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胡璉晚年為何不敢提粟裕?你看他去世前說了句啥,既無奈,又不甘

2024-03-29軍事

粟裕等我方眾多戰將們,在解放戰爭中最大的遺憾是啥?很簡單,就是沒能生擒胡璉。

王耀武很厲害,卻兵敗濟南被生擒。杜聿明也很厲害,照樣兵敗淮海也被生擒。

當然還有黃維(華野和中野合作),雖才幹比不過王耀武和杜聿明,卻是土木系第一大將,也是難逃被生擒的命運。同時粟裕的華野,還擊斃了邱清泉、黃百韜、張靈甫這類國軍悍將,可偏偏胡璉卻一而再,再而三的逃脫而去。

比如,南麻戰役時,曾生擒過王耀武的許世友,在得知胡璉逃脫後,就曾如此憤怒吼道:「 胡璉這只狡猾的狐貍,下次我定讓他碎屍萬段…… 」(出自丁炳生【第三野戰軍征戰記】)

而雙堆集戰役後,楊勇也是氣得大叫,表示:「 我們寧願俘虜一個胡璉,不願俘虜十個黃維!可惜讓胡璉給跑掉了。

瞅瞅,這就是胡璉。雖白崇禧雖看不上他,言稱「 胡璉所到之處,有敵無我,有我無敵 」,表示胡璉避戰,總是躲著解放軍,白崇禧都指揮不動。但在我方看來,胡璉的分量,卻遠超過他的上司黃維,甚至大有比肩王耀武和杜聿明之勢了。

說了這麽半天,我方如何看待胡璉,那麽胡璉是如何看待我方,尤其是他的那些對手呢?這堪稱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問題,畢竟,對於任何事物,多角度觀察和分析下,才能得到客觀認識。

首先要說的是,對於胡璉來言,他最怕——或說最忌憚的我方名將是劉伯承。他的這點認識,跟白崇禧是一致的。即,胡璉認為劉伯承是最可怕和難打的。因為胡璉也曾如張靈甫一樣驕橫過,卻被劉伯承當頭打清醒了。

那是1946年10月,胡璉率領整編11師(十八軍),邱清泉統領第五軍,兩支國軍王牌精銳進犯魯西南。當時劉鄧大軍還沒躍進大別山,劉伯承是「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也就是說當時劉鄧大軍的實力,還是相當強悍的。

於是劉伯承下令:二縱牽制和阻擊邱清泉,三縱、六縱和七縱,圍殲胡璉。就這樣發生在巨野的「張鳳集大戰」爆發了。胡璉的第三十二團,三千多人被圍困在了張鳳集(又名章縫集)。

胡璉這下坐不住了,連忙請求邱清泉火速增援。奈何此刻的邱清泉,也是連連受挫,還救你胡璉?我都忙不過來。於是邱清泉斷然拒絕表示:不是我邱瘋子不想救,而是我都冒煙起火的,抽不出兵力。

自此,胡璉和邱清泉就算結怨了。最終胡璉使出了十八般武藝,在絕對優勢的火力下,才勉強使得200余人逃脫,避免了三十二團被全殲的命運,並遺留下來大量輕重火器,比如什麽山炮、野炮、迫擊炮都丟給了解放軍。

也就是自這一戰過後,胡璉因禍得福,給清醒過來了。因為對於胡璉來言,國軍兩大王牌主力,竟然在劉伯承手下吃了這麽大的虧,這足能證明劉伯承惹不得,我還嘚瑟個啥?

這其實就是為啥後來,在劉鄧大軍千裏挺進大別山後,雖實力嚴重受損了,並還有白崇禧的嚴令,胡璉卻就是不執行,或是打折扣執行的根本原因,導致錯過了絕佳戰機,卻氣瘋了白崇禧。

站在白崇禧角度來言,他實在不明白,這麽好的戰機,別說胡璉這等名將了,就是尋常將領,也會嗷嗷叫著撲過去,搶個天大功勞,可胡璉卻楞是打折扣執行。於是白崇禧認為,一定是蔣介石在背後使壞……

但實則卻是胡璉被劉伯承打怕了,以至於產生出了強烈的心理陰影。這點可不是筆者胡亂推斷,也是有證據的。因為胡璉在南麻戰役後,曾對蔣介石如此分析我軍的情況,如下。

蓋劉伯承、陳毅兩人以次的共軍指揮官,如粟裕、陳士榘、許世友、楊勇、陳錫聯、陳再道、王必成、葉飛等,數年來皆與我對戰多次,根據體認,他們並非傑出之才。劉伯承、陳毅如不能親臨戰陣,彼等必敗無疑。

看到這,估計絕大部份讀者會懵,你說胡璉把劉伯承和陳毅並列,認為這兩位都太厲害,太能打,就不說啥了。可他隨後這是發什麽瘋呢,竟然把粟裕,降級到跟許世友等人相提並論去了?

其實,胡璉沒有發瘋,因為他嘴裏的跟劉伯承並列的陳毅,就是指粟裕。只不過他當時根本不知道,一直認為華野(三野)的那些仗,都是陳毅指揮的,而粟裕無非是尋常縱隊司令啥的,這就引出了胡璉晚年為何不敢提粟裕了。

自胡璉跟著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是非常受重用,故而一直忙得腳丫子朝天。直至1964年,他似乎才得以清閑,被蔣介石扔去越南,出任了「駐南越大使館大使」。

但實則胡璉卻是援助南越去了——猶如解放後陳賡秘密援越一樣。胡璉只不過是披著一個大使的身份,配合美軍和南越罷了(1959-1975年,美越戰爭)。

這同樣也不是小編在胡扯,因為在1967年5月19日,北越遊擊隊(越共)曾密謀刺殺胡璉。在他辦公室裏裝了定時炸彈,哪料胡璉命大,剛好有個會議,他前腳剛出辦公室,後腳就炸了,胡璉等於又逃過一劫。

直至1972年,胡璉才因身體原因返回台灣,並升級為陸軍一級上將。所謂:地位到了,年歲也大了,胡璉就事實上進入到養老階段。這一下他擁有了大把時間,於是在1974年,胡璉就進入到台大歷史研究所,專門研究宋史和現代史。

也正是在這時,胡璉透過大量資料,終於研究出來了一大成果,啥?當年的華東共軍實際軍事主帥,不是陳毅,而是粟裕——這個結果,可讓胡璉震驚非常了。

這雖貌似是一大笑話,但別忘了當時是啥情況。須知不僅是胡璉,其他許多國軍高級將領,至死都不知道,粟裕才是淮海戰役的軍事主帥。

據胡璉之子胡之光回憶: 家父在台灣著書立說,史料存世不少,其間就是不敢提雙堆集和粟裕。唯獨去世前長嘆說:土木不及一粟。

所謂:打了一輩子仗,享受享受一下後,竟突然發現:這麽多年以來,自己連真正的對手,都沒搞明白是誰。所以才說,這既是無奈,也是不甘。

無奈在於,終於承認的確打不過。

不甘在於,若早知道是粟裕,或許就不會輸得那麽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