,便道:「我懂,靖王雖然不願意結黨,但朝臣各自有各自的想法,應該及時的了解,眼下年關將至,正是各府走動之時。如果靖王和蘇先生又什麽不方便出面的,我自會代二位去探查一下。」

梅長蘇:「若論這明察秋毫、識人斷物的本事,言侯無人能及,靖王得到您的幫助必定大有助益。」

然而看到梅長蘇幫助靖王的心意如此堅定,炙手可熱的被太子和譽王爭搶,卻選擇了默默無聞的靖王,這不得不讓言侯懷疑梅長蘇的身份。

言侯:「本候想問一句,蘇先生可是當年祁王府的舊人?可是我實在是想不出來,先生還有什麽別的理由可以出手相幫靖王。」

梅長蘇:「為名為利豈不都是理由?」

言侯:「我與先生雖然只有兩面之緣,可是依我的觀察,名利二字太小,絕非是先生的格局。江左盟威名立於江湖之上,梅宗主自有梅宗主的傲氣,名利之誘、皇權之威自然不會被你放在眼裏。我細細想來,這只可能是因為過去的淵源。」

梅長蘇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不知道就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失而復得縱然是美好的,但是如果註定會再失去呢?那麽不知道就是最好的結局。

梅長蘇:「我曾經是一位仰慕皇長子的少年,立誌投身於祁王府,時至今日舊誌不改,才有了現在的梅長蘇,如此而已。」

這句話看似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卻又是符合他自己的。 原來在他們幼時,梅長蘇與靖王均跟隨在祁王 的身邊,他和靖王從小就對祁王異常的仰慕,也認為只有祁王那樣的皇長子才是成為皇帝應有的樣子。

那麽言侯如此堅定選擇靖王的原因只是因為靖王的人品嗎?當然不只。

祁王是梁帝 長子蕭景禹 ,王生母宸妃林樂瑤是赤焰軍主帥林燮 的親妹妹,祁王蕭景禹和梅長蘇是表兄弟。

只可惜,當年祁王蕭景禹賢名遠揚,深得朝臣和百姓愛戴,卻也是因為過於優秀被梁帝猜忌。

後因為被奸人陷害,坐實了謀逆大罪,甚至在梁帝決定直接賜死蕭祁王的時候,甚至都未曾見自己這個親生兒子最後一面。

祁王被處死時,靖王並未在京城,否則必然會鬧得梁帝不得安寧。當靖王回京後得知這個訊息後,便質問過梁帝幾次,但是都被斥責,所有知情人都不敢提及此事。

所以這麽多年過去了,靖王依舊只能猜測當年的事實真相。

正因為靖王擁有敢於當面質問梁帝的勇氣,加上這麽多年因為這件事備受梁帝冷落卻不曾妥協的堅持,讓言侯確信有一天當靖王擁有足夠的實力時,自己心愛的女人宸妃、自己的好大哥林燮、祁王等等忠臣良將都可以沈冤昭雪,得到自己應有的殊榮。

所以不論過程如何艱難,言侯都是願意朝著這條路走下去的,因為這是他的一生信念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