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進口裝備慘遭廢棄?中國海軍的卡-27PS直升機,為何被扔到大山中

2024-01-23軍事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意外出現在平頂山大山遊覽園中的一架卡-27PS直升機,赫然喚醒了外界對海軍早年裝備卡系列直升機的記憶。對於這款仍然時不時出現在海軍軍艦,甚至是東南一線的俄制艦載直升機來說,被「荒廢在野外」多少有些浪費的味道,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突兀出現的荒山中的卡-27PS直升機

國內海軍早年裝備的051/053系列體型並不大,因此選擇的首代艦載直升機,是法制「海豚」,也就是後來著名的直-9系列。雖然其噸位較輕,載荷不足,但海軍早期操作起來還算滿意。到1996年訂購首批2艘「現代」驅逐艦時,卡-28作為配套裝備引進,之後第二批「現代」又搭載了一批卡-28,再加上海軍特意訂購的卡-27PS。國內一共分三批引入了17架卡-27/28。其中卡-28是俄軍卡-27PL反潛直升機的出口型號,卡-27PS則是艦載搜救型號,沒有分到「卡-28」的編號,仍以原編號出口。鑒於直-9S搜救型多年前就出現在遼寧艦航空甲板上,而卡-27PS已經很久沒有公開露面,這次出現在大山裏面,算是坐實了退役傳言,但還真稱不上浪費。

▲國產的直-9S搜救直升機

從歷年國內卡-27/28的活動記錄來看,海軍一共獲得了6架卡-27PS和11架卡-28,這裏面卡-27PS的比例顯然偏高,顯然有海軍當時希望補充搜救直升機空白的想法,但卡-27PS其實並不是很好用的搜救直升機。作為一款12噸級艦載直升機,卡-27PS航程勉強夠用,但載荷實在太低,只有4噸左右,內部艙內高度極低,部隊使用評價非常不理想。因此,雖然俄羅斯一直希望擴大卡-27/28出口規模,有關中國海軍增購卡-27/28的傳聞,前幾年也絡繹不絕,但海軍始終沒有真正實踐。後來國產航母和075先後服役,搜救直升機成為標配(由於拯救落水飛行員的有效時間非常短,為了爭取時間,兩架搜救直升機一般會在艦載機放飛前升空待命,一直到所有艦載機都降落才會返回),之前勉力維持的卡-27PS被徹底拋棄,橘紅色的直-9S成為過渡,未來基於直-20改造的搜救款,將是最合適的機型。

▲直-20上艦是大勢所趨

此外,海軍引入的最早一批卡-28,退役時間甚至比卡-27PS更早,這也表明海軍對卡-28的表現不太滿意,沒有做什麽延壽升級就直接退役了。按照艦載直升機的典型服役壽命,20年出頭已經比較理想,像俄羅斯海軍那種卡-27PL服役40年仍不退役的情況,只存在紙面上,直升機其實早就老化不堪使用。相比於80年代購入,至今仍未退役,結結實實在陸航「戰鬥」了40年的美制「黑鷹」,卡-27/28的表現,一方面是因為其服役環境遠比陸上惡劣,另一方面則是蘇俄裝備的傳統痼疾——服役時間偏短。舉個例子,國內在90年代引入的蘇-27SK重型戰機,如今已全部退役,只有在世紀之交購入的蘇-27UBK還在繼續發揮作用。而日本航空自衛隊在80年代得到的美制F-15J,雖然屢屢傳出掉零件的傳聞,但確實還在繼續服役,並且還準備延壽升級再戰。

▲「黑鷹」在中國的故事相當傳奇

因此,類似「黑鷹」和卡-28這種服役時間對比嚴重不平衡的情況,並不僅僅是發生在中國。蘇聯軍事工業的核心發展理念,就是時刻為世界大戰準備,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是其一貫特性,但也帶來了使用壽命偏低的問題。再加上海上高濕、多鹽的易腐蝕環境,對於任何航空器都是嚴重威脅。因此,即使是同一型號和批次,在陸上、海上不同作戰環境中,在海上的服役時間也遠低於陸上。卡-27/28在國內的服役周期屬於正常水平,不低也不高,但從海軍一貫行事風格來看,這種未升級延壽操作,就已經是不滿意的表現。總的來說,卡-27/28雖然外界已經很熟悉,但海軍內心深處並不是很認同這款俄制裝備,其本身也沒有真正融入海軍作戰體系,平價采購並按期退役,就像之前的「基洛」潛艇一樣,算是為一個時代畫上句號。

▲俄制卡系列直升機終究只是過渡

在卡-27/28之外,海軍其實還購入了著名的卡-31預警直升機,數量為9架,總價格則遠遠超過17架卡-27/28,但起到的作用甚至比後兩者更低。除了國產直-18Y發展迅速,很快頂替卡-31在航母上服役之外,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卡-31效能並不理想,並列雙旋翼的設計雖然保證了穩定性,但重量、空間利用率實在難以接受。航母並不存在驅護艦機庫高度有限,難以容納卡系直升機的問題,但面對卡-31無法滿足需求的現實,也只能將其打入冷宮。

▲出現在075上的卡-31預警直升機

卡-27/28在中國海軍裏最好的表現,大概就是雙旋翼設計帶來的優秀穩定性,服役多年也沒有出現墜機事故,安安穩穩幹到退役。作為當初國產裝備不見起色的特殊階段,解決緊急需求的過渡裝備,卡-27/28起到了應有的作用,缺點和優點都很明顯,服役生涯算得上是中規中矩。海軍對於這款完成使命的非國產裝備,也懶得再花錢維護,本身更沒有封存價值,將敏感器材處理後,轉手到民間作為國防教育器材甚至是經營性平台,也沒有什麽好意外的。

參考資料: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97182636547932703/?channel=&source=search_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