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中國軍隊踏上海參崴,卻只是匆匆過客

2024-03-22軍事

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政權被蘇維埃政府取代,危及協約國權益。協約國糾集14國決定共同出兵蘇俄,幹涉俄國革命,中國作為協約國成員,決定派兵協助行動。同時,由於俄國內戰,遠東變得十分混亂,中國僑民遭受白俄、土匪的搶奪與欺壓,呼籲政府出兵保護。

中華民國進軍海參崴路線示意圖

為保護一戰東線中國勞工撤退,保護西伯利亞中國僑民人身和財產安全,協助協約國打擊蘇俄, 1918年4月,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政府派海軍精銳「海容」號巡洋艦一艘、陸軍精銳北洋陸軍第九師第三十三團、第三十五團一營約4000人出戰,由海容號艦長指揮官林建章代將統一指揮,協助協約國海參崴打擊蘇俄行動以及護僑撤僑。 陸軍駐紮在中東鐵路沿線海參崴、雙城子、綏芬河,負責保障撤僑通道中東鐵路的安全暢通,海軍負責保護海上撤僑船隊的安全。

海容號巡洋艦停泊海參崴

這次出兵,是海參崴被俄國割讓後,中國軍隊首次成建制踏上海參崴,也是最後一次。 國人寄希望趁俄國動亂,拿回固有領土,但是周遭列強環視,中國勢弱,特別是日本不會坐視不管,不符合他們掌控北滿、西伯利亞戰略需求,如強拿,兩國之間必然發生戰爭,這是當時北洋政府極力避免的。 但日蘇之間卻結下仇怨,二戰結束後,蘇聯反制,派兵控制了離日本最近的北方四島。

中國軍隊踏上海參崴

撤僑行動於1921年春結束,數十萬願意回國的僑民和勞工安全歸國,中國軍隊和戰艦也隨著撤回,隨即收回了中東鐵路中國境內的路權,但是海參崴什麽都沒有留下,匆匆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