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2023年世界軍事裝備發展研究——陸軍裝備篇

2024-01-03軍事

2023年度,世界主要國家陸軍全新主戰裝備研發和現役主戰裝備挖潛改進繼續取得進展。作為推進其多域作戰能力建設的重大舉措之一,美陸軍繼續推進「6+2專案群」研發,其中作為主戰裝備的遠端精確火力、下一代戰車、一體化防空反導和未來垂直起降飛行器等四個專案群的相關子專案研發,在2023年度均取得相應進展,但有些子專案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導致未能實作2023財年底交付的預期目標。

一、炮兵武器裝備

炮兵武器裝備繼續朝遠端精確化發展,尤其美陸軍遠端精確火力專案群將大大提高一體化遠端精確火力打擊能力,但其相關子專案也遭遇嚴重技術挑戰。

(一)美陸軍遠端精確火力專案群研發繼續取得進展的同時,相關子專案遭遇嚴重技術挑戰導致交付延期

1.增程火炮暴露的問題最為嚴重

增程火炮由現役M109A7自行榴彈炮配用新型155毫米58倍口徑身管和自動裝彈機改進而來,該炮基於不同彈藥的最大射程70~130千米,最大射速10發/分。該炮因在2022年12月子系統試驗期間出現多項嚴重技術挑戰而暫停研發。美陸軍采辦、後勤與技術助理部長布殊於2023年8月表示,該炮是在現役M109A7榴彈炮底盤上配用更長身管的全新火炮,面臨諸多技術挑戰並不意外,陸軍將根據後續試驗情況確定何去何從。

2.精確打擊導彈已完成首批「增量1」的交付

精確打擊導彈仍由現役「海馬斯」火箭炮和最新改進型M270A2火箭炮發射。該導彈正在分四個「增量」進行發展,「增量1」就是近幾年一直在研發的初始型精確打擊導彈,最大射程約550千米。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目前正在以2枚/月的速度向陸軍交付導彈樣彈。2023年12月8日,美陸軍宣布已接收首批「增量1」導彈。該導彈采用固體燃料發動機和慣性/GPS復合制導方式,彈長4米,彈徑430毫米,彈頭重91千克。

精確打擊導彈「增量1」發射試驗

3.遠端高超聲速武器試射發生「五連敗」

美陸軍原計劃於2023財年底部署首個遠端高超聲速武器連(即「暗鷹」連)。該連編配1輛指揮車和4輛二聯裝發射車,導彈最大射程近2800千米,最大速度等於或大於5馬赫。但該連最為關鍵的導彈樣彈的發射試驗於2021年10月~2023年9月發生「四連敗」,2023財年底已無法列裝。因發射前技術檢測再次發現故障,計劃於 2023年10月26日進行的實彈發射試驗再次取消,「五連敗」使該連也不可能於2023年12月底列裝。

「暗鷹」連的二聯裝發射車

4.陸基中程導彈已交付首個連

2022年12月,首支多域特遣部隊接收了首個陸基中程導彈連的裝備樣機,該連在接收儀式上被命名為「堤豐」,並於2023年初和6月分別成功實彈試射1枚最大射程為370千米的「標準」-6多用途導彈和1枚最大射程為1800千米的「戰斧」巡航導彈,根據計劃應於2023財年底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首個陸基中程導彈連線收儀式

除上述全新研發專案外,美陸軍繼續授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導火箭彈生產合約,並成功進行增程制導火箭彈試射:2023年4月授予該公司M31單一彈頭制導火箭彈和M30A1替代彈頭制導火箭彈47.9億美元生產合約;該公司於2023年8月對增程制導火箭彈首次成功進行150千米最大射程試射,計劃於2024財年第二季度完成首枚交付。

(二)印陸軍成功試射增程「布拉莫斯」超聲速巡航導彈

2023年10月,印陸軍「布拉莫斯」導彈團在兩個島嶼上再次成功試射增程「布拉莫斯」超聲速巡航導彈。與原型「布拉莫斯」相比,增程「布拉莫斯」的整體布局和尺寸沒有變化,但很可能采用了主動雷達導引頭,其高爆彈頭重200~300千克,最大射程450~500 千米,具備更強的防區外攻擊能力。

「布拉莫斯」巡航導彈參加印度國慶閱兵

(三)日本啟用部署12式反艦導彈的石垣島新駐地

2023年3月,日本陸上自衛隊啟用位於石垣島的新駐地,該駐地部署約570人和12式反艦導彈。最大射程240千米的12式導彈強化了數據鏈能力,采用先進的地形匹配與目標辨識技術,中段采用GPS制導,末端采用慣性導航+主動雷達制導。日本基於該導彈正在研制的12式遠端巡航導彈兼具對陸打擊能力,射程達900~1500千米,可在飛行中更新目標資訊,計劃2024財年完成研發。

二、坦克裝甲車輛

坦克裝甲車輛研新與改舊並舉,並高度重視研發體現無人智能化發展趨勢的機器人戰車。

(一)美陸軍下一代戰車專案群研發繼續取得進展,並啟動新型M1E3主戰坦克計劃

1.多用途裝甲車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2023年3月,美陸軍第3機步師第1裝甲旅戰鬥隊接收了首批20輛多用途裝甲車,該旅到2023年9月已全部換裝131輛多用途裝甲車,表明該車已具備初始作戰能力。該車重點加強了生存性和防護性,改進了尺寸、重量、功率和冷卻系統,並提高了整合未來技術和陸軍網絡的能力。

首批列裝的多用途裝甲車

2.「布克」輕型戰車進入低速初始生產

2023年6月,美陸軍在慶祝建軍248周年儀式上將機動防護火力車正式命名為M10「布克」輕型戰車。M10采用模組化履帶底盤和1100馬力MTU柴油發動機,戰鬥全重約42噸,乘員4人,最高時速65千米,最大行程305千米。該車於2023年9月進入低速初始生產,計劃於2023年12月進行首輛交付,2025財年底組建首個齊裝滿員的M10輕型戰車營。

另外,美陸軍於2023年6月宣布將其正在研發的可選有人戰車更名為XM30機械化步兵戰車。

「布克」輕型戰車

3.機器人戰車被授予樣車研發合約

2023年9月,美陸軍宣布已分別授予德事隆系統公司、GDLS公司、McQ公司和奧斯科什公司輕型機器人戰車(RCV-L)樣車研發合約,總價值2472萬美元,要求四家公司於2024年8月前各交付2輛樣車用於試驗與評估。陸軍計劃於2025財年選出一家公司授予第二階段研發合約,要求於2026財年完成系統設計與建造,並交付9輛全系統樣車。

除上述全新研發專案外,美陸軍於2023年9月宣布啟動新型M1E3「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研制計劃,同時宣布停止改進研發M1A2D「艾布拉姆斯」坦克,主要原因是俄烏沖突教訓:M1A2D已無法在不增加重量情況下提高效能,且不能很好地防禦巡飛彈/無人機的「攻頂」打擊,而進一步增加重量又將帶來機動、搶修、保障等方面問題;M1E3則計劃在減輕重量、防「攻頂」打擊、減少供應鏈、提高可靠性和戰場維護性等方面取得突破。M1E3生存能力更強,重量更輕,更易升級,且油耗更低(行程相同情況下比同噸位坦克低50%),更適應2040年以後的作戰需求。

(二)英陸軍「挑戰者」3主戰坦克透過關鍵設計評審

2023年2月,英國防部和陸軍聯合宣布,最新「挑戰者」3主戰坦克改進專案透過關鍵設計評審,首批8輛樣車已開始生產,計劃於2025年進行定型評審。主要改進包括:使用改進型L55A1滑膛炮取代「挑戰者」2的120毫米L30線膛炮;使用新型模組化裝甲和「戰利品」主動防護系統提高防護能力;為該坦克接入區域網路以使其能連線英軍「弓箭手」無線電系統和「摩耳甫斯」通訊與資訊系統,從而最佳化其融入數碼化戰場的能力。

「挑戰者」3主戰坦克

(三)德國采購「豹」2A8主戰坦克

2023年4月,德國防部長宣布將為德國防軍購買18輛最新改進型「豹」2A8主戰坦克,計劃於2025年底完成交付。「豹」2A8主炮為Rh-120-L55A1 120毫米55倍口徑坦克炮。「豹」2A8采用由高硬度裝甲鋼、鎢、復合材料和陶瓷元件組成的第三代間隔復合裝甲,車體增加了防地雷結構設計,並增強了炮塔頂部防護水平;其光電器材能不分車組成員地集合使用,並加裝環視系統和改進型通訊及網絡器材;換裝了1600馬力柴油發動機,配備了20千瓦輔助動力裝置。

「豹」2A8主戰坦克

三、防空反導裝備

防空反導裝備繼續朝一體化發展,定向能防空系統也取得較大進展,並提出榴彈炮反無人機蜂群新概念。

(一)美陸軍一體化防空反導專案群取得重大進展,並大力推進關島防空反導體系建設

1.一體化防空反導作戰指揮系統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基本型一體化防空反導作戰指揮系統(IBCS)於2022年3~11月完成初始作戰試驗與評估,美國防部於2023年4月批準該系統進入全速生產,美陸軍則於2023年5月1日宣布該系統具備初始作戰能力。該系統可將美軍現役和在研的多種防空反導系統及相關預警探測傳感器整合為一體化防空反導網,實作對所有空中威脅的全譜控制和一體化防禦。

IBCS系統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2.「增量1」間瞄火力防護系統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增量1」間瞄火力防護系統(IFPC)即是以色列研制列裝的「鐵穹」專用反火箭彈系統。美陸軍采購2個「鐵穹」連進行試驗後,發現該系統與IBCS系統的相容性達不到一體化融合要求,遂決定只臨時性部署2個「鐵穹」連(即過渡性IFPC「增量」1系統),並決定全新研發由「持久盾牌」通用發射架和陸射型AIM-9X「響尾蛇」導彈組成的動能IFPC「增量2」系統。

2個「鐵穹」連於2023年4月完成新裝備訓練,已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美陸軍未來司令部司令雷尼上將在2023年10月陸軍協會年會上宣布,作為IFPC「增量2」系統的過渡性系統,駐路易士-麥科德聯合基地的首支多域特遣部隊的防空營正在操作使用「鐵穹」連。

3.動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美陸軍基於最新改進型雙V車身(DVH)M1126A1「斯特賴克」輪式裝甲車的機動近程防空系統,包括動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增量1」)和定向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增量2」),主要用於保護機動部隊免受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及火箭彈、炮彈、迫擊炮彈(RAM)威脅,且無需外部支援即可單車獨立遂行防空任務。

截至2023財年底,美陸軍駐歐第10防空反導司令部下屬的第4防空炮兵團第5營列裝了36套「增量1」系統,成為首個齊裝滿員、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的機動近程防空營,用於為「歐洲保證、威懾和增援行動」提供防空支援。2023年7月,美陸軍駐俄克拉荷馬州希爾堡的第1裝甲師第60防空炮兵團第4營開始接收「增量1」系統,到2023財年底成為第2個齊裝滿員、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的機動近程防空營。

4.定向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已交付首個樣機排

定向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增量2」由「斯特賴克」車載50千瓦級激光武器(重約3.3噸)、Ku720多功能專用雷達、光束定向器、光電/紅外目標捕獲與跟蹤系統、電源與熱管理系統組成,最大作用距離數千米,具有360°覆蓋能力,可應對1~3類無人機及「蜂群」、直升機、RAM等威脅,用於保護基地、機場及其他高價值軍/民用目標等固定/半固定資產。截至2023年9月,陸軍已向第1裝甲師防護旅下屬的機動近程防空營交付首個「增量2」系統排,用於進行部隊試用。

首個「增量2」系統排樣機

5.低層防空反導傳感器雷達完成6部樣機生產

截至2023年10月,雷聲公司已完成6部采用氮化鎵技術的低層防空反導傳感器(LTAMDS)雷達樣機的生產,並對樣機完成首次承包商驗證試驗(CVT)。樣機在試驗中一直與IBCS系統保持了互聯互通,展示了探測模擬/真實威脅目標的有效性。

LTAMDS雷達樣機

與此同時,美國防部導彈防禦局於2023年3月宣布,包括雷達、發射架、攔截彈和指揮控制系統在內的關島防空反導體系的首批防空反導系統,將於2024年部署在關島以提升防空反導能力。關島防空反導體系以陸軍正在開發的多個防空反導系統為主,包括IBCS系統、LTAMDS雷達、陸基中程導彈連的「標準」-6多用途導彈、IFPC「增量2」系統等。

(二)俄研制成功「捕鳥者」近程防空導彈系統

2023年5月,俄羅斯宣布研制成功空降兵專用型「捕鳥者」近程自行防空導彈系統,計劃於2024年服役。該系統由BMD-4M空降戰車底盤、「松樹」戰鬥模組及9M340「松樹」-R防空導彈組成。「松樹」-R導彈最大直徑130毫米,重30千克。固體推進發動機可將導彈加速到900米/秒,最大射程10千米,最大射高5千米,最大縱向機動過載40g。「捕鳥者」系統能與空降兵BMD-4M空降戰車和BTR-MDM裝甲運兵車等主戰裝備組成戰鬥隊形,使精銳空降部隊在任何作戰行動中都有伴隨防空掩護。

(三)日本研究用155毫米榴彈炮反無人機蜂群

2023年9月,日本計劃研制一種可用於現役155毫米榴彈炮炮彈上的近炸引信,用於攔截小型無人機蜂群及低空飛行的中型無人機蜂群。該專案計劃於2024財年啟動,於2027財年開始內部試驗,2031財年初研發出原型樣機,2031財年底具備反中/小型無人機蜂群能力。日本現役99式、19式自行榴彈炮透過配用防空近炸引信具備反無人機蜂群能力後,一方面可有效利用規模部署的榴彈炮,另一方面可大幅降低反無人機蜂群成本。

四、陸航武器裝備

陸航武器裝備雖然研新乏善可陳,但現役直升機改進卻取得較大進展。

(一)美陸軍未來垂直起降飛行器專案群因新型發動機推遲交付而進展甚微,現役直升機改進取得較大進展

1.新型發動機效能先進但交付時間一推再推

通用電氣公司於2023年10月宣布已向美陸軍交付2部全新T901-GE-900改進型渦軸發動機(ITE,簡稱T901發動機)的飛行測試發動機,將用於支持未來垂直起降飛行器專案群的兩個重要子專案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未來遠端突擊直升機的競標原型機研發。但T901交付時間一推再推,導致這兩個子專案因「等米下鍋」而在2023年進展甚微。與現役直升機采用的T700系列渦軸發動機相比,T901功率增大50%(達3000軸馬力),油耗降低25%,壽命延長20%,且體積與T700相當,能在高溫/高海拔環境(35°C/1830米)執行任務。

2.未來戰術無人機系統取得較大進展

該專案群未來無人機子專案中的未來戰術無人機系統(FTUAS),將取代現役固定翼RQ-7B「影子」200無人機系統。2023年9月,美陸軍宣布選擇德事隆系統公司的「航空探測器」HQ 4.8原型機和格芬航天公司的「勇士」原型機進入FTUAS專案快速原型機階段2。「航空探測器」HQ 4.8是以該公司已列裝美海軍、海軍陸軍戰隊和特種作戰司令部的「航空探測器」HQ 4.7為基礎研發的垂直起降型,最大起飛重量92千克,有效載荷13.6千克,續航時間14小時。

3.AH-64E V6.5直升機完成首飛試驗

2023年10月11日,美陸軍現役最新型AH-64E V6「阿帕奇·衛士」武裝直升機的進一步改進型AH-64E V6.5成功完成首飛試驗。V6.5的具體改進包括:最佳化路由和攻擊規劃;改進Link 16的數據共享以提供有人/無人協同能力;整合模組化開放式體系架構介面,以最大限度實作互操作性並在未來更好地融入先進技術;提高乘員態勢感知能力。V6.5還將透過改進傳動系統換裝T901發動機以取代T700發動機,從而具備更強的作戰能力。

V6.5直升機完成首飛試驗

(二)印陸軍「兇猛者」直升機首次完成發射試驗

2023年10月,印陸軍「兇猛者」多用途輕型戰鬥直升機(LCH)首次完成70毫米火箭彈和20毫米航炮的晝夜空射試驗。印陸軍於2022年9月接收了首架「兇猛者」。到2022年底,印陸軍訂購114架「兇猛者」,印空軍訂購65架,使其能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高海拔地區為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該機戰鬥全重5800千克,最大時速330千米,最大作戰半徑550千米,實用升限6500米,5400米升限的攜載能力為600千克。

「兇猛者」首次完成晝夜空射試驗

(三)韓陸軍即將裝備輕型武裝直升機

2023年8月,歐洲空客公司宣稱,該公司和南韓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已開始批次生產聯合研發的輕型武裝直升機(LAH),計劃於2024年12月向韓陸軍交付首批10架,韓陸軍未來10年將持續列裝。該機機頭下方安裝1門20毫米3管「格林」機炮,機體兩側短翼可掛載4枚反坦克導彈或兩組7聯裝70毫米火箭發射器,還能運送6~10名士兵。

LAH直升機原型機進行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