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覓敵者」號為印度核潛艇計劃按下加速鍵

2024-09-26軍事

印度海軍潛艇。 圖片來源 社交媒體平台「X」

綜合編譯 韋蓋利

近日,印度海軍宣布其第二艘戰略核潛艇「覓敵者」號已正式投入使用。印度國防部長、海軍參謀長、戰略部隊司令及國防科研機構的代表出席了8月底的服役儀式,彰顯了印度領導層對這艘潛艇的高度重視。外媒評論稱,攜帶核武器的潛艇批次服役,標誌著印度構建海陸空「三位一體」核力量的努力取得了重大進展。未來,隨著更多核潛艇加入印度海軍,這個南亞大國的戰略影響力將擴充套件至印度洋以外的廣闊區域。

據【印度時報】報道,「覓敵者」號(又譯「阿裏加特」號)的命名規則源自古代梵語,與印度首艘核潛艇「殲敵者」號一脈相承,體現了「以無與倫比的威懾力維護海上利益的承諾」。這艘潛艇於2017年在印度維沙Kappa特南造船廠下水,2022年開始試航至今。由於施工進度慢於預期,「覓敵者」號與「殲敵者」號的服役時間相差了8年。

印度「Firstpost」網站指出,研發和建造核潛艇是對工程技術能力的全方位挑戰。在效能參數上,「覓敵者」號較其他國家的同類潛艇更小,排水量約為6000噸,全長112米。在功率為83兆瓦的核反應堆驅動下,其水下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24海裏。

美國【大眾機械】雜誌網站刊文稱,印度的頭兩艘核潛艇是其未來水下艦隊的基石。核反應堆使潛艇能夠在海底潛伏數周乃至數月,這意味著,除非被提前偵察並跟蹤,核潛艇在突發的武裝沖突中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覓敵者」號的主要任務不是追蹤敵艦,而是盡可能隱藏自身行蹤,等待國家領導機構透過超低頻無線電波發出的指令,必要時可立即向遠方目標齊射搭載核彈頭的導彈。

此前有傳聞稱,「覓敵者」號將擁有比「殲敵者」號更強的火力。然而,根據印度媒體最新的報道,除了用於自衛的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這艘潛艇的主要武器仍然是12枚K-15型潛射彈道導彈,有效射程為750公裏;若換裝射程3500公裏的K-4導彈,載彈量將縮減至4枚。按照【印度時報】的說法,盡管外形尺寸大致相同,但得益於先進的聲吶器材和改良的推進系統,「覓敵者」號的作戰效率更高且隱蔽性更強。

【大眾機械】補充說,如果說「殲敵者」號更像是技術驗證和展示平台,那麽「覓敵者」號無疑在實戰方向上邁出了更大的一步。與其他國家的戰略核潛艇相比,它在導彈射程這一關鍵參數上處於劣勢,但也因此獲得了更流線型的艇體外形,有助於改善操縱性。

作為全球第六個研發和裝備戰略核潛艇的國家,印度的核潛艇計劃借鑒了國際成熟技術和經驗。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分析稱,印度曾在本世紀初從俄羅斯租賃了兩艘核潛艇,「覓敵者」號在外形設計上似乎受到了俄制潛艇的啟發。該艇采用了雙殼體設計,與俄羅斯潛艇相似,但內部器材大多從印度國內以及英國、法國、以色列采購。

有觀點認為,印度的海基核威懾能力仍需加強。按照國際經驗,一個國家至少應建造3艘戰略核潛艇,以確保任何時候都有潛艇出海執勤。此外,目前與「覓敵者」號配套的K-15導彈射程較短,如限定在印度洋水域發射,則無法完全覆蓋周邊重要目標;即便瞄準巴基斯坦內陸地區,印度潛艇也不得不挑戰對手的沿岸防禦體系。

因此,為實作可持續的戰略威懾,印度需要更多更大的潛艇和效能更強的導彈。事實上,印度的「核潛艇路線圖」基本遵循了這一思路。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印度海軍已規劃了代號S4和S5的兩款改進型戰略核潛艇。其中,S4型的排水量和艇體長度分別增加到7700噸和125米,最多可搭載8枚射程5000公裏級別的導彈,預計從明年開始建造2~3艘。在此基礎上,S5型潛艇的排水量將進一步增加至1.5萬噸,搭載12~16枚導彈,並首次采用分導式彈頭,相關技術目前已開始測試。

印度海軍還計劃采購3艘7000噸級的攻擊型核潛艇,預計2032年前後開始交付,其主要任務是為戰略核潛艇和航母編隊提供掩護。「印度國防研究」網站稱,印度新一代核潛艇計劃的關鍵在於能否順利研制出功率更大、雜訊更低的新型反應堆;印度孟買原子能研究中心早在2018年就展示了設計方案,但截至目前尚未建造原型機。

「Firstpost」網站評論稱,「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掌握了國家的命運。憑借‘覓敵者’號,印度希望在海洋上擁有無聲的哨兵。」如果後續計劃如期實施,印度海基核威懾的弱點有望得到彌補。值得註意的是,就核武器的使用條件而言,印度奉行「不先發制人」原則;換句話說,除非印度首先遭到襲擊,外界很難有機會看到「覓敵者」號在實戰中發射核導彈。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