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張學良被軟禁後,擁兵二十余萬的東北軍,為何一瞬間土崩瓦解?

2024-02-09軍事

1936年12月12日,東北軍愛國將領張學良和西北軍將領楊虎城將軍在西安華清池發動了著名的「西安事變」,他們扣留了老蔣,逼迫老蔣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雖然過程有點曲折,可是迫於壓力,老蔣最終還是停止了對紅軍的圍剿決定將槍口一致對外。

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張學良考慮到自己貿然囚禁領袖對於領袖的「權威」是一種損害,因此決定親自送蔣回南京,可張學良不知道的是,恰恰是他的這個決定導致了之後幾十年的「牢獄生涯」,同時也導致強大的東北軍一夕之間土崩瓦解。

要知道,巔峰時期的東北軍擁有將近40萬大軍,更是有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打擊力量,武器裝備更是可以用「壕」來形容,雖然因為「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導致關內和關外的東北軍分離讓東北軍的力量大打折扣,可是到西安事變前夕,東北軍還是有20萬大軍的軍事力量,武器裝備更是比中央軍還強大。

而且張學良在送蔣回南京之前,也已經做了周密的安排,他甚至可能考慮到了之後會被「軟禁」的種種可能,因此在臨走之前將東北軍的大權交到了心腹大將於學忠手上,當初張學良在長城抗戰之後被迫下野時,也是有於學忠暫時統領東北軍。

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張學良到了南京之後立即被老蔣軟禁,而於學忠也無法掌控東北軍,最終導致「少壯派」和「元老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而標誌事件就是「二二事變」的爆發,東北軍高層將領王以哲被「少壯派」孫銘九槍殺,這標誌著東北軍徹底分類,在這之後老蔣趁機拉攏剩余東北軍高層,而這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最終還是被老蔣掌握。

張家父子苦心經營東北軍三十余年,最終卻便宜了老蔣。

那麽東北軍究竟有多大矛盾,於學忠為何又無法掌控東北軍最終導致東北軍土崩瓦解呢?

東北軍內部的封建性是東北軍分類的內因

1928年,「皇姑屯事變之後」,奉系首腦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這之後張學良在「少壯派」以及張作霖的老兄弟張作相的支持下成功的掌握了奉系,在1928年東北易幟之後,奉軍被改編為了東北軍,中原事變之後,東北軍支持老蔣更是讓張學良一度成為國家的二號人物。

彼時的東北軍實力是非常強大的,當時東北軍的兵力達到了40萬人左右,裝備有步槍、機槍、迫擊炮、大炮、坦克,而更難得的是,東北軍在當時還擁有其他軍閥罕見的空軍,當時東北空軍有飛機200多架,海軍擁有大小戰艦21艘,排水量3.22萬噸,是當時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海陸空三位一體打擊能力的軍隊。

然而,東北軍表面上看是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可是他的戰鬥理念和戰術還是封建思想那一套,他骨子裏還是以還是以封建宗法維持著東北軍,而當年的張作霖也是靠著這一套起家最終能夠入主北京:

當年張作霖還是清朝一個小管代的時候,就和張作相、吳俊生、湯玉麟等人結為了異姓兄弟,最終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張作霖最終得以成功掌管奉天。

主政奉天之後,張作霖又靠著聯姻那一套和當時的吉林督軍鮑貴卿結為了兒女親家,最終奉系的勢力擴張到了吉林。

透過這種聯姻和結拜方式,張作霖得以將快速掌控了東三省,之後張作霖大力提拔姜登選、楊宇霆、郭松齡、王永江等一幹人主政東北的大小事務,可是在東北核心管理層始終是張作霖的把兄弟們和他建立的宗法集團,外人始終是無法染指的。

張作霖被炸死後,當時東北最高權力統治者實際上是楊宇霆,可是楊宇霆為什麽沒能成功上位呢?因為張作霖背後的把兄弟們不同意,當時湯玉麟、張景恵等「東北元老」想讓張作相主持東北,可是關鍵時刻是張作相挺了張學良,於是張學良得以成功接手了張作霖的勢力。

「東北易幟」之後,東北軍雖然名義上歸國民政府管轄,可是國民政府的手根本伸不進東北,全軍上下仍只聽命於張學良一人。

張學良被軟禁之後,雖然少帥指定由於學忠掌管東北軍,可是於學忠本身並非奉系出身,他一開始是吳佩孚的手下,在東北軍之中沒有根基,所以得不到東北軍的支持。

而無論是以王以哲、何柱國為首的「新元老派」以及孫銘九為首的「少壯派」,他們大部份都是張學良提拔起來的,只忠誠於張學良,在張學良被軟禁之後,兩派之間的矛盾最終激化,以孫銘九槍殺王以哲為導火索,最終導致東北軍內部火並,而指定負責人的於學忠無法控制這混亂的局勢,只能唉聲嘆氣。

失去了東北也是失去了根基

其次,某種程度上來說,東北軍的瓦解其實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坦率來說,當年奉軍的強大和東北這塊土地是分不開的。

20世紀初的時候,中國東北發展迅速,這裏有廣袤的黑土地以及豐富的戰略資源,而東北的重工業更是居全國之首,除此之外,這裏還有當時全中國最多的鐵路,蘇聯的中東鐵路以及日本的南滿鐵路,東北地方當局又修建了大量的鐵路。

有了強有力的經濟,東北軍便迅速發展壯大起來,然而「九一八事變」直接導致了東北軍的分化瓦解,「西安事變」後的東北軍其實早在九一八事變時期就註定了: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采取了軍事打擊和政治誘降的策略,東北軍內部也出現了嚴重的分化,當時的東北軍關外部隊有將近19萬人,其中遼寧駐軍7.5萬人,黑龍江駐軍2萬人,吉林駐軍8萬人,外加上還有7萬多人的非正規部隊(警察和公安隊)。

這其中以馬占山、黃顯聲為代表的將領在這之後不甘心成為亡國奴,打響了東北抗戰的第一槍,在「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因為「不抵抗命令」導致北大營被一萬多關東軍攻陷,可是黃顯聲將軍率領的警察部隊卻不甘心淪為亡國奴,在這之後他組織起了全省的58個警察局的警察組織反擊,可最終因為寡不敵眾而被迫撤退,而黑龍江省主席馬占山也發動了江橋抗戰,也因為人數上的差距而導致黑龍江失守,而這些部隊在這之後組成了東北義勇軍在東北地區持續了進行長達十四年的抵抗。

而也有少數將領在這之後淪為了日軍的漢奸走狗,在之後日本侵華戰爭之中甘當日軍的馬前卒,諸如臧式毅、張景恵、榮臻等人,九一八事變導致東北軍實力大打折扣,原本兵強馬壯的東北軍直接損失了一半人馬。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徹底也讓關內的東北軍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基,因為對於地方武裝來說,地盤就是他們的命根,一旦失去了地盤那麽就等於失去了後勤、兵源,日本侵略東三省,使東北軍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原本東北軍還有200多架的飛機,最終都給日本鬼子做了嫁衣。

失去東北後,東北軍只能暫時以熱河、河北等地為根基,可是湯玉麟的不戰而逃導致熱河失守,長城抗戰的失敗更是再一次將東北軍推向了風口浪尖,張學良不得不被迫下野,讓於學忠暫時領導東北軍。

在失去了東北之後,東北軍在這之後就開始了寄人籬下、流落異鄉的流亡生涯,成為了一支既不屬於中央軍又不屬於地方軍閥的特殊武裝。

而老蔣則趁機利用這個機會瓦解分裂東北軍,在這之後他將東北軍調到了西北前線,在西北戰場,東北軍被紅軍幾乎揍得是滿地找牙,直羅鎮之戰,東北軍兩位師長戰死,張學良向南京討要兩位師長的撫恤金,並希望恢復在直羅鎮之戰中被打殘的東北軍三個師的編制,可是南京方面不但拒絕了張學良的要求,甚至反被告知要削減建制裁撤經費,氣得張學良大罵:「自己連二十萬都不值了。」

這就是東北軍失去地盤之後的真實處境,失去東北之後,因為裝備物資無法自給自足,東北軍只能靠著南京政府的財政補貼度日,可是相比起中央軍來說,東北軍的薪水少的可憐。

「二二事變」之後,老蔣利用東北軍矛盾分化瓦解東北軍的目的也達到了,之後老蔣利用換防和整編等策略將十幾萬的東北軍分化在了中原華東地區,十幾萬的東北軍最終分崩離析。

結語

在當時,東北軍少壯派和元老派之間的「調和劑」就是張學良,張學良在那麽兩派之間在張學良的領導下還能維持「三位一體」,可是張學良一旦不在了,那麽「領導東北軍打回東北」一下子沒了主心骨,最終瓦解也是必然的了,失去了東北軍之後,張學良也失去了他的政治資本,在這之後被老蔣軟禁長達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