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墜落的審判】審的就是你,中肯!

2024-04-03影視


最 近,電影【墜落的審判】在北大舉辦的映後交流活動引起了極大的討論。


久違了,北大的噓聲。


【墜落的審判】 這部電影獲得了 康城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等重量級獎項,這場活動也是系列第一場,因此許多同 學都非常期待,甚至加價買票。

嘉賓也夠貼切,分別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和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北大法語系主任董強,主持人是同樣擅長交流的奇葩說bbking陳銘,再加上導演茹斯汀泰利耶的親自解讀,這本應是一場能聊出東西的深層交流。

但結果是陳銘與董強被罵上熱搜,成為了一個電影延伸到現實的審判場景。這是一場性別對立之爭嗎?當然不是,但夠典。



在釋出會結束前,陳銘為自己被噓道歉,將被噓歸咎為自己的性別。

要知道北大學生的噓,由來已久。於丹也曾因發言被噓下台,彼時台上10余位年近古稀的昆曲藝術家還站在台上,顯然台下的觀眾更願意聽國寶藝術家的見解。

這些噓,噓的是嘉賓的喧賓奪主、自我表現欲過強,噓的是嘉賓的傲慢、優越感及不恰當的行為和措辭。

面對導演時,他們說: 「我看這個片子,以為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女導演,沒想到是這麽年輕漂亮的導演。」


討論電影情節時,他們說: 「如果導演本身是想探討這種婚姻本身那些隱痛,那我這是一個私人的問題,我想知道導演在真實生活中……(是不是也)」



在戴錦華老師的發言獲得更大掌聲時,他們說: 「不知道為什麽會給出這麽熱烈的掌聲,我沒覺得那場戲是那樣的,你們應該再看一遍,如果你們都是這麽看電影的,那我很失望。」

「我這個人吧,看電影不喜歡上來就進入男女的這種討論,我不是這麽看電影的。I’m sorry to say……上來講女的太忍辱負重,太沈重了。」


芭比番外,現實映像上演。

雖然茹斯汀泰利耶導演和戴錦華老師的發言不算多,但對比便知,無論是虛擬還是現實,女性更懂女性。觀眾們想看的,是導演的才思而不是雄性的炫耀。

女性視角、性別議題,應當是核心。

為茹斯汀泰利耶、戴錦華、繳蕊(台上的轉譯)的專業而喝彩。

北師大張莉老師曾經提到,有一次在文學課讀魯迅的【傷逝】,小說中寫一對青年男女熱戀同居後,男主角在感受貧窮對愛情的傷害後想同女主分手。小說裏寫他說:

「我厭倦了川流不息地吃飯。」

當時,有一位年長的研究生特別激動地站起來,作為一個男生他特別認同,他說:「 你知道嗎,川流不息的吃飯的確讓人感到厭倦。

在他激動發言的過程中,課堂的氣氛變得特別緊張。有好幾個女孩的面部反應有點激烈了。

一位女生站起來說:

「當我讀到厭倦了川流不息的吃飯時,我仿佛看見那位女主人公在川流不息地做飯。我為那位沈默的川流不息地做飯的女主人公,感到窒息。」

是的,大部份人習慣了男外女內的思想,習慣了女性的順從、付出和奉獻,習慣了女子不如男,習慣了歇斯底裏的媽媽和冷漠寡言的爸爸……習慣了以男性視角去看世界。

我們應當知道,這種忽視也是暴力。

他們忽視她的專業和才華,他們潛在地不相信女性在各方面的成功。如果有,要麽是巧合,要麽是走了捷徑。以至於陳銘希望從茹斯汀·泰利耶導演嘴裏聽到 ,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故事不是導演的才華與思考,而是此事在她的生活中真實發生過。

他們忽視她的社會價值。讀書無用,工作能力無用,家庭裏一盞夜燈的等候並提供情緒價值的才是好女人。


再回到這場釋出會,戴錦華老師的一段發言引人深思。

「……我並不覺得這裏面(電影中)男性和女性角色有完全的倒置,男性事實上被放置在傳統妻子的位置上。而千萬年來,我們鼓勵女人在這樣的位置上做家務、承認自己事業上不如伴侶……家裏的任何變故,都 會讓她們陷入深深的負疚和社會的責備中,她們的忍辱負重卻會被贊美。【墜落的審判】讓我們看到,當男性被放在這個位置上時,會發生什麽?……」

是的,我們需要思考,日 常中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是否公平? 生理性別本不會帶來不公與偏見,但社會性別卻使女性在當下成為了弱勢者,甚至常與少數群體一起討論。

工作場合上,一個男性對女性說 「你好漂亮」、「你身材真好」、「你比我想象中年輕」 ,是一種冒犯還是贊美?

這當然是冒犯。 當男性以美醜來評價女性時,他實際上處在了估價者的位置,是帶有凝視和審視的眼光,是從性而來的審視,而男權社會下女性長期所處的是性客體的位置。因此女性總在被賦予價值的一方,而男性的價值從不是由女性的選擇所決定的。


文學作品中,女冠男戴屢見不鮮,原本正面的女性形象被改編成男性:

【金陵十三釵】中的神父,原型為魏特琳女士;【我和我的家鄉】中範偉飾演的下鄉老師,原型是支月英女士;【狂飆】中張譯飾演的安欣,原型之一是湖南女法官周春梅……

生活場景中,女性被忽視的事實無處不在。因為, 「不加說明就是男性」 這種定式思維根植於社會最基本的組成部份。


高鐵座椅坐著總是不舒服?

公共衛生間裏女廁所總排長隊、有些女廁空間過小使用不便……

褲袋過小,手機不能放進褲子口袋裏

……


這些不便已經讓我們習以為常,我們甚至還會進行自我反思: 座椅不舒服是不是我太矮了,女生總排隊上廁所是不是我們太麻煩,放不進褲帶是不是又長胖了?

事實上,飛機和高鐵座椅是參考白人成年男性身體進行的設計、衛生間每平方米可使用的空間男性多於女性,手機尺寸大小設計是以男性手掌進行測量,且女性裙裝設計沒有口袋,從而出門得多拿一個手包……

這些都是女性受到忽視的事實。


不僅如此,卡羅琳·克里亞多·佩雷斯在【看不見的女性】一書中談論了許多女性被忽視的地方。

在產品設計中,智能電話的尺寸、鋼琴琴鍵的標準長度、汽車標準座椅的高度和硬度等,都是以男性的身體進行測量與試驗的。另外包括衛生間設計、健 康監測、語音系統等,都忽略了女性的需求,使女性在使用產品時感受到多重不便。

「從發展倡議 到智能電話,從醫療技術到爐竈,工具(無論是實體工具還是金融工具)都是在不考慮女性需求的情況下開發出來的,因此它們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滿足女性的需求。」

由於商業領導層仍然由男性主導,現代職場充滿了各種女性數據缺口,即使許多產品主要以女性受眾為主。

並 且,我們習慣性將司機、醫生、程式設計師、建築工等群體下意識等同為男性群體,如是女性,則在字首加一個「女」字——女司機、女醫生等。同理,護士被等同於女護士,而男護士則會被單獨稱呼。

近年一項基 於谷歌新聞的流行公共數據集分析發現,與女性相關的最熱門職業是「家 庭主婦」,與男性相關的最熱門職業是「名家大師」。與性別相關的十大職業還包括:哲學家、社交名人、隊長、前台接待員、建築師和保姆 ——你可以自行猜測,哪些是男性,哪些是女性。


「才華偏見」層出不窮,當一位女性在男性居多的場域中有突出舉措時 ,常會遭到有 色 眼鏡的凝視,「學術妲己」等汙名越叫越響。

因此在電影中,事業上優於丈夫的女主角,因為「沒給丈夫面子」被視作殺害丈夫的兇手。在電影外,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女導演被男性調侃比想象中年輕。

向前一步。為我們自己,為我們 家庭中的女性成員,為所有女性同胞。

拒絕羞恥。

有能力不羞恥、有欲望不羞恥、進取心不羞恥、不勇敢不羞恥……女性不需要隱忍和羞恥,更不需要將錯誤推到自己身上。拒絕羞恥、直面問題,也能影響到身邊的女性,使她們抽離出已經麻木和習慣的不公。

為自己的價值而活,不必做誰的「乖女孩」。

中國女性長期以來的社會文化熏陶讓女性習慣認可自己是基於別人的認可與男性的規訓,因此不經意間很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太不女孩了……很多時候長輩們會因為思想的局限有這樣的認知,那麽我們要從認識自我價值開始,讓自己、讓我們的下一代盡早擁有女性的獨立意識。


女孩撐女孩。

向更高的山前行吧。掌握話語權,讓資源向女性傾斜;掌握財富,兼濟天下,力所能及幫助弱勢的女性。在此之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景中,如茹斯汀·泰利耶在拍攝【墜落 的審判】時招聘劇組電工全是女性一樣,盡量為女性工作者提供工作機會。

打破性別偏見是一場持久戰,某種程度上講是當代社會和我們傳統意識的沖突。女性被看見、被聽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而不是性別對立的產物。願我們成為傘、成為高山, 為這場無聲的奮鬥助力。

編輯:十三姐、 Letitia

排版:小奕

美編:月明、JiaNing

圖片來源:豆瓣、新浪微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