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69大限」已過:沙特-美國仍未續約?「石油-美元」等待喪鐘

2024-06-16軍事

去夏,美國總統拜登曾經有過一次短暫的沙特存取,但過程極不愉快

布林肯希望透過外交獲得與沙特關系的進一步提升,但有可能他太高看自己了

台北時間6月9日已過,我還是覺得要再等等,萬一有什麽變數呢?再等等,等到現在,是既過了沙特阿拉伯時間6月9日,也過了美國時間6月9日,這才算一塊石頭落了地,完嘍!黃嘍!

什麽黃了?沙特阿拉伯與美國的【石油美元協定】黃了。即沙特王國和美國簽訂於1974年,有效期長達50年的【石油美元協定】,已經於2024年6月9日正式到期,但是沙特方面早已經放出要放棄跟美國續簽的訊息,現在看來這訊息還是靠譜了,這是不是說「石油-美元」體系,在歷經50年的霸權黃金期之後,這回是真的要走向GAME OVER了?

小孩沒娘,說來話長,這一切還要從50年前說起。

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44個同盟國的國家代表團在美國紐咸西州的布雷頓森林小鎮舉行談判,商討一系列旨在確立戰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協定。依仗著擁有全球四分之三黃金儲備和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大國地位,美國前財政部助理部長哈裏·懷特擊敗了英國代表團團長、經濟學大師肯恩斯的"肯恩斯計劃",確立了強化美元地位的「懷特計劃」。

這次會議一系列協定所規定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後來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其核心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匯率的變動固定在一個規定的區間內。與此同時也建立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兩大國際金融機構。美元從此作為世界最主要的硬通貨登上了歷史舞台,賦予了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但是,從1950年代之後,美國便連續陷入韓戰和越南戰爭的泥潭裏,長期戰爭導致大規模財政赤字,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信譽受到嚴重沖擊。到1960年代後期,美國黃金儲備銳減到只占全球的30%,讓全世界對美元都產生信任危機,各國紛紛拋售美元去搶購黃金。法國總統戴高樂更是專門用飛機把從美國兌換的黃金運回國內,如此之下,美國總統尼克遜不得不宣布美元和黃金解除掛鉤,"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但是,我們還是要說句但是,但是,美國人確實是20世紀頂尖的,也最令人佩服的全球生意高手,而且其又擁有最強大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和國防實力,美國人不甘心於就這麽丟掉對世界貨幣體系的掌控,於是就遊說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放棄對美國的石油禁運,並派出了以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為首的外交團隊與沙特王室進行了一系列談判,最終在1974年達成了【石油美元協定】。

不得不說,「石油-美元」體系建立是美國在20世紀最出色的政治行動之一,所依靠的還是其強大的國家實力

2023年3月10日,伊朗和沙特在中國斡旋下達成「北京和解」影響深遠

該協定主要內容是:美國不再偏袒以色列,並將向沙特阿拉伯出售軍事武器,同時保障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國土安全不受以色列侵犯;而作為回報,沙特阿拉伯所有的石油出口都必須全部以美元作為計價和結算貨幣,同時,沙特阿拉伯還要將出口石油獲得的美元盈余用來購買美國政府債券。

沙特是OPEC中最大的產油國,所以其他成員國也很快采用美元進行石油交易,從此,美元與石油緊密掛鉤,任何想進行石油交易的國家都必須擁有足夠的美元儲備。美國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這份50年前的【石油美元協定】就為「石油-美元」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礎。

這套體系在早期有兩大核心:其一,國際石油貿易以美元作為計價和結算貨幣;其二,石油生產國出口石油所獲得的收入,扣除進口開支後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債。

「石油-美元」迴圈是美國精心設計的一個「巧實力」架構,它讓美國原本幾近失落的美元霸權又重新得以樹立,石油輸出國得到的美元收入也需要尋找更好的投資渠道,於是借著美國超強的的工業經濟實力和發達的資本市場,「石油-美元」中很大一部份又回流到美國,以存款、股票、國債等形式去填補美國的貿易與財政赤字,支撐著美國經濟,一直到現在皆如此,整整50年了。

但是,要知道,現在,已經到2020年代了,全世界最大的工業體和制造業國家,最值得石油資本投資的實體經濟國家已經換成了中國。

就在上個月,我去了一次遼寧省錦州市,有機會到總投資837億人民幣的華錦阿美石化專案實地踏查,這是中國與沙特共同投資的一個巨大型煉化專案,由中國實力雄厚的制造業集團北方工業集團與世界最大的能源企業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合作建設,這也是沙特王國面向中國的全球崛起進行的全新戰略布局,該專案建成後,原油都會來自於沙特的遠洋運輸,如此之巨大的投資專案,這背後給出的,其實與當年沙特與美國實施「石油-美元」計劃的路線非常近似。

我們也能從由美國控制著話語權的國際媒體的頭條新聞裏查到,其實早在去年下半年,沙特和美國已經開始圍繞【石油美元協定】等一系列50年來進行的合作,尤其是沙美兩國的安全合作協定的續約開始全面接觸,和連續談判了。但我現在手頭能看到的最近期的比較靠譜新聞源,是鳳凰網記者徐量從英國發出的報道, 即6月9日美國與沙特的安全協定到期,沙特王儲小薩勒曼已經提前一周通知美國:不再續簽。

就這樣短短一段話,說砸到拜登政府的頭上,有如泰山崩塌之重亦不為過。

但是,在去年的下半年,事情可不是這個樣子的,比如2023年8月9日【華爾街日報】曾報道,有知情的美國官員透露,美國和沙特阿拉伯已經就沙特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的基本條款達成了共識,以換取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讓步,以及美國對沙特提供的安全保障,和民用核計劃的援助。該新聞還說了,在未來的9到12個月裏,美國官員將會對中東和平協定的細節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並說這將成為「一代人以來最為重要的協定之一」。

而在2023年的9月下旬,美國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宣布了它的「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專案,這其實就是美國政府為了與中國的「一帶一路」爭奪國際話語權,給歐洲、中東和印度畫的一張「大餅」,因為美國人自己甚至並不在這張「大餅」有任何的地緣利益。

之後,又傳出拜登政府正在中東地區推進所謂其他動作。【紐約時報】在9月20日報道說,美國正在與沙特阿拉伯商討一項新的安全協定,而且還是一項共同防禦協定,類似此前美國和日本、南韓這樣的亞洲盟友簽的軍事條約,根據協定,美沙雙方一旦在本土或者對方領土受到攻擊,都將向對方提供必要的軍事支持。

我們現在回頭去讀去年9月【紐約時報】上關於此事的報道,是另一番滋味的,比如,報道稱,關於與沙特的合作,美國政界不乏反對之聲,一些議員認為,沙特並不可靠,很少顧及美國的利益。如果達成共同防禦協定,外界會質疑拜登政府是否又要將美國部隊卷入到中東亂局之中,完全有悖於拜登政府的既定戰略,即將軍事資源撤出中東,轉而部署在亞太地區威懾中國。此外,美國政府內部一直有人對沙特人權問題不滿,卡舒吉事件一直就是民主黨與沙特政府之間最大的糾結點。

美國的【福布斯】雜誌則稱,沙特想透過與美國簽署安全協定,從美國獲得軍事保障、民用核技術,並以此作為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的前提條件。

也就是說,美國媒體在9個月前所渲染的氛圍,還是小薩勒曼王儲明顯有求於美國,指望能從與美國簽署的安全協定,得以跟以色列達成建交,並成功對抗伊朗的威脅,以及還想從【石油美元協定】的續簽中獲得更大的好處,繼續得到美元霸權的蔭護----所以,沙特就必須聽從於美國的命令,把中國在沙特和在中東的存在排除出去,能在中東繼續狙擊中國,這才是美國的朝野兩黨最大的共識。

而且,這種氛圍和腔調,美國媒體把它一直堅持到上個月,也就是2024年5月,還動不動就是這樣的腔調,比如什麽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和沙特即將達成一項歷史性協定,該協定將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並為沙特和以色列建立外交關系開辟可能的途徑;還說這份協定有可能重塑中東格局,而它除了加強以色列和沙特的安全外,它還將加強美國在該地區的地位,代價則是伊朗等國的利益將受到損害。

雖然,在此期間,也時不時會傳來沙特阿拉伯正在推進與中國的廣泛而深入的能源貿易合作和科技創新合作,也會時不時傳來沙特同時正在跟伊朗秘密接觸,甚至有可能會引進伊朗的民用核技術,等等。

還有,沙特和美國的這份或者可名為「戰略聯盟協定」的協定,主要內容是美國透過向沙特提供更強的安全保障、在民用核領域的技術支持、以及推動巴以沖突結束和巴勒斯坦建國,換取美國和沙特之間更密切的聯盟關系,以及沙特與以色列的關系正常化。相對應的,開出了上述價碼的美國,則將禁止沙特允許中國在該國建立所謂的軍事基地,以及開展安全方面的合作。

美聯社在5月19日還引述了沙特阿拉伯通訊社的報道,稱沙特王儲兼首相小薩勒曼當天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會面,兩個人討論了美沙「廣泛安全協定」的半定稿。會見期間,小薩勒曼與沙利文還回顧了兩國之間的戰略關系,並探討了加強各個領域合作的方法,並稱該協定已經接近完成。

不過,這裏面還有另一個令人困惑的新聞懸念不能忽視,那就是在5月6日或者7日,據大量網絡傳言,小薩勒曼車隊遇到了刺殺襲擊,好在保鏢反應迅速,拼死保護住了小薩勒曼,他只受點輕傷,保鏢卻死傷了一半----伊朗總統萊希5月份在直升機事件中遇難,這已經被證實了,但小薩勒曼是不是真的被刺殺?現在卻只有傳聞,而沒有任何信源,但這件傳聞出現的時機太過詭異了,是在沙特與美國進行安全協定談判期間出現的極不安全事件。

如果小薩勒曼遇刺的事件真的發生過,則十有八九刺殺者會是來自以色列摩薩德,則可以視為美國和以色列正在使用另一種方式迫使小薩勒曼接受續約,則又可以反證,沙特與美國的續約談判在今年5月初就已經走到了懸崖邊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