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張藝謀上榜,徐克不是第一,誰才是真正的東方美學大師?

2024-07-23影視

這個你要看哪方面中式美學,如果分階段的話:

1、中國傳統文化古代美學,華語導演首推胡金銓,也只有他一個是系統性的成就。

他在電影基礎理論上奠定了武俠片,還有東方美學的大宗師,他是唯一一個能和日本黑澤明在東方美學上並肩的華語大導演,但是他成就不如黑澤明,我認為大概就是類別片探索只有武俠片一個吧,奇幻片都遜色些,黑澤明就太強了。

胡金銓的作品在東方美學的奠定上面,也是一路升級的情況。

首先是【大醉俠】的一鳴驚人,這片在當時破了票房記錄的,你已經能看出和當時他能力的不同,還大師氣象,但是回頭去看,我感覺這片最大成就在多人+客棧+戲劇沖突+鏡頭空間等排程上面

(電影還是畫面,西方戲劇分多少幕多少幕,當時黑澤明等在日本劍戟片除了東方美術與美學上面藝術奠定,在鏡頭畫面靜與動對峙突然處理影響非常深遠。)

【龍門客棧】就是在此的升級,集中在客棧等空間上面的排程上面。

然後就是【俠女】,這是胡金銓集大成的一部作品,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美學集坊市、客棧空間、荒廟、竹林、宋明山水的風景,尤其是那咱東方氣韻把握極深。同時,電影後期佛教高僧出場,在佛教美學,文化氣韻處理也很吊(王家衛【東邪西毒】水波鏡頭不知道有沒有受到影響)。

後面的【空山靈雨】【山中傳奇】除了那些處理,在寺廟代表的東方建築空間感上面有巨大突破、探索性、同時東方山水那種氣韻更加的出神入化。

胡金銓後續的作品感覺已經差不多走入下坡路,這是他不如黑澤明的原因。

2、其它傳統東方美學導演,胡金銓過後在中國傳統文化上面成就最高大概是徐克,抄胡金銓,抄張徹,抄功夫片,但徐克確實也做到了革新,但我認為主要在剪輯、動作設計、敘事節奏等處理上面,他對於東方美學理解和藝術感上面較強,但很明顯沒有達到胡金銓的那種藝術大師的情況。

我個人覺得徐克美術氣韻巔峰是83年的【新蜀山劍俠】,然後大概就是【青蛇】吧。

【倩女幽魂】【黃飛鴻】在美術和審美上面也有突破和建立,但是東方傳統文化的藝術感和氣韻感不如,而【新龍門客棧】就是翻拍了,除了這個沙漠風景,藝術建立不夠,和【倩女幽魂】【黃飛鴻】等作品是一樣的(大師之下的頂尖)。

多提一句,很多人提到張藝謀後來的【英雄】【影】,這些作品在藝術層面和徐克一樣,不是美術不強,不是服化道不好,但都有一種商業化的味道,就是凸出美術特點,也有作者性,在華語電影裏也是經典,但藝術性不能和胡金銓比較。

其它大量華語大導演古裝大片,如陳可辛【投名狀】,馮小剛【夜宴】等等都是這樣,美術頂、服化道頂,風格特點鮮明、也非常經典,但藝術性上面成就不足。

這問題有些像他們的前輩張徹,開啟陽剛武俠,影響力也大,但藝術帶來的影史地位和建立類別片美學影響力遠遠遜色。

那麽,華語導演有沒有其它超越這些導演一檔,和胡金銓在東方美學比肩的作品呢?我感覺大概有三部吧(但略略遜色些)。

一個是王家衛的【東邪西毒】,王家衛在光與影上面,絕對是世界級的電影大師,這部電影在東方傳統美學藝術成就未必超越胡金銓,但可以說絕對是獨樹一幟的,王家衛也沒深耕武俠片這個風格。

另一部是內地何平武俠片【雙旗鎮刀客】,東方西部武俠片美學標桿與範本,你看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和這部片的粗糲感完全不同,同時影響力也非常深遠。

最後是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我一直很遺憾當初內地導演沒拍太多歷史片,搞得在東亞歷史片美學角度不如日本,陳凱歌這部作品是集大成者,可惜的是拍得太晚,陳凱歌在美學和戲劇上學習黑澤明很明顯。

(張藝謀拍大概也沒戲,東亞導演拍傳統文化除了胡金銓,玩票的王家衛,其它人一直活在黑澤明陰影之下,後面陸川【王的盛宴】一個問題。相比之下,是胡金銓和張徹徒弟的徐克都好點)

最後,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是一個特殊的例子,侯孝賢也是華語頂級電影藝術大師,這片雖然有強烈的作者性,藝術感,以及東方文化氣韻(導演為了追求自然光影,為了拍一個景等幾天,就為了等天氣和光線)。但侯孝賢半類別片和半藝術處理方式,搞得電影很怪,你說是它是武俠片它很文藝,你說它藝術感強但不還原唐朝(跑去日本取景和武當山),觀感很奇怪。

【刺客聶隱娘】是2015年的,當時漢服運動已經起勢,後面沒兩年出現【長安十二時辰】,這個時期華語古裝片追求美術和服化道還原歷史,考究成了風潮,但它們終究是商業作品,沒有作者性和藝術感的追求,但是吧,確實帶來華語古裝美學的革新。

如唐朝【長安十二時辰】,宋朝【清平樂】【鶴唳華亭】【夢華錄】,明朝【顯微鏡下的大明】【繁城之下】等等。

當然,這幾十年還有很多美學強的作品,比如央視的【四大名著】【東周列國誌】,我是覺得問題一致,沒有系統性的形成體系,對於行業內外非常深遠的影響。

最後就是上美廠的內地藝術動畫了,也堪稱是中式美學天花板的代表了。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那個作者性,藝術感到底什麽玩意兒,現在是商業時代主要是追求商業上的成功。比如你拿【霧山五行】和上美廠美術片比較。你敢說【霧山五行】作者性不強,美術不強,風格不鮮明?

但美術與作者風格統統都只是背景,藝術感是不能和上美廠的美術片比較。

2、中國近代中式美學代表

這個首推兩個導演,如果你不算民國時期費穆【小城之春】那種老古董,那就是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和張藝謀,張藝謀在這領域成就又是最高的,尤其是中國清末和民國的西北文化。

比如【紅高粱】的大西化的荒涼和中華民族生命的韌性,還有巔峰作品【大紅燈籠】庭院與構圖,其它作品也是一樣。陳凱歌【霸王別姬】和徐克一樣,他們本身並不是擅長光與影和美學的導演。

你不能說他們不懂,在幕後大佬支撐下也很強,但美學成就顯然不如的。

其它還有很多同類作品,這裏就不講了。

3、當代中國電影美學代表

大概處於鄉村化與城市化轉型,以及城市化後兩種情況。

香港城市化毫無疑問是王家衛了,繼承民國上海到香港商業化成功的奠定,不但在世界上面獨樹一幟,而且在影史裏都是有很大的影響。

其它吳宇森槍戰片,【無間道】代表諜戰片,還有杜琪峰的黑幫片也有一定影響,但都不能和王家衛比較。

台灣就是侯孝賢和楊德昌,但是包括蔡明亮沒有非常擅長光與影的電影大師。侯孝賢主要在鏡頭排程上,楊德昌和蔡明亮也不是非常擅長光與影大導演,熟悉台灣電影的可以提提。

內地就來到賈樟柯代表的第六代導演, 我們先不去爭論什麽拍貧窮落後討好外國人這回事,但是大仔細家想想,第六代誰非常擅長美術,光與影,並且達到世界級成就呢?

賈樟柯的平實鏡頭?婁燁的晃頭鏡頭?陸川?管虎?王全安?曹保平?現實主義也好,魔幻現實主義也罷,反正那一代導演在美學上面的成就真的不高。

反倒是出現更晚的刁亦男,還有程耳能提上一提,刁亦男又比程耳強一檔吧,依托「下崗潮」的犯罪片或現實主義像【鋼的琴】還要更早(美學不錯),但刁亦男【白日焰火】把黑色電影的霓虹美學開啟局面,【南方車站】又是集大成作品。

這種影響到東北系導演辛爽【隱秘】【漫長】,再到【平原上的摩西斯】都能看到影子。

目前,中國電影在美學成就上大概就這樣,現在影視劇追求商業為主,確實出現大量【長安十二時辰】那種美術,服化道考究還原的商業作品(產業體系也開始建立),我相信遊戲【黑神話悟空】也會一樣,但東方美學藝術追求上面的導演沒有,我是一個都沒看到。

這就像現在國產動畫,我相信你能找出很多美術出色的作品,但藝術追求的幾乎沒有。

最後,現在的新生代導演,港台直接沒了,內地有兩個導演在光與影上面有些追求。

一個是畢贛,【路邊野餐】玩極致的長鏡頭,後面【地球最後的夜晚】攝影是刁亦男那邊的,於是是霓虹美學+極致的長鏡頭(可惜沒了靈氣)。

另一個是顧曉剛,【春江水暖】極致長鏡頭+東方山水圖美學(也算是獨樹一幟了),可惜【草木人間】和畢贛一個問題(加明星和商業玩脫了,玩得還更爛)。

我目前看到的導演當中,你說追求美學藝術的是沒有了。

現在有一個內地青年導演溫仕培,首部作品叫【熱帶往事】,電影是非常追求光與影和美學的犯罪片,美學角度雖然有學習模仿,但也算非常鮮明了,最新電影是朱一龍的【負負得正】,一眼學習王家衛又試圖拍出自己的。

為什麽要提一下這部電影呢,可能很多人關心電影,也很多人建政,還有人關註產業發展。但沒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把這三者結合起來看: 中國內地電影,迄今為止並沒有進入城市化時代。

是的,徐崢,吳京,郭帆,陳思誠這票算新一代,但他們電影不追求美學和敘事角度(就是純粹商業片),其它導演你看像畢贛,辛爽等等主要內容還是下崗到2000年到2010年後的轉型,前者農村,後者傷痛。

中國現代影視劇不是疼痛青春就是狗血愛情,是沒有在美學和人文敘事上有過構建的。

前兩年那部【愛情神話】沾點邊,但導演也不擅長光與影,【負負得正】不管是什麽設定,但終究是中國大陸城市的光與影浪漫愛情故事,而且還有光影的追求,這其實是很稀有的,就看電影本身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