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塔山之戰奇怪的國軍,丟掉美械提大刀短槍沖鋒,戰後發現有台灣兵

2024-03-03軍事

錦州戰役是解放東北的一場關鍵戰役,攻占錦州便能切斷東北國軍與關內的聯系,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當時國軍在東北僅剩長春、沈陽、錦州等幾個孤立的據點,而且物資都靠從錦州空運補給。為了確保錦州,國軍組織了廖耀湘、侯鏡如兩個兵團,分別從東西兩面增援。

廖耀湘害怕被解放軍側擊,一直徘徊不前,所以阻擊侯鏡如兵團成了錦州戰役勝敗的關鍵,這就是解放軍歷史上著名的塔山阻擊戰。

在塔山阻擊戰中出現一支非常奇怪的國軍。 曾在塔山一線戰鬥的4縱10師28團團長鞠文儀在回憶錄中說:「(敵人)揮舞大刀,手持短槍,在後邊督戰隊的監督下向(我方)陣地瘋狂進攻。」

參與塔山阻擊戰的吳克華、莫文驊等指揮員的回憶文章中也不乏「光著膀子,胸前掛滿手榴彈,身背大刀,手提自動槍,瘋狂進攻」這樣的描述。

這些國軍為何放棄先進的美械不用,而采取最簡陋的武器呢?4縱曾俘虜了該部國軍一個營,後來審查時發現有的士兵來自台灣省。

這支國軍到底是什麽來歷?

趙子龍師

前文提到的這支國軍部隊就是獨立第95師,號稱趙子龍師。名號雖然響亮,但長期以來卻是一支東搭西湊的地方雜牌部隊。

95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北三馬之一的馬鴻逵部。第二次直奉戰役中,馮玉祥收編了馬鴻逵部。但1929年馬鴻逵脫離馮玉祥投靠了老蔣,並在接下來的中原大戰中大敗馮玉祥和閻錫山。

馬鴻逵部擴編成9個團,駐紮在河南信陽一帶。後馬鴻逵被任命為寧夏省主席,帶著5個團去了寧夏。 時任河南省主席劉峙把剩下的4個團與新編第40旅合編成國民革命軍第95師,士兵主要是寧夏和河南人。

馮玉祥麾下的西北軍普遍傳授刀法,精銳部隊編成手槍隊。當年武器落後,配備槍托的20響駁殼槍,再背上大刀和手榴彈,在近戰中火力可以取得壓倒性優勢。而馬鴻逵部中的寧夏人個個身體健壯,性格彪悍。

所以,這支部隊非常英勇。盡管後來的95師雖然經歷了多次大換血,但仍然繼承了一些西北軍的風格。

抗戰全面爆發後,黃埔一期畢業的羅奇擔任95師師長。他雖然是廣西人,但一直在中央軍體系中工作,深受老蔣信任。羅奇決心把95師當做自己基本盤,傾註了很多心血進行改造,養成了官兵對上級絕對服從的習慣。

95師曾撥出3個營參加淞滬會戰,最後全部犧牲。此後該部還參加過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以及三次長沙會戰。尤其是在三次長沙會戰中,均有不錯的表現。

第一次長沙會戰,95師283旅在營田以南地區頑強阻擊日軍5天,才使得在一線的關麟征部能及時撤退,避免了被日軍前後夾擊的危險。

第二次長沙會戰,95師在洞庭湖口至橫田鎮一帶,殲滅了大量日軍,自身也傷亡近千人。

第三次長沙會戰,羅奇親自率部追擊日軍,將日軍打得丟盔卸甲,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

95師一個連曾與一股日軍遭遇,他們與擅長拼刺刀的日軍展開白刃戰,絲毫不落下風,斬殺90多名日軍。

95師曾在薛嶽的第9戰區大校閱中名列榜首,獲得「當陽部隊」的榮譽稱號。 趙子龍在當陽長阪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獲得美名。95師因此也有了「趙子龍師」的名號。 羅奇也因此由師長一路升至37軍軍長。

不過由於在戰爭中損耗太大,部隊中原先的寧夏和河南人,逐漸被湖北、湖南一帶青年替代。

在1944年的長衡會戰中,37軍被日軍分割遭到重創。軍長羅奇只能率直屬隊和95師撤入廣西,原本計劃參加桂柳會戰,但趕到柳州附近時,柳州已經淪陷。

羅奇便率部退至廣西百色那坡縣一帶整補,由於他是廣西人,在百色招募了一批廣西子弟。 但由於37軍另外兩個師一直在湖南無法歸建,老蔣將該軍番號撤銷,羅奇被調往重慶任職。

95師被編入粵系部隊第62軍,該軍另外兩個師基本上是廣東人,同樣以作戰勇猛著稱。

縱觀整個抗戰時期,95師有亮點,但與中央軍的精銳部隊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而且部隊建制頻繁變動,像被踢來踢去的皮球。不過這也讓他們有了學習各個部隊優秀作戰經驗和戰法的機會。

後來國軍第一批更換美械的部隊中,也沒有95師。可見,該師並不被高層重視。只是有羅奇這個靠山,番號才得以保留。

羅奇

赴台灣受降

抗戰勝利後,95師跟隨62軍先到越南海防一帶受降,隨後又分批前往台灣受降。

比他們先到的國軍第70軍,由於士兵面黃肌瘦、衣衫襤褸,被稱為「叫花子」軍,給台灣老百姓留下不好印象。再加上當時美軍收到情報,日軍部份少壯派軍官聲稱拒絕天皇的投降命令。

所以在登船之前,美軍特別要求62軍進行篩選,老弱病殘及隨軍眷屬一律不準登船。

62軍做好了登陸作戰準備,但並未遭到任何抵抗。他們在碼頭受到當地民眾熱烈歡迎,尤其後面兩個師登陸時,聚集在碼頭的歡迎人數多達上千人。

當地老百姓燃放爆竹,敲鑼打鼓,張旗舞獅,無比熱鬧。 官兵們與他們交談時才發現,這些人大多是原籍福建、廣東等地會講客家話的客家人。

62軍主要負責台中和台南地區的接收工作,他們接收了大批日式武器。但曾擔任62軍軍長的林偉儔對這些武器評價很低:「全部武器裝備都是日本出品,質素一般較劣。全台日軍都沒有自動步槍、衝鋒槍和15厘米榴彈炮。」

不過好在裝備數量多,在台灣接受的日式武器裝備大多被用於62軍和70軍補充,何應欽爽快地答應,要什麽給什麽。

民眾歡迎

62軍利用這些裝備,裝備了一個山炮營、一個野炮營,軍部有一個汽車營,師部各有一個汽車連,軍師級別的將領也配備了汽車,一般官兵的必要裝備也全部配齊, 部隊機械化程度和火力大大提升。

林偉儔表示,這是62軍在廣東建軍以來,未曾有過的完整裝備,但距離中央軍精銳部隊仍有不小差距。

此外,62軍還在台灣進行了整編,又淘汰了一批老弱病傷員,並在當地招募了一些青壯年。後來接任70軍軍長的陳頤鼎曾在回憶文章中表示, 該軍在台灣招募了1萬余名士兵,而60軍由於離開較早,只招募了3000多人。

這些人當中有轉譯、技術兵種,也有一般士兵。從對岸的一些老兵回憶史料中可以發現,許多人曾是高砂義勇隊成員。他們曾在新幾內亞與美軍作戰,日軍戰敗後,他們返回台灣,部份人又加入了國軍。

62軍另外兩個師大多是廣東人,所以新招募來的兵員,除轉譯和技術兵種配備在軍部和師部外,一般士兵大多補充到95師。 這些人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影響,又有與美軍作戰的實戰經驗,戰鬥力自然不低。

抗戰勝利後不久,老蔣挑起內戰,62軍和70軍也被運回大陸打內戰。62軍主要活動於華北戰場,這裏的態勢是敵強我弱,沒有解放軍主力部隊,所以很少強攻強守。

而62軍人強馬壯,憑借優勢裝備在河北徐水縣、固城鎮、勝芳鎮以及保定以南的芳莊等地多次與解放軍交手, 號稱在華北未嘗一敗,沒有丟過一挺機槍。 「趙子龍師」的名號也更加響亮,不久全員更換了美械裝備。

1948年夏,95師脫離第六十二軍序列,直接由傅作義的華北剿總指揮,改稱獨立第95師。不久後便被調到塔山前線增援,這時候他們才感受到什麽叫江湖險惡。

波浪式沖擊

塔山位於葫蘆島與錦州之間,是一個小村莊。這裏的地形奇特,東臨渤海,西靠白台山,村莊兩邊都是延綿不絕的丘陵,中間則低窪平坦,鐵路和公路線剛好從村邊穿過。

從軍事角度看,西面的白台山更有利於構建防禦陣地,應當把兵力重點配置在該處。 但是一旦國軍用部份兵力牽制白台山,主力攻破塔山,便可以長驅直入增援錦州。

所以,即便不利於防禦,解放軍也決心把兵力重點部署在地勢相對平坦的塔山,因為一寸土地都不能讓。林總那句「我不要傷亡數碼,只要塔山」,就可以看出塔山的分量。

從東面的打魚山到塔山再到白台山一線的主要陣地被交給4縱,而塔山陣地一開始由4縱12師34團防禦。

國軍這邊,侯鏡如接到增援錦州的任務後尚未到任,前線由駐葫蘆島的五十四軍軍長闕漢騫指揮,僅有4個師。從華北調來的粵軍62軍剛從塘沽海運過來,官兵因為暈船嘔吐不止,身體狀態不佳,對地形也不熟悉。

然而被圍在錦州的範漢傑屢次急電求援,闕漢騫一方面輕視解放軍,一方面認為萬一錦州失守,而自己一槍未放,到時候交不了差,他主張立即發動進攻。

10月10日拂曉,國軍以62軍、54軍第8師、暫62師等部隊向塔山發動猛烈進攻。 在炮兵向解放軍陣地射擊半個小時後,陣地完全被煙幕掩蓋,沒有任何動靜。然而當國軍接近陣地時,解放軍火力突然開始猛烈射擊,國軍被壓得擡不起頭來。

國軍接連發動數波攻擊,卻始終無法突破解放軍設定的障礙物,由於傷亡過大,被迫於中午停止進攻。

當天下午,羅奇也以總統府戰地督察組長的身份帶著獨立第95師來到前線增援。 他重新進行了部署,集中54軍全部炮火打擊塔山以支援第8師,另以62軍繼續進攻白台山。

54軍主力從鐵路側擊時遭到解放軍布袋火力打擊,損傷很大。62軍一度攻占白台山山麓的207高地,但不到半個小時就被解放軍反攻奪回。這一天,國軍仍然沒有任何進展。

11日下午,侯鏡如才帶著21師趕到葫蘆島,此時部隊全部交給他指揮。眾人商量後,決定要求空軍與海軍的炮火進行支援。62軍仍攻白台山,換成獨立95師主攻塔山,54軍第8師進攻鐵路橋頭堡。 羅奇要求先休息一天,以便剛到的95師有時間到前線偵察地形。

而解放軍這邊,由於連日迎敵,4縱12師34團傷亡過大,塔山陣地改由10師28團接替。此外,他們早已從抓獲的俘虜口中得知,所謂的「趙子龍師」將擔任主攻。

羅奇作為95師的老師長還專門進行了戰術布置和動員講話。他采取「波浪式」沖擊的戰法,即每個團分成三波,用輕重機槍掩護步槍沖鋒。步兵則帶足手榴彈,背上大刀,以近戰為主。第一波受挫,第二波立即跟上,如此反復,直到攻下陣地為止。

說白了,這其實就是人肉沖鋒。範漢傑那邊求援太急,老蔣又不斷催促進度,軍官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帽子,只能不惜一切代價了。

劇照

矛與盾的對決

13日拂曉,在炮火急襲之後,國軍再次發起沖鋒。95師幾次攻到塔山陣地障礙物邊沿,但都被解放軍火力打得擡不起頭來。95師傷亡很大,進退兩難。羅奇則打電話給該師師長,要求不惜一切代價,非攻占塔山不可。

這一天,國軍打得異常兇猛。4縱28團團長鞠文儀回憶「進攻之敵都以敢死隊打頭陣,督戰隊督戰,拼命沖殺……」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些放棄美械,改用大刀、短槍和手榴彈的沖鋒隊,其實就是敢死隊,這身裝備在近戰中有很大優勢。他們學的是西北軍的近戰打法。 抗戰時期著名的喜峰口戰役,西北軍就是身北大刀、掛著手榴彈、持20響短槍,沖入日軍營地,與日軍貼身肉搏,而獲得了「大刀隊」的美稱。

95師一上來,就采取敢死隊沖擊戰法,可見何等之兇殘。

28團2連2排連續打退敵人6次進攻,1排29人抗擊敵軍1個營的攻擊,戰至只剩幾人。鞠文儀命令副團長帶領兩個排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開展反沖擊,才把敵軍打下去。

然而95師立即調整了戰術,開始以小部隊沖擊,企圖引誘解放軍反沖擊部隊出擊,再以第二梯隊打擊反沖擊部隊。95師第一梯隊上來全部端著衝鋒槍,第二梯隊沖上來則全是輕機槍或者4人擡著重機槍。

28團識破敵人陰謀,堅守陣地不出。

時任4縱司令員吳克華回憶:「那些戴大封阻的軍官,好像吃了刀槍不入護身符的紅槍會頭子,遠遠地跑在隊伍的前頭,拼死賣命。他們把屍體壘做活動工事,向我陣地一步步推進,進攻的兇猛程度,是幾年來從沒見到的。幾個回合過後,我新上陣地的28團,許多連隊傷亡百人以上……」

軍官帶頭沖鋒,在國軍中極為罕見,這是兩廣部隊的特色。 根據解放軍將領回憶,在後來的青樹坪之戰中,桂系部隊同樣是戴大封阻的軍官沖在最前面。

守在陣地上的解放軍28團也異常頑強,以近戰肉搏,擊退了敵軍多梯隊的連續進攻,殺得陣地前屍橫遍野。國軍進攻受阻,再次以炮火打擊解放軍陣地,前線的電話線也多次被炸斷。

到了下午,95師的進攻更加猛烈。 吳克華說:「敵人連戰皆敗後,再把一批批敢死隊趕上來。光胸赤臂,身背大刀,手提自動搶,儼如一群海盜。我28團營連、連排之間多被敵人插斷,部隊處於被分割包圍的險境。」

守在陣地最前沿的是28團1營2連1排,全排30多人打到僅剩7人,仍然堅守陣地與敵人肉搏,並配合第二梯隊開展反沖擊,守住了陣地。這一天,28團傷亡800余人,考慮到敵軍接下來可能發動更猛烈的進攻,當晚由30團接替陣地。

14日拂曉,國軍在海陸空炮火急襲後,再次發動進攻。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竭。這一天國軍的進攻勢頭,要比前一天弱了很多。 號稱沒有拿不下的陣地的95師,在前一天的戰鬥中傷亡極大,士氣嚴重受挫。

國軍飛機投下兩枚500磅炸彈,一枚落在95師陣地附近,造成連長以下20多人傷亡,官兵們氣得大罵。國軍各部接連發動數次攻擊仍然沒有結果。

而錦州那邊,解放軍已經發動總攻。李天佑也帶著一縱趕到塔山前線增援,他與吳克華通了電話,表示隨時可以上來接替陣地。這讓4縱的戰士們備受鼓舞,勝利的天平已經向解放軍一邊傾斜。

這一天的攻擊結束後,95師傷亡慘重,每個團僅能縮編成一個營。 但15日拂曉,羅奇仍然組織95師等部隊發動進攻,而國軍官兵心態已經徹底崩潰。

據後來林偉儔回憶,解放軍塔山陣地已經被炮火毀壞,95師師長和羅奇各提一根馬鞭,大聲喊著:「突破了!」,趕著部隊往公路上沖。

但戰士們徹底被打怕了,一與解放軍接觸就潰散下去。督戰隊則在他們後面扯破嗓子大喊:「退卻者殺!」有的士兵幹脆鉆進腐臭的屍堆中裝死。

95師一個營遭到解放軍炮火壓制,進退兩難,只能投降。到中午,碰得頭破血流的國軍只能全線潰退。當天下午,錦州也宣告解放。歷時6天6夜的塔山阻擊戰,以解放軍完全勝利而宣告結束。

貼身肉搏

尾聲

塔山一戰,解放軍打出了4個英雄團。

4縱12師34團獲「塔山英雄團」稱號,12師36團獲「白台山英雄團」稱號,10師28團獲「塔山守備英雄團」稱號,炮兵團獲「威震敵膽炮團」稱號。由此便可看出那場戰役的重要性和慘烈程度。

95師雖然打得非常兇猛,但遇到意誌更加頑強的解放軍,也未能取得任何進展。95師傷亡三分之二,戰後縮編成3個營,撤往塘沽,再也沒有一戰之力。解放戰爭末期,該師殘部逃往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