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歷史上的今天:北伐戰爭的開始-1926.7.9

2024-07-10軍事

北伐戰爭,又稱國民革命軍北伐或簡稱北伐,是指1926年至1928年間,由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為了統一中國,對抗軍閥割據的局面,從廣東出發向北推進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北伐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重要的軍事和政治運動,它結束了北洋政府的時代,為中國帶來了形式上的統一。

一、背景

1920年代的中國,由於辛亥革命後的政治分裂和外國勢力的幹預,形成了多個軍閥割據的局面。北洋政府雖然名義上是中央政府,但實際上控制範圍有限,各地軍閥各行其是。在這種背景下,國民黨在孫中山的領導下,提出了「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口號,力圖實作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解放。

二、發起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由蔣介石擔任總司令。北伐的主要目標是消滅北方的軍閥勢力,包括直系軍閥吳佩孚、奉系軍閥張作霖等。北伐軍得到了蘇聯的支持,蘇聯提供了軍事顧問、武器裝備和資金援助。

三、過程

北伐戰爭分為兩個階段:

  1. 初期階段(1926年7月-1927年4月) :北伐軍迅速攻占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擊敗了吳佩孚的主力。隨後,北伐軍進入長江流域,占領了南京和上海。
  2. 中期階段(1927年4月-1928年) :由於國民黨內部發生了「清黨」事件,即國民黨右派與左派的決裂,導致了國共合作的破裂。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此後,北伐軍繼續北上,先後攻克了山東、河南等地。

四、結束

1928年6月,北伐軍攻入北京,張作霖撤退回東北。不久,張作霖在沈陽附近被日本關東軍暗殺(即皇姑屯事件),其子張學良接掌東北。同年12月,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接受國民政府領導,標誌著北伐戰爭的結束。

五、結果與影響

北伐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實作了形式上的統一。國民黨建立了國民政府,定都南京,開始了所謂的「南京十年」(1927-1937)。然而,這場戰爭並沒有解決中國的根本問題,國內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此外,國共兩黨之間的裂痕加劇,為後來的全面內戰埋下了伏筆。

北伐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它不僅結束了軍閥混戰的局面,也為中國的現代化行程開辟了新的可能。同時,它也是國共兩黨合作與分裂的歷史見證,對後來的中國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