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張作霖急電閻錫山:從南口仰攻居庸關,攻不下來,傷亡很重

2024-02-26軍事

民國十四年(1925年)夏,在北京政變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國民軍,為了進一步擴大地盤,圖謀向山西發展,山西被國民第一、第二、第三軍包圍的水泄不通,兵工廠用的材料也運不進來。面臨嚴重的威脅,閻錫山開始采取聯直吳、奉張,反馮的立場,戰事連續發生,商震在其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民國十五年(1926年)春,閻錫山答應吳佩孚配合掃除北上障礙。他交待商震:「山西究竟是和張吳合作倒馮,還是和馮合作,現在還不能決定。可是孔庚現在順德,他對山西始終野心不退。我們不如趁這當子,先把順德拿下。千萬不要放走孔庚,要把他俘獲解回省來。」奉閻錫山命令,商震率其第一師出兵,以抓孔庚為借口,攻占順德。接著,又北上保定,收編了國民第四軍魏益三部(不久前剛被馮玉祥收編,列入國民軍序列),打通了京漢線北段。

同年4月,國民軍撤出北京,兵分兩路,東路軍以鹿鐘麟為總司令,駐紮南口、多倫兩地;西路軍以宋哲元為總司令,陳兵山西北部邊境。為了準備直接與國民軍作戰,閻錫山調兵遣將,布防於大同一帶。商震被緊急從石家莊調回,出任前敵總指揮,駐大同指揮作戰。5月18日,國民軍西路軍分別從得勝口、殺虎口等處發動進攻。商震指揮晉軍各部拼力抗擊,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七八個晝夜,雙方形成對峙,戰局呈現膠著狀態。這時,張作霖急電閻錫山:從南口仰攻居庸關傷亡很重,攻不下來。是否可將你的隊伍撤下來,開到雁門關一線,作好防禦工事,采取守勢。等候鄙處騎兵打到察北,占領多倫,威脅張家口的時候,再行出擊。閻錫山遂命商震「暫撤至雁門關之線,集結兵力,先取守勢,待機進攻。」依照閻錫山的命令,商震放棄大同城郊及其外圍部份地區,扼守大同及雁門關等要隘,利用地形,沿長城構築陣地,待機出擊。

8月上旬,奉軍攻占多倫;中旬,在奉直聯軍的緊逼下,國民軍從南口撤出。與此同時,晉軍轉守為攻,國民軍陷入被動,開始從晉北撤軍。8月24日,「晉省境內已無敵蹤」。商震乘勢指揮所部以三路追擊,先占豐鎮、集寧,繼入平地泉,一直打到歸綏,從而把閻錫山的勢力擴充套件到綏遠地區。在此期間,國民軍敗軍之將韓復榘、石友三、鄭澤生等率部在商震的勸誘下投晉。9月3日,閻錫山電報商震為綏遠特區都統兼北方國民革命軍前敵總指揮。

與商震率部打到歸綏幾乎同時,馮玉祥從蘇聯考察回國。9月17日,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就任國民聯軍總司令,宣布「與國民黨結合為一,實行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以後,國民軍舊部紛紛重回馮玉祥大旗下,綏遠形勢變得嚴竣起來。為了不與國民軍再起沖突,商震向閻錫山轉達馮玉祥「望合作救國實行三民主義」的願望,並提議「避讓棄綏」。閻錫山權衡再三,聽取了商震的建議:「我方觀測大局,權衡利害,當讓奉方單獨解決。執事主張避讓棄綏,尤為明切。然奉方作法及大局變化頗有觀察之余地。我方似不應取決絕主張,致失機宜。須本昨電意旨,先將第一期應撤之隊伍,速令開回;俟布置妥當後,該都統候令將軍民兩政,交屬僚代拆代行,回晉一次,以便面商一切可也。」於是,除留一師兩旅駐綏外,其余在綏部隊陸續撤回山西。在商震的默許下,韓復榘、石友三兩個師重返西北軍。

民國十六年(1927年),山西響應國民革命軍北伐,閻錫山的部隊改為第三集團軍,全面進攻奉軍,曾由商震代第三集團軍總司令。7月9日,商震任第一軍團軍團長,9月兼任第三集團軍左路軍總指揮。民國十七年(1928年)1月,在偏關附近擊潰奉軍鄭澤生部。4月,蔣、馮、閻、桂聯合北伐奉軍,商震任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前敵總指揮兼左路軍總指揮,率晉軍向黑石關出擊,先後占領保定和北京、天津,並另派一部由晉北進占察哈爾。北伐成功後,南京國民政府在6月26日任命商震為河北省政府主席。8月28日閻錫山委商震兼任河北省剿匪司令。10月19日商震被南京國民政府特任為軍事委員會委員。11月商震因北伐有功,兼任平津警備副司令,因當時閻錫山駐在太原,商震住在北平,因此商震兼代閻錫山的平津警備司令,並握有指揮平津警備部隊的全權。到民國十八年(1929年)3月,又當選為國民黨第三屆候補中央監察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