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新型隱身轟炸機,只能照抄B2飛翼嗎?我們的解法,跟美國不一樣

2024-03-22軍事

自從空軍副司令透露了「20家族」最後一位成員的進展,大家都很興奮,但是關於中國下一代轟炸機的外形,網上的想象圖大多數都是美國B-2的翻版。

(網絡上的想象圖)

在我們的印象裏,隱身轟炸機似乎就該是這個樣子,扁扁的一片,外形非常光滑簡潔,沒有傳統的機身、機翼和尾翼,看起來就只有一個巨大的機翼在飛,這就是飛翼布局。

那麽問題來了,隱身轟炸機只能造成這個樣子嗎?

大家好我是空天同學,曾經在西工大讀過飛行器設計專業,謹慎地說一下我的看法,若有不對還請指正批評。

從飛機設計上來考慮,有三個極為重要的核心參數,那就是 升阻比、翼載荷、功重比(推重比) 。這三個參數的好壞,決定了一架飛機幾乎所有的基礎效能。而飛翼布局讓這三個參數,全都更好了。

一、理論上效率最高的氣動外形

飛翼布局有三個明顯的優點:

第一是氣動效率高, 因為機身跟機翼融為一體,機身也能產生很大的升力,這就讓等效翼面積大振幅增加了,(同等重量下的) 翼載荷 就降下去了——這是第一個核心參數。

另外飛翼布局的機翼機身的界限沒有了,機翼和機身之間的誘導阻力、幹擾阻力也就減小了,升力增加,阻力減小, 升阻比 就增加了(同等展弦比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正常布局的1.4倍左右)——這是第二個核心參數。

第二個優點是結構效率高。 機翼機身融合過渡,空間被充分利用,翼載荷的分布也更均勻,結構強度增加,結構重量就減小了,那整個飛機的重量就減小了;同樣的發動機, 推重比 就變大了——這是第三個核心參數。

或者說,如果要保持同樣的推重比,飛機發動機所需的推力可以更小。那麽如果發動機不太給力,在氣動方面多下功夫,確實可以改善飛機效能。

比如同樣是D-30發動機,俄羅斯伊爾76起飛重量只有190到210噸,而運20可以做到220噸,航程也更遠,氣動上的最佳化功不可沒。

B-2從側面看,很短粗肥胖

三個核心參數都變好了,飛翼飛機的航程、機動性、載彈量等等各種效能,理論上就有巨大的優勢。

第三個優點,就是隱身效果好。 一般來說飛機雷達散射截面積(RCS)最大的地方是機翼和機身夾角的部份,很容易形成角反射器,但飛翼布局的翼身是融為一體的,天生就減少了這個最大的散射源,所以隱身方面有先天優勢。

二、飛翼能隱身,只是個巧合

世界上最早造出來飛翼飛機的,是二戰德國的海爾霍頓兄弟倆,他倆造出來Ho-229噴射式飛翼戰鬥機,非常超前,是當時德國黑科技的代表。

(德國霍頓兄弟)

飛翼飛機試飛的時候,經常會從機場的雷達螢幕上消失,但那時候雷達效能本來就不好,所以就沒有重視。

當時的工程師們只知道飛翼布局是氣動效率很高,沒想過隱身。美國諾斯羅普公司也是認識到了飛翼在氣動效率上的優點,自從二戰後期就一直在搞飛翼洲際轟炸機,想把航程和載彈量做到最大。

(諾斯羅普公司測試了大量飛翼轟炸機)

大家都知道第一架隱身飛機是美國的F-117,但是實際上,計算飛機雷達反射面積的公式,最早是一位蘇聯科學家烏菲姆謝夫在1962年提出來的,這套公式計算很繁瑣,而當時電腦算力不夠,所以沒有引起蘇聯軍方重視。

後來,這個蘇聯公式被「開源」到了美國,洛馬臭鼬工廠的工程師丹尼斯·奧瓦霍塞看到了,於是在蘇聯公式的基礎上,琢磨出來了減小飛機雷達截面積的初步方法,這就有了後來美國的「海弗蘭計劃」(Have Blue)。

(一開始被設計成這個樣子)

(後來被加上了兩個翅膀,才能保證飛起來)

美國人計算發現,最好的隱身外形是個鉆石型,但很明顯,這個形狀很難飛起來,於是加了兩個翅膀,又加了兩個V型尾翼,造出了F-117。

當時對連續曲面雷達反射的計算能力不夠,所以F-117外形是一個個平面;後來電腦運算速度大幅加快了,才能計算曲面的RCS。

後來美國人把現有的每個氣動布局都算了一遍,發現飛翼布局的雷達散射截面積剛好是最小的,諾斯羅普公司高興得一拍腦袋,巧了嗎這不是,我搞了幾十年的飛翼轟炸機,沒想到居然誤打誤撞,點出來了隱身這個技能。

(諾斯羅普的飛翼轟炸機,意外前進演化了隱身)

於是,第一架飛翼隱身轟炸機B-2,就自然由更具飛翼制造經驗的諾斯羅普打造出來了。美軍最新的B-21轟炸機,也是他們來負責,外形沒有太大變化。

三、飛翼優點很多,缺點也很要命

說到這兒,回到剛才的問題,隱身轟炸機難道只能做成飛翼的樣子嗎?

飛翼雖然有這麽多優點,但是有得必有失,飛翼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沒了平尾和垂尾,缺少氣動安定面,飛行操控性和穩定性比較差,機動性發揮不出來。

雖然現在電腦發展,可以利用電傳飛控解決控制的難題,但是氣動上的先天缺陷還是存在的,比如B-2的俯仰操縱力矩就很短,一不小心就容易拍在地上。

B-2飛行品質也不算太好,有時候會有振動問題,整個飛機震起來。

(B-2的振蕩現象)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像B-2這種飛翼,就算你給它裝上4個圖160的加力發動機,也飛不了超音速,因為大型飛翼飛機的肚子太厚了,高速情況下的激波阻力會劇烈增加,控制上也更加困難,速度高了就容易失去穩定性,所以很難飛到超音速。

德國霍頓兄弟當年就設想過超音速飛翼,後掠角很大,而且為了保證穩定性,加一個巨大的垂直尾翼,座艙就在尾翼前面融為一體。但是這個想法太超前了,當時根本實作不了。

美國無尾戰鬥機方案,六代機前身

F-22造出來之後,美國也率先研究了超音速無尾隱身戰鬥機,給六代機鋪路,但是控制和穩定性過於困難,最終放棄。

其實如果廣義一點,東風17那種彈頭形狀,我們叫乘波體,但實際上也是翼身完全融合的,也可以看作是飛翼,只是後掠角很小而已。這樣來看,飛翼也是能飛到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的,只要解決了阻力、穩定性這兩個問題就行。

(寬泛點說,乘波體也是飛翼)

近十年國內外對飛翼的研究,不同造型的飛翼,其氣動特性也很不一樣,但都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減小高速飛行的阻力,提高飛翼布局的臨界馬赫數;

第二是增加飛翼的控制力矩,提高機動性和操縱性。

飛翼布局的客機、轟炸機,都需要一個大肚子來裝人裝貨裝彈藥,這一塊阻力是沒法徹底消除的,只能盡量最佳化。

比如類似X-47的這種蝴蝶造型,前面後掠角大,機翼後掠角減小,最佳化了流場,可以獲得更快的巡航速度,但是因為多了一條折線,反射源多了一個方向,隱身性會稍微下降一些。

波音、中國商飛,還有西北工業大學的新一代客機驗證模型,都采用了飛翼布局,肚子很大很扁,機翼向外逐漸縮小,像一只鰩魚。

西工大飛翼試飛

NASA風洞試驗

這也是最佳化後的飛翼構型,其實還是有個明顯鼓起來的機身的,在巡航速度、結構重量、機艙容量等方面做了最佳化折中。

理論上,BWB飛翼客機耗油率、載貨率都遠高於現在的飛機,但是想投入市場實用,還有不少挑戰。

(嚴格來講不是飛翼了,只是翼身融合程度很高)

四、速度和隱身,不可兼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對轟炸機來說,增加速度,可以減少突防的時間,增加生存性,所以如果能在不明顯影響航程、隱身的情況下,增加轟炸機的巡航速度,何樂不為呢?

想把速度搞上去不難,增加後掠角、減少跨音速阻力就行了。但如何保持穩定性,就是工程師需要直接面臨的挑戰。

比如洛馬公司1970年代提出了代號「高級釘」的方案,就是一個後掠角更大的飛翼,速度更快,為了保持穩定,增加了一個尾巴,上面有一套固定的尾翼,而且是前掠翼。

洛馬「高級釘」

這樣就大大改善了飛行操穩特性,但是隱身性下降,這加長了一大截尾巴,整機重量也明顯增加了,航程和載彈量肯定會降低。

再比如我們經常見到這張圖,是國內外對於「轟20」的想象,就是在後機身加了一對可以折疊的多功能尾翼。

(V尾翼豎起)

(V尾翼放平)

需要高速巡航時,形成V型尾翼,增加穩定性;

如果進入了高風險環境,需要加強隱身,那就把尾翼放平,與機翼重新融合成一個平面。

這種方式聽起來不錯,兼顧隱身和操控,重量也增加不多,比洛馬的方案又更進一步了

不過也有代價,一是增加一套轉軸,結構重量加大、可靠性下降;二是任何可變機翼,較大的機械活動結構,都可能會導致額外的雷達反射,處理起來有點麻煩,可能要用到很多柔性隱身蒙皮覆蓋,但也不是不能解決。

增加了V尾的飛翼,已經不算飛翼了

說來說去,氣動和隱身天生就是矛盾的,幾乎一定會打架,飛機設計師就只能權衡利弊,在大量數學和試驗的基礎上,找到更最佳化的辦法,盡量顧此、又不失彼。

還有一種解法,那就極端一點了,就是前面提到的 「超音速飛翼」 ,甚至 「高超音速飛翼」 。采用超過60度的後掠角,在大氣層邊緣高速滑行,這時候升力來源已經全是激波了,因此叫「乘波體」。

(全拼速度,也不是不行)

這種飛行器,已經算是空天飛機的雛形了。實際上中國早在幾年前,就公布過空天飛機的方案,水平起降,二級入軌。

超過5馬赫的極高速度下,飛行器在紅外波段已經不可能隱身;但導彈也追不上了,自然不必再顧忌隱身問題了。

五、美國人的答案,從不是唯一解法

飛翼布局,其實跟鴨翼布局一樣,在過去大半個世紀都是「被埋沒的金子」。

我們現在的飛機大部份是常規布局,美國戰鬥機也都是常規布局,並不是常規布局比鴨翼更好。

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就是鴨式布局,二戰也造出了鴨翼戰鬥機。

但是,鴨翼是靜不穩定的,控制太困難了。直到1980年代電腦算力猛增,代替人力操控,才馴服了鴨翼。

20、20

飛翼布局也是如此。美國人雖然經驗豐富,交出了B-2和B-21兩個答案,但這並不是隱身轟炸機外形的唯一解法。實際上,航空航天各個領域,美國人的答案,也從來都不是唯一的答案。

當初殲-20的外形,一公開就震動國外,不僅最佳化了超音速巡航,又利用強大的多渦系耦合增加升力系數,然後還很好地處理了鴨翼轉軸的隱身問題,做到了比F-22更低的前向RCS,很符合未來的空戰需求。

相信中國航空科研人員的智慧,「20家族」最後一位成員也一定會別具特色,充滿中國智慧。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