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45年前,連隊就這樣的夥食標準,卻給戰士們帶來了無窮的力量。

2024-07-27軍事

最近一段時間,有幾位網友,還有生活中的幾位老友,一直在不斷地詢問我,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那個特定的時間段,部隊上戰士們的夥食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呢?是否能夠吃飽並且吃好呢?接下來,我就以自己當年作為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來和大家詳細地聊一聊。

我是在 1979 年 11 月份的時候應征入伍到部隊的。在那個時期,雖各種物質不那麽充裕匱乏,但無論一個人的飯量是大是小,每個人每月都有著明確的定量標準,具體來說:米面雜糧有 45 斤,粗糧細糧各占一半,禽肉類 3 斤,植物油 1.5 斤。蔬菜以當地生產的時令蔬菜為主,常常是蘿蔔、白菜、薯仔老三樣陪伴在餐桌上。當然了,根據不同的地域、兵種、軍種以及崗位,實際上是存在一定差別的。也正因如此,在部隊中實行了一到四類夥食竈的標準供給。要說夥食費最高的,那當屬飛行員和潛艇兵了,他們每天的夥食費標準達到了 3 到 4 元錢,這屬於四類竈。而夥食費最低的就是步兵基層連隊了,這裏每人每天的夥食費標準僅有 5 毛多,屬於普通一類大竈標準。

在基層步兵連隊中,平日裏司務長和上士(也就是負責蔬菜糧油采購的人員,大家習慣稱其為上士)以及炊事班長都要共同商討應該購買什麽樣的食品。除了要購買糧油燃料這些必需品之外,每人每天的菜金還需要控制在兩毛到三毛錢以內的支出,以此來確保戰士們的中晚餐能夠達到一菜一湯的基本標準。同時,對於煤炭、油鹽醬醋等各種調料品的支出也都要嚴格把控。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連隊會依據日常夥食費的支出結余情況,安排炊事班做上幾個菜來進行會餐,透過這種方式來改善一下戰士們的夥食。

大多數連隊都擁有自己開墾的蔬菜種植園地,規模小的大概有一兩畝,規模大的則有六七畝。他們不僅僅種植各類蔬菜,還會自己搭建欄圈來養豬養雞,甚至有些連隊還特意開挖了魚塘,養起了魚類,以此來補充那些緊俏且稀缺的副食品。當然了,有的連隊也會申請到師、團級的農場去進行生產勞動,透過這種方式也能夠換取一些糧食、副食品和蔬菜。

在那個年代,堪稱重量級的美食,除了在節日裏會餐時會出現在餐桌上的那些紅燒肉、大塊雞之外,那就是三兩個月才能夠品嘗到一次的大包子了。當然,還有病號才能吃到的肉絲面或者是雞蛋面。

現在回想起來,在那個年代,部隊裏的生活條件確實相對比較艱苦,與如今的情況相比,真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正是在那樣的環境中,戰士們依然保持著高昂的鬥誌和堅韌的精神,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為國家和人民默默地奉獻著。而這些回憶,也成為了我們這一代老兵心中一份珍貴的財富。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同時也不要忘記曾經那段艱苦奮鬥的歲月,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而繼續奮鬥。

回想起那個時候的種種,是不是讓大家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呢?但這就是真實的過去,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連隊生活。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銘印,而這些都是我們國家不斷發展和進步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