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美軍深夜被炸,以色列想打就打,伊朗猶豫不決,現在終於出事了

2024-08-13軍事

當地時間8月8日淩晨,以色列空軍派遣數架F-35隱身戰機和F-15I「雷電」戰鬥機對敘利亞中部一座軍用機場發起了猛烈空襲。據悉,當天以軍空襲的目標位於敘利亞荷姆絲省的沙伊拉特空軍基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一座靠近機場的大型彈藥庫和數十個貨櫃被直接炸毀,以色列媒體指責這裏儲存著伊朗革命衛隊為駐敘「聖城旅」和敘軍空運的大批武器彈藥,然而隨著空襲行動,這些彈藥庫和貨櫃一同被付之一炬。

(以色列空軍F-35)

8月9日夜間,美軍在敘利亞哈塞克省的軍事基地遭到不明無人機轟炸,這是最近幾天針對美軍駐中東營地的第二起襲擊事件。當地輿論普遍認為,隨著以色列對伊朗、黎巴嫩和敘利亞等「抵抗之弧」國家的頻繁空襲和暗殺行動,中東局勢因一系列「潛在報復」預期變得極端復雜。不過,特拉維夫當局並沒有因為隨時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沖突,甚至可能發生局部戰爭的風險而「畏手畏腳」,相反,以色列軍隊依舊我行我素,「想打誰就打誰」。

我們看到,內塔尼亞胡當局仍然按照自己的步調,對其地區對手的潛在軍事力量和軍事調動實施密集打擊,並沒有因為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誓言要進行規模龐大的報復行動而有所保留。

(F-35戰鬥機)

一、有美國在中東地區兜底,內塔尼亞胡當局早已有恃無恐

值得註意的是,以色列特工和當地內應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暗殺哈尼亞後,曾經在4月份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中,直接或間接協助以、美攔截伊朗空襲的地區國家,例如約旦、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對以色列的態度早已發生了巨大轉變。

(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

他們均認為,以色列主動襲擊伊朗和黎巴嫩境內目標,是肆意實施政治挑釁,蓄意破壞地區和平,攪亂中東局勢的罪魁禍首,在安全領域以色列的所作所為引起地區國家的普遍不滿, 實際上,哈尼亞遇刺事件後,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正變得越來越孤立和脆弱。

不久前,約旦和沙特已經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拒絕美、以等國再次利用其領空進行導彈攔截作戰的請求。換句話說,他們不希望看到自己國家的領空再一次淪為以伊之間的戰場。

幾天前,「不願意過度表態」的埃及也對外表示,該國不會參與由美國領導的「反伊朗報復」聯盟,而沙特則認為以色列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暗殺哈尼亞,影響十分惡劣,這一事件是對伊朗主權的嚴重侵犯,因此理解伊朗的「正當訴求」。

(以軍高層和內塔尼亞胡)

種種跡象表明,地區國家不願意看到以色列繼續「為非作歹」「把水攪渾」,也不打算配合和響應美國組織的「反伊朗統一陣線」,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期在中東地區的政治遊說態度冷淡、回應寥寥。然而,以色列已經不是第一次被中東國家集體孤立, 在以方看來,只要美國仍然站在以色列一邊,美國最終就會為了其「大中東戰略」,「忍痛喝下自己釀造的苦酒」,最後不得不給以色列的各種「軍事冒險」兜底。

二、實力差距太大,伊朗沒資本與以色列進行全面戰爭

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之所以膽敢如此肆意妄為、有恃無恐,實際上也是因為伊朗高層存在巨大分歧,對如何實施報復行動始終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盡管伊朗朝野上下對外堅稱要「大打出手」「血腥報復」,但「靴子」暫未落地可能還有三個原因:

(美國對內塔尼亞胡的「自作主張」極為不滿)

第一,伊朗決策層認為內塔尼亞胡當局最近一系列暗殺和空襲行動的目的「極不單純」,以色列不僅希望透過暗殺和軍事挑釁,將地區局勢的水徹底攪渾,而且還妄圖透過以伊之間的報復沖突不斷升級,將伊朗和美國等多方全部「拉下水」,從而達到其保持地區緊張局勢,維護內塔尼亞胡當局政治利益的最終目的。

這種赤裸裸的明牌,伊朗最高決策層當然不會上當,更不可能讓以色列當局的陽謀得逞。 總體上來說,伊朗國內各派別和各階層仍然在積極協調如何反擊,如何把握尺度並避免陷入大規模軍事沖突的陷阱當中。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第二,最近一段時間,伊朗內部的改革派和親西方政治勢力「傳出了不一樣的聲音」,他們認為,哈尼亞在伊朗首都遇刺,傷害的是伊朗的「面子」,但對伊朗的「裏子」影響有限,伊朗沒有必要因以色列的軍事詭計而受制於人,更不需要和對手發生正面沖突。與此同時,伊朗新一屆領導人剛剛走馬上任,立即陷入軍事沖突會帶來極為不利的政治影響,因此,伊朗內部對「打不打」還存在激烈爭議。

最後,為了維護自身在地區安全問題上的重要地位,伊朗必然要有所回應,因為德黑蘭當局需要給民眾以及地區盟友作出交代,但伊朗會權衡利弊,對報復方式和報復目標再三斟酌,力爭將報復行動的影響降到最低。從本質上來說,伊朗並沒有與以色列以及背後的支持者美國進行長期軍事對抗的實力,在自身實力堪憂、經濟和社會問題叢生的當下,開戰顯然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