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當年,烏克蘭真的把圖紙放在瓦良格號裏了嗎?隱藏多年內幕被揭開

2024-01-27軍事

航空母艦是現代海軍裝備體系裏的核心,在現代化戰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的誕生與演變極具戲劇化色彩,現在回想起來依然令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眾所周知,遼寧號航母的前身是前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瓦良格號。

與蘇聯的早期航母相比,「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設計理念與總體布局更接近於現代航母,綜合戰鬥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已完成近七成的瓦良格號航母停止建造,並長期停留在它的出生地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又稱黑海造船廠)。由於當時的烏克蘭正處於內外交困的境地,根本無力承擔繼續建造該艦的費用,於是只能四處尋找下家,期待有人能接手這個半成品。

時間來到了九十年代末,烏克蘭政府決定拆除瓦良格號上的所有軍用器材,按廢船價格對其進行公開拍賣。經過一番角逐,一家來自澳門的私營公司以2000萬美元將該艦收入囊中,而該公司的創始人,就是長期以來一直披著神秘面紗的徐增平。

相傳徐增平出生於一個軍人世家,自己也曾經在廣州軍區服役過。退伍後的徐增平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大潮下海經商,在獲得了第一桶金後,於八十年代末遷居香港,成為了一名港商。

1996年,時任海軍副司令員的賀鵬飛經人介紹找到徐增平,要求他幫忙購買已棄建多年的瓦良格號。當過海軍的徐增平肯定清楚,中國海軍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航母夢,也曾為此付出過不少努力。

現在海軍副司令員找上門來,要求幫忙購買一艘半成品的航母,其目的顯然是不言自明的。面對賀鵬飛的要求,徐增平很快便答應了下來。不過,由於烏克蘭方面要求瓦良格號的購買主體只能是私人,徐增平為此還專門到澳門註冊了一家名為「創律」的旅遊娛樂公司。

徐增平對外宣布,瓦良格號買下來後將被改造成一個集舞廳、旅館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海上遊樂設施。

新千年前夕,沒有任何動力的瓦良格號在拖船的牽引下,踏上了漫長而艱難的回國之路。2002年3月初,銹跡斑斑的瓦良格號在經歷了一番波折後終於抵達中國大連,從後便一直停靠在碼頭,直到三年後才正式開啟改造工程。

對於當時的中國造船工業來說,將一艘接近完工的中大型航母改造成可用之艦,雖說不上是難如登天,但也絕非易事。那麽,在沒有外部力量幫忙的情況下,中國是怎麽做到的呢?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有關瓦良格號圖紙的傳言了。

關於瓦良格號圖紙的來源,一直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說法。其一是當年中烏兩國的「秘密交易」。也就是說,烏克蘭偷偷把圖紙藏在了瓦良格號上,於是這些圖紙就隨船來到了中國。而另一種說法則是徐增平用200萬美元的價格買回來的,這一點也得到了他本人的親口承認。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種可能。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與俄羅斯一樣繼承了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大量軍事裝備與相關技術,還曾一度與中國展開多項軍事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購買瓦良格號航母之前,中國曾從烏克蘭購買過一艘由赫爾松造船廠建造的大型油輪,並將其改造為青海湖號補給艦。在瓦良格號來華之前,該艦曾是中國海軍引進過的噸位最大的艦船。

除了上述兩艘大型艦船外,中烏雙方的軍事合作還包括了「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UGT-25000燃氣輪機等。而在中國航母力量的建設方面,烏克蘭不僅將蘇-33艦載機的第三架原型機T-10提供給了中國,還協助中國建設了嶄新的航母艦載機訓練中心。

可以說,沒有烏克蘭方面提供的這些資源,中國海軍的航母要形成真正的戰鬥力,肯定還要走一些彎路,花費更大的代價。

不過,中烏軍事合作說到底還是雙方都能得利的賣賣。當時中國所花費的2000萬美元僅僅只是近乎空殼子狀態的瓦良格號艦體而已,並沒有包括其它任何附加物。

因此,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經營不甚景氣的情況下,烏方偷偷摸摸地將圖紙藏在瓦格裏號中作為送給中國的「大禮包」,既不符合客觀邏輯,也不符合現實利益。

而且根據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的回憶,中方剛拿到瓦良格號時,上邊除了灰塵和大量垃圾外什麽都沒有,一些重要的器材還有明顯人為破壞的痕跡。而對於烏克蘭將圖紙藏在瓦良格號艦體內送給中國一事,烏克蘭方面也在公開場合堅決予以了否認。

與所謂中烏「秘密交易」相比,徐增平用高價把圖紙買下來似乎更能令人信服一些。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徐增平一直都以一個「愛國商人」的形象出現。

既然他願意花費巨資購買瓦良格號,那麽再多出點錢,把圖紙一起買下來也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根據徐增平的描述,他跟著烏克蘭的工作人員,進入到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六樓的資料室,取出了大約20噸重的資料,用了8輛卡車才運走。

他甚至還煞有介事地描述道,資料庫內每層樓都有監控系統和紅外線報警裝置。取圖紙的時候,保管員和警衛軍官各取出一把鑰匙插入鎖眼,然後旋轉密碼盤核對密碼,同時分別把右手放在兩個電腦輕觸式熒幕上,不一會兒電腦就發出了「密碼正確,掌紋無誤,歡迎進入第×資料庫」的聲音。

現在回過頭來看,徐增平所自述的內容不僅十分離奇,而且也存在著不少疑點。根據前大連造船廠副廠長唐士源的說法,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的資料室是在八樓,並不是徐增平所說的六樓,也根本不存在什麽指紋辨識系統。

事實上,瓦良格號的圖紙到中方手裏要比徐增平聲稱的晚的多,而且與徐增平本人也毫無關系。在瓦良格號還沒抵達大連時,烏克蘭方面就提出過,要把瓦良格號的圖紙一同賣給中方。

當時想要這批圖紙的除了中國,還有俄羅斯,但中方的出價更高,因此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更願意把圖紙賣給中國。經過一番激烈的談判,中方最終以4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總共1981份圖紙,外加1484組備件。圖紙買回來後,中方又動用了一百多名專業轉譯,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將其全部轉譯成中文。

有了這批圖紙後,瓦良格號的改建工作就變得簡單多了。透過對瓦良格號的改造和測繪,我們深入了解了中大型航母的設計、建造和套用理念,並以此為基礎,建造了噸位相當的山東號航母,並為噸位更大,技術含量更高的新型平直甲板航母的建造鋪平了道路。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以2400萬美元購得的瓦良格號以及相關圖紙,至少為國產航母的發展節省了10年時間。現在再來說說此次交易中的關鍵人物徐增平。

當時徐增平所參與的工作,多半都集中在前期的談判過程中,後來包括購買圖紙的事情和他關系並不大了。

在這之後就有很多關於徐增平的負面傳言被傳開,一些故事甚至還出現在了【中國航母】、【瓦良格迷局】等刊物上。

我們現在很難證實這些傳言,但我們也要辯證地看待問題,無論如何,他都是有著積極作用的。

經過八年的改造,瓦良格號航母終於在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為遼寧號,並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使用。

如今,十余年過去了,在反艦彈道導彈和高超聲速武器相繼服役,更大噸位,更強戰鬥力的航母即將服役之際,遼寧號已經從昔日的「小甜甜」,變成了如今的「牛夫人」。

不過,作為人民海軍裝備的第一艘具有實戰能力的航母,遼寧號依然有著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而對於該艦誕生過程中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某些人物,或許只能讓後來人去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