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如何看待商業技術的軍事套用

2024-03-19軍事

科學技術是軍事發展和戰爭實踐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新的科學技術常常會促進新裝備發展,並引發軍事理論創新和軍事變革。在近幾場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中,軍事戰、網絡戰、輿論戰、金融戰、科技戰全域展開,特別是衛星、無人機、人工智能等商業技術被廣泛套用於軍事行動,不僅降低了作戰成本,還豐富了作戰樣式,甚至影響了作戰行程。

商業衛星軍事化形成戰場局部優勢

隨著人類探索太空步伐的加快,衛星相關技術得以快速發展,特別是商業衛星也具備了執行軍事任務的能力,成為影響戰場局勢和戰爭走向的重要力量。商業衛星系統中的光學、測繪、通訊、導航、氣象衛星在偵察預警、指揮通訊、精確定位、數據采集等方面呈現出巨大的軍事套用潛力,這些潛力正在迅速轉化為資訊化戰場上的實戰能力。

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提供的「星鏈」系統為例,這一系統為軍事行動提供衛星通訊手段,提高了指揮通訊鏈路的生存能力。由於「星鏈」衛星體積較小,理論上並不具備光學偵察能力,需要與其他移動偵察平台、指控平台配合使用才能形成閉環。為解決這一問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與行星實驗室、黑天、卡佩拉空間、鷹眼360等商業衛星公司合作,為軍事行動提供光學情報和無線電訊號情報,其中,芬蘭冰眼公司還能夠提供穿透雲層覆蓋、分辨率為0.5m的商業合成孔徑雷達影像。依托強大的商業航天體系,軍事行動能夠突破資訊通聯困局、撥開情報迷霧,為形成戰場局部優勢提供強大助力。

「網絡義警」聚力網絡空間改變戰場態勢

隨著網絡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戰場空間形態發生重大變化,已經從「各自為戰」的多維空間發展成為多維一體的立體空間。其中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和互動性使得非軍事組織和個人有機會參與到軍事行動中,特別是民間黑客團體和個人的網絡攻擊行動對軍事行動產生了重要影響。

從近期幾場地區沖突看,國際黑客組織「選邊站隊」,集中攻擊對方的政府機構、關鍵基礎設施和銀行等實體目標,並造成了嚴重破壞,在網絡空間開辟了第二戰場。地區持續不斷的武裝沖突加之網絡攻擊較低的技術門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黑客組織和個人加入網絡攻擊陣營。網絡眾籌攻擊在網絡攻擊方式中的比重已經越來越大,而且這些組織和個人並不都具有政治傾向,一些保持中立態度的黑客組織和個人隨意選擇攻擊目標,進一步增加了沖突地區的風險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雙方力量對比和網絡戰場態勢。

人工智能套用於戰場引領數碼革命

當今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為了滿足資訊科技叠代需求,軍事戰場成為數碼技術的試驗場,其中人工智能技術在軍事指揮控制與決策中得到了套用,在輔助決策、人員辨識、深度偽造資訊、自動轉譯資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系統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透過學習大量數據,提高智能水平,從而具備自主行動能力,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大幅提高了軍事行動的效能。美國人臉辨識公司研發的「AI人臉辨識系統」,可以在數十億張照片中自動篩選並精準辨識目標人物頭像,能夠為實施定點狙殺提供情報支撐。在認知領域,AI技術還可以進行新聞資訊的深度造假,從而引導輿論走向、影響社會認知。此外,數碼孿生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在軍事訓練中得到廣泛使用,透過模擬戰鬥場景,對士兵進行臨戰訓練,幫助士兵快速適應戰場環境。可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並且在軍事領域的深度運用,人工智能必將進一步推動戰爭形態的演變。

商業無人機技術快速發展顛覆戰場規則

商業無人機具有操作簡單、攜行方便、聯網快捷、成本低廉、易於獲取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在軍事行動中被廣泛用於偵察監視、情報收集、目標指示、損傷評估、地形測繪、氣象水文監測、通訊中繼、電子對抗、誘餌欺騙、心戰傳播、人員搜救、物資運輸等行動,增大了軍事行動戰術創新的可能性。

在戰場上,商用無人機被大規模「魔改」。比如,掛裝手雷、小型炸彈,然後投入敵方掩體或者裝甲車輛車頂艙蓋,極大地降低了攻擊成本,提高了作戰效費比。商業無人機還被改裝成為自殺式無人機,不僅能有效躲過地空雷達,還大大提高了攻擊精度。此外,商業無人機利用「低、慢、小」的特性,可以躲過防空系統,充當偵察平台,引導炮兵對敵軍陣地進行打擊。商業無人機的使用增強了戰場機動偵察能力,提高了火力反應速度,其在軍事領域的多樣化套用,特別是與軍事技術的深度結合,正在顛覆現代戰場的交戰規則,催生出新型戰法手段。

以軍民創新協同發展應對軍事變革

當代戰爭是在軍事、政治、認知、輿論、金融、科技、網絡等領域展開的全面較量,各個領域相互交織,展現出「混合」戰爭這一新形態。在戰場上,軍民兩個領域的界限愈發模糊,民技軍用的形式更加多樣,商業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成功套用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一是加快發展軍民兩用技術。在商業衛星通訊、量子通訊、人工智能、資訊網絡、無人系統等軍民兩用技術領域加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由「跟跑」「並跑」加快向「領跑」轉變,彎道超車甚至變道超車,搶占技術前沿和戰略制高點。二是加快推進民用技術向軍用轉化。現代戰爭不再是國家間某些領域的較量,而是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綜合對抗,需要使國家發展的全領域與高端軍事需求相匹配。為此,要積極推動民技軍用,加快民用技術尤其是顛覆性技術向軍用轉化的步伐,盡快形成戰鬥力。三是提高戰時軍民應急響應能力。建立民轉軍的戰時機制,特別是在網絡、通訊、運輸、制造、醫療等領域,當我軍關鍵節點、重要目標遭到敵打擊、破壞時,可透過預定機制,將民用技術資源迅速轉為軍用,以支撐作戰需求,提高持續作戰能力。

面對又一次軍事變革,中國在國防戰略白皮書中特別強調「軍事安全面臨著來自技術突襲和不斷擴大的技術代溝的風險」,我軍「迫切需要提高資訊化水平」,為應對未來「混合」戰爭,在秉持創新是第一動力,謀求軍內科技創新發展的同時,還要進一步拓展、深化商業技術的軍事套用,實作軍民創新協同發展,充分發揮我們制度的優勢,形成軍民強大合力,從而實作富國與強軍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