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越軍少將回憶老山211高地爭奪戰,是越軍渭川前線的轉折點

2024-08-20軍事

一、越軍戰史記述的進攻與占領

1985 年 4 月 4 日,越軍 322 師 567 團接管了 313 師 982 團的防區。5 月,越軍二軍區決定由 567 團二梯隊 5 營攻打 211 高地,並進行了針對性的作戰準備。5 連作為此次戰鬥的主力,轄三個步兵排和一個 60 炮班,實際參戰人員 87 名,還配屬了師屬防化小組、團屬偵察分隊、工兵班和無線電小組。

5 月 24 日、25 日兩個晚上,5 連幹部對 211 高地進行了實地偵察,發現高地上共有 10 個戰鬥工事,且周圍布滿地雷。經過研究,5 連確定了以東南方向為主攻,西南和西北為助攻的戰鬥方案。

5 月 31 日淩晨 4 時整,5 連各分隊按照預定計劃分三路向 211 高地秘密摸進。5 時 45 分,各分隊占領進攻出發陣地。5 時 47 分,越軍炮兵群向 211 高地及周圍中國軍隊陣地進行了 8 分鐘炮火準備,共發射炮彈 1092 發。同時,周圍越軍陣地的火炮也向 211 高地實施火力打擊,機動火力隊的火箭筒對高地上的石洞進行直瞄射擊。5 連在火力掩護下迅速開辟通路。

戰鬥中,1 排從東南方向進攻,雖遇到一些困難,但攻占了 4 號和 5 號戰鬥工事。2 排進展順利,攻占了 3 號戰鬥工事。3 排也在艱難中推進。經過激烈戰鬥,5 連於 6 時 35 分左右攻占了 211 高地。此役,中國軍隊傷亡 20 余人,被俘 1 人,越軍自身陣亡 4 人,負傷 15 人。

越軍在 211 高地上抓到中方戰俘後,在河內召開記者招待會,大肆宣揚其「戰果」,並在老山前線播放戰俘錄音,散發傳單,企圖渙散中國軍隊的軍心。

二、我軍的頑強爭奪

5 月 31 日淩晨越軍發起全線攻擊後,595 團指揮所命令預備隊前出增援 211 高地。副參謀長朱憲寬向 7 連 1 排長劉海洋交代任務,命其率 26 人組成的增援分隊,務必於 17 時 30 分之前到達 255 高地,接受 3 營營長譚德生的指令。

增援分隊在劉海洋的帶領下,穿越危險的開闊地,不顧越軍炮火和地雷的威脅,奮力向前沖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沖擊,增援分隊全部安全到達 255 高地。

5 月 31 日黃昏 18 時,595 團炮兵群向 211 高地實施炮火急襲。劉海洋帶領增援分隊向 211 高地發起沖擊,但在「百米死亡線」上遭到越軍炮火覆蓋,1 組全部傷亡,2 組也有人員負傷。幾名戰士連滾帶爬地沖上了 211 高地,在劉海洋的指揮下,奪回了 3 號哨位。

奪回 3 號哨位後,劉海洋等人面臨著越軍的猛烈反撲和嚴密炮火封鎖。從 5 月 31 日深夜到 6 月 1 日淩晨,越軍多次偷襲 3 號哨位,都被劉海洋等人打退。但由於大部份人員傷亡在「百米死亡」路線上,剩下的兵力無力組織對 1、2 號哨位攻擊。

6 月 1 日午夜,7 連 1 排第 5 戰鬥小組韓振坤等 4 人穿過越軍火力封鎖到達 3 號哨位。6 月 2 日淩晨 5 時許,7 連 7 班長許子義等 4 人攜帶部份給養摸上 211 高地。6 月 3 日下午,9 連副班長鹿秀斌等 3 人組成突擊隊,引導 6 班摸上 211 高地。但在途中,6 班人員走散,多人負傷犧牲。9 連人員與 7 連人員協同防守 3 號哨位。

595 團 3 營在幾天內先後派出多支小分隊增援 211 高地,但大部份人員傷亡或遭火力攔阻。最後只上去了 20 幾個人。

211 高地遺失了 2 個哨位後,此事驚動了總部。67 軍在巨大壓力下嚴令 199 師不惜一切代價奪回 211 高地的 1、2 號哨位。但此時的戰鬥面臨諸多不利條件,如地形不利、部隊對陣地情況不熟悉、越軍炮火難以壓制等。

在持續多日的戰鬥中,595 團 7、9 連傷亡近百人,後期主攻的連隊也損失慘重。211 高地上的傷員、烈士運不下來,情景慘烈異常。

在緊接著的「6.11 」進攻戰鬥再次失利之後,199 師重新熟悉戰場,研究越軍戰鬥特點。67 軍制定了三個奪回 211 高地的預案。

經過充分準備,1985 年 9 月 1 日,199師偵察連副連長原明、副指導員賀光明帶領 17 人組成的突擊隊,秘密摸上 211 高地 3 號哨位潛伏。9 月 8 日,突擊隊利用雨霧掩護采用白天出擊,僅用 12 分鐘就全殲 2 個哨位上的越軍,奪回了 1、2 號哨位。

227 高地的越軍很快發起反撲,但在 199 師精心組織的步炮協同下,突擊隊頑強阻擊,先後打退越軍 4 次反撲,鞏固了陣地。

鞏固陣地後,師偵察連撤出,由 597 團 7 連線替防禦任務。越軍後來又多次反撲,但在 199 師堅守部隊及炮兵的有力打擊下,寸土未得,最後只得放棄奪取 211 高地的企圖。

三、越國防部空降 阮德輝少將回憶

1984 年 4 月 28 日,中國軍隊以強大陣容對越南發動第二次進攻,主要方向為河宣省(後分置為河江省與宣光省)渭川縣邊境。渭川前線戰況空前激烈,急需有戰鬥經驗的指揮員充實一線部隊與第二軍區河江前指的指揮力量。在此背景下,國防部副部長黃文泰大將親自指派阮德輝少將擔任第二軍區副參謀長兼河江前指參謀長,協助第二軍區副司令員兼河江前指司令員阮友安中將工作。彼時,渭川前線局勢對越軍極為不利。

遺失1509 高地(老山主峰)、772 高地(662.6 高地)、1030 高地(八裏河東山)等高地。當時前線形勢艱難,士兵普遍悲觀消極,認為中國軍隊實力占優且占據居高臨下的有利態勢,越軍很難組織有效反擊,即便得手也難以保住陣地。1984 年 7 月 12 日,越軍組織加強步兵師規模的反攻,試圖奪回 1509 高地(老山主峰)、772 高地(662.6 高地)、685 高地(634 高地)、233 高地(169 號高地)、1030 高地(八裏河東山),但最終失敗。反攻之初雖攻占部份高地,卻很快被中國軍隊反擊奪回,部隊遭受重大損失,僅 7 月 12 日一天,就有數千名官兵傷亡。

面對緊迫形勢,越軍二軍區決定向剛換防的中國軍隊發起「M1」團規模的進攻計劃,他們將進攻的一個重點放在清水鄉北側400 高程東側的 A6B 高地(即211 高地)。此地為中國軍隊前沿陣地,距越軍陣地僅 200 米,便於越軍機動兵力、補充物資及運送工程材料。為此,越軍挑選第 982 團(真實番號為第 567 團)的一個連,在相似地形進行了為期 20 天的認真臨戰訓練,涵蓋攀登巖石、向洞穴投擲手榴彈、高效使用衝鋒槍和機槍射擊等技術戰術。阮德輝少將親自領導戰前準備工作,確保不泄露秘密,並組織三次抵近偵察,切實掌握中國軍隊兵力部署情況。

1985 年 5 月 31 日淩晨 5 時,「M1」進攻計劃開始。憑借突襲優勢和精心準備,越軍步兵在火炮、火箭筒的猛烈火力支援下,不到一小時便占領了 A6B 高地,俘虜中國軍隊一名戰士。然而,奪取目標後堅守陣地、擊退中國軍隊反擊遠比進攻困難。但越軍在兵力和火力支援方面做好充分準備,雖連續 11 天遭到中國軍隊攻擊,甚至一天組織 3 至 5 次進攻,越軍仍牢牢守住陣地。中國軍隊傷亡數百人。這場戰鬥極大地振奮了越軍軍心士氣,成為渭川前線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