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美國最害怕的不是殲20,也不是高超音速導彈,而是中國的電動汽車

2024-06-26軍事

美國最害怕中國什麽武器?有人可能會說是殲-20,也有人會認為是高超音速導彈,還有人認為是核武器。然而上述武器其實是確保中國不會被美國欺負,並不會對美國的「國本」造成威脅,因為中國奉行的是防禦性國防政策,無論殲-20空戰效能多強悍、無論高超音速導彈突防能力多強、無論核武器的殺傷力多大,只要美國對中國「秋毫無犯」,自然不需要害怕這些中國武器,所以上述武器只會讓美國感到忌憚,並不會讓美國真正感到害怕。 而中國手中有一樣「武器」,卻令美國如臨大敵,他們用盡各種手段針對中國的這個「武器」,甚至不惜違背過去百年來支持的「自由貿易」,轉而去擁抱貿易壁壘,中國的這個「武器」就是:電動汽車。

自從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在德國慕尼黑車展上搶盡風頭,嚇得德國政府呼籲德國車企不要被嚇倒,並拿出1100億歐元發展電動汽車之後,中文互聯網上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輿論攻擊就多了起來,很明顯,美國的「網絡水軍」又出動了。2023年,美國政府又開始大肆宣傳「中國電動汽車威脅論」,甚至將中國電動汽車比喻為「裝著四個輪子的智能電話」,繪聲繪色的描述「中國電動汽車一旦進入西方市場,就會被中國跨洋遙控,給西方國家帶來威脅」。2024年,美國政府又開始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主要針對的也是中國的電動汽車、太陽能元件這類新能源產品。前不久,美國和歐盟陸續宣布要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高昂關稅。

在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打壓的時候,網絡上也開始充斥著對電動汽車的質疑,想當年特斯拉電動汽車爆火的時候,這些人沒有跳出來嘲笑電動汽車就是「老頭樂」,中國電動汽車爆火的時候,各路牛馬蛇神就全部跳出來了,很明顯,這些人不是反對電動汽車,而是反對中國的電動汽車,或者說中國什麽專案幹出成績了,他們就反對什麽專案。過去西方就空間站,這群人就鼓吹「科技在文明手上」,現在中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他們就「與月薪3000的我無關」。

如今網絡上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幾點, 首先就是認為中國的電動汽車不算新能源,理由是在很早之前就出現過使用電力驅動的汽車。 那些牛鬼蛇神甚至還將日本的氫燃料汽車封為真正的新能源,卻似乎忘了,很久很久之前,人類就發明了氫氣球。關於電動汽車是不是新能源的問題,美國早就給出結論了,1992年美國國會透過了【能源政策法令】,首次為業界套用數年的概念「新能源/替代燃料」給出了官方定義:生物燃料(比如乙醇)、天然氣、氫氣、電、丙烷,以及其他今後可以透過能源部規則的燃料。電動汽車屬於新能源汽車,這是人家西方早就承認的事情了,特斯拉電動汽車出現的時候,沒人否認其新能源的身份,現在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蒸蒸日上,就有人開始陰陽怪氣了。幸好核動力航母與核動力潛艇不是中國先制造出來的,否則依然會有人嘲諷所謂的核動力其實就是「燒鍋爐」,是一種落後的動力。

對於電動汽車的第二個質疑,就是所謂的「電動汽車」不環保。 這些人的理由是目前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電,大多都是火力發電廠提供的,並且電動汽車的電池將來回收後,會帶來非常嚴重的汙染問題。然而這種觀點根本站不住腳,首先,就算電動汽車使用的電都是火力發電站提供的,那電動汽車至少也能做到終端零排放,而不像傳統燃油汽車那樣遍布城市到處汙染環境,這對於保護弓境與治理來說,就有非常大的區別了。

因為電動汽車就相當於將排放全部集中到火力發電站那裏了,這就帶來了集中治理的優勢,許多人都不知道,中國目前所有的火力發電站都遠離市區,對城鎮居民的空氣汙染極低,並且火力發電站都要進行嚴格的脫硫、脫硝和去粉塵,每個煙囪上都有監測裝置,能夠隨時對其進行監控。反觀傳統的燃油汽車,他們的排氣管基本都沒有安裝什麽脫硫、脫硝、去粉塵裝置,屬於走一路排放一路。就從這一點就能得出結論:電動汽車遠比燃油汽車環保。

況且,隨著中國的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量越來越高,電動汽車距離真正的絕對環保目標是越來越接近,這一點燃油汽車永遠都無法實作。

至於所謂的「電動汽車的電池不環保」,大概是把多年前的普通電池宣傳汙染的概念直接套用在如今的電動汽車電池上。然而批評者們不知道的是,相比電動汽車使用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鈉離子電池,燃油汽車的鉛酸電瓶對環境的汙染更大。因為鉛酸電瓶經常被小作坊回收,而小作坊在回收裏面的鉛時根本不註意對環境的影響,造成嚴重的汙染問題。反觀電動汽車所使用的大電池,主要材料回收利用率達到90%以上。

至於所謂的西方不要電動汽車的電池,要求中國自己回收,只能說這種事要是真發生了,那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了。現實是電動汽車電池有鎳、鈷、鋰等可重復使用的材料,各國都在發展電動汽車電池的回收業務,比如拜登政府頒布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就為了削弱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回收領域的主導地位,推出了專門的條款鼓勵北美公司積極回收電動汽車電池。歐洲的沃爾沃也制定了計劃,將回收的電動汽車電池,交給下遊供應商進行回收處理,提取其中的鎳、鈷、鋰等金屬材料。

德國寶馬汽車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主管也曾表示:廢舊電動汽車電池中的礦物質鋰、鈷、鎳的平均價格在1000至2000歐元。

中國巴不得將這些電池全部拿回來,西方怎麽可能把舊電池交給中國?反倒是傳統燃油汽車使用的鉛酸電瓶,因為很少有大公司進行回收,反而會落到小作坊那樣,造成環境汙染。

那些對電動汽車環保的質疑,其實都是雞蛋裏面挑骨頭,電動汽車的確做不到零汙染,但是絕對要比燃油汽車環保的多。

而且美國之所以要打壓中國的電動汽車、太陽能,可不僅僅是出於商業目的,根本原因在於電動汽車、太陽能是中國「全球能源互聯網」布局的重要組成部份,中美的電動汽車競爭不是利益之爭,而是關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中國為什麽要進行能源轉型?不僅僅是因為環保,更重要的是中國天生的「能源缺陷」,中國的煤炭資源比較豐富,但是天然氣與石油資源有些匱乏。石油這個東西屬於老天爺賞飯吃,中國自己的石油儲量非常有限,而中國又是全球第一工業大國,這就導致中國的海上能源通道始終面臨敵人的威脅。如果在中國近海打仗,以中國目前的海空兵力,依靠完善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就算是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親自殺上門,也肯定占不到好處。可一旦美國的航母戰鬥群不來中國家門口打架,只是跑到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來威脅中國的海上能源通道,那中國就比較被動了,眼下中國海軍的遠洋艦隊在脫離岸基力量的掩護上,尚不具備與11個美國航母戰鬥群正面硬拼的準備。

所以為了在能源方面不受制於人,中國一方面從巴基斯坦、中亞、西伯利亞方向建立新的能源通道,另一方面也要抓緊能源轉型,降低對石油、天然氣的依賴。比如工業所需的大量電能,過去需要火力發電站來提供,而中國一部份火力發電站都使用天然氣與石油作為主要燃料,如果能夠大力發展風能、水能、太陽能發電,就能降低對石油與天然氣的依賴。而中國的電動汽車能夠全面鋪開,那麽就能降低整個社會對石油的依賴。

而想要將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動汽車全面鋪開,中國過去面臨著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電力轉移。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對電力的需求就越高,電動汽車數量越多,對電力的需求又會進一步提高,帶來沈重的電力負擔,一方面是基礎電力設施需求升級完善,這點中國電網可以解決,而一方面對於電能的高要求,則受限於當地的發電能力。

中國過去的問題是:風電、水能、太陽能這些發電大省,距離中國的人口密集區、工業區距離非常遠。比如甘肅是中國的風能發電大省,但是當地因為用不了那麽多電,就導致甘肅許多風電場只能停轉,一年有時候會白白浪費1000億度風電。在過去,電力在電網中傳輸會出現損耗,因此一座發電站所發出的電力,只能供大約幾百公裏範圍內的地區使用,超過1000公裏就無法以低成本的方式傳輸過去。因此在過去很長時間內,中國明明很多地區的電力富余不少,但是卻無法傳輸到其他用電地區,雲南的水電只能就近賣給東南亞國家,而東北一些地區卻要就近從俄羅斯那裏購買電力。

中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專門研發出「特高壓」技術,憑借超高的電壓,特高壓電網的遠距離輸電損耗極低,最遠輸電距離可達5000公裏!這意味著,在特高壓電網全面鋪開後,中國發電基地所產生的電能,不僅能夠滿足所有大城市、工業區的需要,甚至還出口到周邊國家,覆蓋大半個中東、東南亞、俄羅斯、南亞。 只要各國跟著中國進行能源轉型,到時候憑借中國的特高壓技術,在亞洲、中東地區,就能夠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東南亞這些電力短缺的地區,將在中國的幫助下徹底告別電力緊張的問題,這就是妥妥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雛形啊。

而中國開始對外出口電動汽車,其實也是在刺激其他國家進行能源轉型,對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與特高壓技術形成依賴。當各國民間開始流行中國電動汽車的時候,政府就要解決電力問題,這種搞基建的事美國沒法跟中國比,就註定要在競爭中落入下風。

當周邊國家都開始使用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特高壓技術,等到中國電力出口到整個亞洲、中東,到時候可能就真出現了「人民幣與電繫結」的情況,達到類似於「美元與石油」繫結的效果。一旦各國都在新能源方面對中國形成依賴,那以後誰還會給美國好臉色?而這也是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如臨大敵的真正原因,美國已經從中國的新能源布局當中嗅到了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