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怕了東風導彈,美國海軍提出台海用兵新思路,不敢再讓航母硬上

2024-03-14軍事

文/北極鐵錘

為了應對美軍戰時介入台海,解放軍多年來精心打造「區域拒止」能力。相應地,為了應對解放軍在台海「區域拒止」,美國海軍也是絞盡腦汁,思索破解戰術,當然這也意味著美軍未來在西太平洋的用兵思維要有所改變。

為了阻止美軍戰時介入台海,解放軍發展了旨在對付美軍航母的「區域拒止」體系

近年來美國軍方提出了所謂的「分布式海上作戰」戰術,說到底其實更像是「海上遊擊戰術」。而就在近日美國國會內部釋出了一份有關「分布式海上作戰」的報告,列舉了幾個很關鍵的細節,對外展示了「分布式海上作戰」的特征。

那麽美國軍方所鼓吹的「分布式海上作戰」真的能夠破解解放軍多年精心打造的「區域拒止」嗎?下面就來看一下美軍台海用兵的新思維。

(一)解放軍為預防美軍戰時介入台海,打造了「區域拒止」體系

3月4日,印度【歐亞時報】報道稱,日前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向議員釋出了一份有關「分布式海上作戰」的報告,據稱該報告旨在讓美國國會議員能夠了解美軍未來在西太海域上的新型作戰理念和作戰計劃,將來能夠讓美國議員輕易地對美國海軍裝備發展資金在國會表決時放行。

印度【歐亞時報】在提到「分布式海上作戰」這一作戰概念時是這麽說的:隨著中國海軍軍備的快速發展,他們已經擁有使用反艦導彈和其他武器探測和攻擊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強大能力,這樣的場景能夠在未來戰時阻擊想要馳援台當局的美國海軍。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西太平洋局勢,也為了提高美國海軍應對解放軍「區域拒止」的能力,美國海軍提出了「分布式海上作戰」的用兵理念。

由此可見,「分布式海上作戰」是針對解放軍台海「區域拒止」而提出的。在談及台海局勢時,「區域拒止」可是一個熱點軍事名詞,它可是確保大陸對台「武統」的關鍵保障。

為了應對解放軍的「區域拒止」,美國海軍也提出了「分布式海上作戰」的理念

台當局目前之所以「頑固拒統」無非是仰仗美國的背後支持,在他們看來,台灣可是美國過去數十年在西太平洋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資產」,它是美軍「第一島鏈」上的關鍵一環,況且目前正值大國競爭階段,美國是絕不會放棄台灣這顆「棋子」的,至少不會如此輕易地被大陸拔掉。所以台灣島內普遍有這麽一種想法:美軍絕不會放棄自己,更不會在戰時「袖手旁觀」,很多人還經常參照1996年台海危機時的案例,當時美軍兩個航母戰鬥群奔赴台海,試圖進行「嚇阻」。

事實上,過去數十年,兩岸之所以能夠維持一種「分離」狀態,關鍵因素還是在美國。按照蔡英文昔日「愛將」李喜明的說法,大陸很清楚,若要解決台灣,關鍵就在於解決美國潛在的介入,而大解放軍發展迅速,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朝壓制美軍戰時介入去的。

而「區域拒止」就是為壓制美軍戰時介入台海而打造的關鍵火力體系。從字面上的意思做理解的話,「區域拒止」就是劃出一條「拒止線」,然後透過各種手段在戰時把外部勢力阻擋在「拒止線」之外。過去「區域拒止」瞄準的重點是美軍航母戰鬥群,後者是美軍跨越地理障礙,向海外投射軍力的一大關鍵依托(另一個關鍵依托是海外軍事基地)。

隨後解放軍發展出了以反艦導彈為核心的「區域拒止」,透過數量優勢來摧毀美軍的航母戰鬥群,從而「嚇阻」美軍介入。隨著時間的推移,解放軍快速發展,「區域拒止」也朝著高質素的體系優勢發展。具體而言,過去大陸可能會透過反艦導彈的數量優勢來威懾美軍航母戰鬥群,但現在不同,高超音速導彈出現了,它能夠利用極快的突防速度以及不規則機動變軌繞開、突破航母戰鬥群的密集防空體系,然後直接擊中航母,由此對航母造成非常大的「嚇阻」。

此外,過去「區域拒止」的主要目標是要應對在海面上航行的航母,現在還要拓展到空中和水下,朝體系化發展。美軍的潛艇利用自己的靜音優勢和大洋的掩護,可以潛在地越過「拒止線」,奔赴台海周邊作戰;美軍的戰略轟炸機也能夠利用遠端打擊優勢進行潛在介入,可以把目標對準跨越台海的解放軍運輸船。所以現在解放軍的「區域拒止」正拓展到空中和水下,打造成一個體系。

解放軍「區域拒止」體系的核心是反艦導彈,這是對付美軍航母的利器,對後者有很大的「嚇阻」

除了「區域拒止」體系外,美國海軍還面臨著一個大麻煩,那就是與中國海軍相比,艦艇數量正面臨非常大的劣勢。解放軍已經打造了一支世界上數量規模最大的艦隊,未來在大陸龐大造船業支持下,中美兩國海軍的艦艇數量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美國海軍很著急,因為自己在西太平洋的優勢正在一步一步地消失殆盡。

(二)為了應對「區域拒止」,美國海軍提出了「海上分布式作戰」理念

總之美國海軍意識到:不能再按照傳統戰法讓航母艦隊無腦地直沖台海,否則這只會讓航母面臨被摧毀的風險,所以必須重新思考一套新的作戰理念以應對「區域拒止」。在此背景下,「分布式海上作戰」被提了出來。

事實上,外界對「分布式海上作戰」一詞並不陌生,因為這一作戰概念是在特朗普時期提出的。外界對於這一作戰理念的普遍理解是美國海軍艦艇要「化整為零」,各自部署到一定的海域,然後組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不過這只是一個籠統的理解,對於「分布式海上作戰」理念的具體細節,美國海軍一直三緘其口,把它視為一種機密。而印度【歐亞時報】發現,國會研究服務處釋出的這份報告能夠讓外界看到「分布式海上作戰」理念的細節和主要特征。

這份報告一共列舉了這麽幾個「關鍵特征」:其一,將海軍部隊分散在戰區內更大的區域,使對手更難發現和瞄準海軍部隊,同時仍然讓海軍部隊相互支援並將火力集中在敵方目標上。

說到底,這其實就是要把美國海軍分散化。從理論上講,把龐大、密集的美國海軍艦艇分成一個又一個小分隊,確實難以偵察和瞄準,因為此時美國海軍的機動性會更強,防禦和作戰都會變得更加靈活。

而且艦艇小分隊之間火力交叉打擊可以讓美國海軍的打擊覆蓋面變得更廣,從理論上講,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所謂的「分布式海上作戰」,其實就海上遊擊戰術,它是想透過「化整為零」以躲避解放軍的集中打擊

不過這些都是理論上的說法,現代化的偵察體系正變得非常完善,解放軍除了有大批次的遠端無人機之外,在太空還有天基偵察衛星,所以要了解美國海軍「化整為零」的艦艇小分隊的即時動向,並不是大挑戰,而一旦了解到美軍艦艇小分隊具體位置的話,進行打擊和摧毀就變得簡單很多。

其二,「避免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裏頭」,把美國海軍的武器彈藥散布在更廣泛的艦艇和飛機上。

其實這一點還是和之前的一樣,都是要做一個「化整為零」的分散,透過強機動性和分散性來增大美國海軍部隊的存活率。

其三,更多地使用遠端武器、無人機、無人艇來做海上機動部署。值得註意的是,日前美國海軍曾提出了一個所謂的「復制器」計劃,這份計劃的內容是要大規模發展無人化武器,打造龐大無人機群和無人艇群,透過數量優勢來突破解放軍對美軍的「拒止」,隨後透過體積小的優勢快速湧進台灣海峽,對解放軍的登陸運輸船發起攻擊。

遠端武器則主要依靠遠端轟炸機和潛艇等機動平台發射,然後一舉跨越「區域拒止線」,向台海周邊的關鍵目標發起摧毀性攻擊。

不過從這一細節看的話,顯然美國海軍的「復制器」計劃已經與「分布式海上作戰」在某種程度上做了一個合並,未來無人機、無人艇可能要在「分布式海上作戰」中扮演非常關鍵的作用,甚至可能是主力。

相較於傳統的戰機和艦艇,無人機和無人艇的成本更低、體積更小,這很容易讓美國海軍發揮出一種「不對稱」優勢,即使能夠這些無人化武器的蹤跡被解放軍偵察並摧毀,對美國海軍而言,也是極具性價比的。美國海軍認為,他們的遠端武器庫存量很有可能低於解放軍的庫存量,如果後者能夠使用遠端武器來摧毀這些無人化武器的話,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消耗,而且這種消耗的成本也是非對稱性的,因為解放軍導彈的造價可要比美軍無人機、無人艇的造價要高很多。

美國海軍正集中精力發展發展無人艇,在他們看來,這可是對付解放軍「區域拒止」的一把利器

不得不說,美軍把「非對稱」作戰與「海上遊擊戰」做了一個有效結合,這一點很值得警惕。

其四,美國海軍利用有彈性的通訊鏈路和網絡技術,將廣泛分散的有人機、無人機、有人艇和無人艇編造成一支協調一致的的戰鬥力量。這一點應該強調的是通訊聯系的通暢,分散作戰雖然強調所謂的機動性,但它也帶來了力量的分散,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易於被各個擊破。所以此時確保各部隊之間的聯系通暢就變得非常重要。當下電磁作戰在現代化作戰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各軍事大國都在發展電子戰技術,一旦受電磁幹擾、壓制,美國海軍各部隊之間很有可能會直接「斷聯」。

(三)「分布式海上作戰」會讓美軍航母變得更脆弱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還在報告中提到:美國海軍為了執行「分布式海上作戰」的理念,還專門制定了一項軍備采購計劃,其中關鍵的采購共有5項。

其一,美國海軍需要采購大量的遠端武器,包括反艦版「戰斧」在內的遠端反艦導彈。

其二,采購大型無人水面艦艇,該艇將配備垂直發射系統,能夠對外發射遠端反艦導彈以及其他武器。此外,大型無人水面艦艇還要能夠儲存一些彈藥,承擔有人艇武器庫的角色。

其三,采購配備雷達以及其它傳感器的中型無人水面艦艇,旨在幫助形成一個分布式傳感器網絡,以支持美國海軍的作戰行動。

其四,采購輕型補給加油船,旨在為向美國海軍艦艇提供燃料補給,使美國海軍艦艇能夠在廣闊的海域上以更分散的方式持續作戰。

其五,采購小型兩棲登陸艇,執行所謂的「中型登陸艦」計劃。據稱這項計劃與美國海軍陸戰隊所提出的「遠征前沿基地作戰」有很大的關聯,而後者被認為同「分布式海上作戰」相輔相成。

未來美國海軍要大量采購無人艇,他們正試圖打造一種「非對稱」的作戰模式

不過這份報告中還提到,美國海軍的「分布式作戰」看起來很完全,存在對抗解放軍「區域拒止」的潛力,但美國國會議員對這項作戰計劃仍然存疑,當美國海軍向美國國會為這一作戰理念申請資金時間,國會很有可能會詢問這兩個關鍵問題。

其一,美國海軍執行所謂的「分布式海上作戰」計劃很依賴遠端武器,但美國遠端武器數量不足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之前美國眾議院做的兵推顯示:一旦台海開戰的話,美國海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消耗完所有的遠端武器。在未來5到10年內,美國海軍在執行「分布式海上作戰」理念時,能否擺脫遠端武器數量不足的劣勢呢?

其二,美國海軍提到了「分布式海上作戰」依賴網絡通訊技術,但後者可能有著很大的技術挑戰,同時大陸的電磁作戰技術也在飛速發展,美國海軍未來能否應對這一問題很值得質疑。

不過這份報告評估道:美國國會雖然對這項海上作戰理念會提出一些問題,但最終很有可能還是會為美國海軍執行這一新型作戰理念而撥款,因此從當前的情形看,已經找不到比「分布式海上作戰」更好的方案了。

美國海軍表示:現在的時間很緊張,因為大陸的艦隊正在飛速發展,而且「區域拒止」體系正變得更加完善,未來美軍介入台海正變得越來越難。

美國海軍試圖用「分布式海上作戰」打造一個「海上遊擊戰術」,來規避解放軍反艦導彈對美軍艦隊的集中打擊,但美國海軍同樣也忽略了一個重點:美軍的艦載機需要依托航母這一平台進行起飛作戰,而航母需要多艘軍艦組成一個所謂的戰鬥群,以保護航母免受反艦導彈的攻擊。但如果采取「分布式作戰」的話,就意味著美軍航母戰鬥群大概率需要拆解,此時航母戰鬥群的實力會變得更加虛弱,面臨的風險更大。

「分布式作戰」會讓美軍航母變得更加脆弱,因為航母戰鬥群在這一過程中會被分散

除非是美國海軍在未來台海作戰時直接把航母排除在外,不讓航母出戰。但如此一來的話,艦載機可就沒有辦法再起飛了,那就意味著美軍主動放棄在台海上空爭奪制空權,這種情況反而會變得更糟。所以,「分布式海上作戰」看起來很先進,但它的局限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