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殲-20加速暴兵,解放軍知道時間緊迫!美國不行了,白宮宣布躺平

2024-03-04軍事

央視日前播出的記錄片「飛最好的飛機,打最硬的仗」,講述解放軍空軍「王海大隊」的事跡,飛行員講述自己駕駛殲-20飛行體驗:「整個飛行過程中,最大載荷可以達到9個g,相當於9個和你自身同等重量的人壓到你身上!」「不挑戰人的極限,就無法達到飛機極限。有時飛行完了,腰、背、腿、胳膊,都會出現毛細血管破裂,渾身都是出血點……」

第五代戰鬥機的設計過載一般就是9g,戰鬥機飛行員需要裝備「抗荷服」,加壓呼吸系統和後傾座椅來對抗高g機動過載。說明殲-20戰鬥機具有十分強悍的機動性,能夠做出「J轉彎」和「蹬壁」等高機動動作(以前是F-22的拿手動作),即使在近距格鬥中也能秒殺第四代戰鬥機。

根據央視紀錄片透露,「王海大隊」是中國空軍最早換裝殲-20戰鬥機的作戰部隊,早已完成全體飛行員換裝轉型,並且在全空軍範圍內展開殲-20戰鬥機人才裂變模式,建立了專門的殲-20飛行員的培養模式,這對處於加速發力階段的中國空軍至關重要。目前每年都有幾個旅的部隊換裝殲-20戰鬥機。中國空軍體系建設已經是以五代機為骨幹,四代機為主體,實作了兩代戰鬥機的配合作戰。

綜合外界新聞報道的訊息,解放軍在2023年獲得了遠超預期的軍機數量。作為對比的是,去年美國空軍獲得的戰鬥機數量、尤其是隱形戰鬥機的數量遠低於預期。外界分析稱,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的年產量很可能首次反超了美國F-35隱形戰鬥機,白宮被迫削減裝備采購數量,美國似乎是躺平了。

盡管中國官方並沒有透露2023年中國戰機的總產量,但西方分析家普遍認為,僅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的產量就超過了100架。目前解放軍空軍獲得的殲-20戰鬥機總數已經有250架左右,超過了美國空軍的F-22隱形戰鬥機數量(187架)。之前外界推測殲-20戰機數量超過F-22將要等到2027年以後,「很顯然,中國人提前4年實作了這一目標」。

而美國空軍則比較難受。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今年1月份釋出的報表稱,原計劃在2023年的F-35交付數量要超過150架。但實際上全年只交付了98架各種批次的F-35戰鬥機,其中美國空軍獲得的數量大約是40%,這意味著美國在2023年實際獲得的F-35戰機數量才40架,遠遠低於中國殲-20的生產量。

據環球網報道,多名訊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希望將國防部明年購買F-35戰機數量削減18%,從原計劃的83架減至70架以下。

美國這個「世界警察」現在的日子一點都不好過,他們在深陷巴以和俄烏兩場沖突泥潭的同時,還要在亞太對中國和北韓張牙舞爪。現在的美國,已無法重現冷戰結束後那樣輝煌,而是一個內憂外患其逐漸落魄的老大帝國。

美國下一財年的軍事預算雖說超過8600億美元,這一筆巨款要放在其他國家,無疑就是一個天文數碼,但在美國那裏,卻已經無法填補美軍需求的大窟窿。

造成白宮必須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主要原因,就是國會對2025財年國防預算設限,從而迫使白宮不得不尋求節省軍費開支。不過,拜登的這一決定,雖說可以讓美軍減少16億美元的開支,但由此引發的後果,就是美國一些軍火巨頭的股價暴跌。

根據五角大廈之前的估算,2025年財年的國防預算總額將高達9290億美元。不過,美國會則不同意國防部這一預算案,只答應在2024財年軍費的基礎上增加1%,即8950億美元。顯然,美國高達34萬億美元的債務總額,似乎讓國會那幫人不得不學會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

國會想要過苦日子,拜登政府的日子就更不好過。美國軍費在開源無望的情況下,只能采取節流來維持其龐大的軍事機器運轉。所以,拜登政府除了削減F-35戰機采購數量外,還決定暫緩建設因援助烏克蘭和以色列而耗盡的武器庫存。顯然,五角大廈資金捉襟見肘,最著急的就是美國的軍火商。也難怪,國防預算少了,美軍哪來的錢買武器?

為此,洛馬公司在隨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期待在未來數月內與白宮和國會就2025財年預算進行合作。顯然,他們還希望透過遊說國會,讓他們給國防部要求的國防預算開綠燈。但按照當下美國糟糕的財政狀況,加之兩黨關系又勢同水火,洛馬公司想要說服國會按照國防部的要求撥款,可能性似乎並不大。

由於美國負債累累,讓他們無法填補之前留下的財政缺口。這不僅影響美軍的裝備采購計劃,同時也危及白宮對外援助計劃。目前,白宮送出的600億美元對烏援助撥款提案,在眾議院被凍結。而眾議院日前透過的179億美元的對以援助法案,估計將難以在參議院被透過。顯然,美國的對外援助已陷入困境。

對歐洲盟友來說,一個沒錢向烏克蘭提供軍援,甚至沒有能力保護他們安全的美國,按照外媒的說法就是「正在成為他們的戰略噩夢」。在支持烏克蘭方面,由於美國的缺席,讓歐洲難以單獨挑起這面大旗。所以,盡管很多歐洲國家領導人都無法接受「普京取勝」的現實,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這種現實可能無法避免。

在沖突持續近兩年之後,俄烏雙方已經發展成為類似於一戰的陣地戰和消耗戰。按照軍事專家的分析就是,如果沒有新的力量加入,不能排除這場沖突會被長期「凍結」,即當前的前線成為事實的占領分界線。對此,觀察者網援引專家的話說:這種遠景對於歐洲來說,無異於戰略噩夢。

俄烏沖突如果真的被凍結,美國又難以承擔對歐洲的安全保障責任,導致歐洲不得不單獨去面對俄羅斯,把主要精力和資源用於與俄羅斯展開軍事對峙,這將意味著歐洲將回到「冷戰2.0時代」。 不過,對歐洲來說,這是一場沒有美國核保護傘的更冷的冷戰。

由於擔憂美國會拋棄歐洲,歐盟一些政客近期熱衷於鼓搗著「部署核彈頭」。另外,法國外長科隆納也警告歐洲,「只靠北約這一份生命保險是不行的」。由此可見,美國無力再承擔對盟友的安全保障,歐洲似乎已意識到戰略噩夢已經來臨了。

在隱形戰鬥機的生產數量領域,中國在2023年的殲-20產量首次超過了美國的F-35,而且殲-16和殲-10C等四代機的生產也在高速進行。而美國波音F-15EX的產量更是低到令人發指,「兩年才交付了兩架」,而F-16V的批次生產也有波折。這意味著,美國空軍戰鬥機規模在持續縮減,而中國空軍的戰鬥機規模在快速增加,武器裝備更新速度超過了美軍,也難怪美國方面焦慮不堪,索性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