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重慶艦」炮轟塔山,一炮打掉一個連,為何半途結束?多年後解疑

2024-08-20軍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醜下】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一場鬥智鬥勇的博弈,講述的是 天時地利人和 ,缺一不可。世上的不義戰爭那麽多,最終能夠違背歷史潮流而成就不軌大業的是少之又少。 中國作為歷經百年滄桑的大國,解放戰爭可能算是最後一場本土之戰了。

解放戰爭伊始,東北成為解放軍優先考慮的目標。在這場鏖戰中,國民黨派出不可一世的重慶艦炮轟塔山駐點,一炮以打掉一整個連,照理說只要持續進攻,國民黨軍隊應該還會有一絲喘息的機會,結局也不至於會如此慘淡。

然而,為什麽這樣一部戰爭機器會選擇在半途結束戰局呢?其中到底有什麽隱情?多年之後,戰艦指揮官道出真相。

一、關門打東北,重慶艦強勢解圍

1946年,重慶談判中的 「雙十協定」 被國民黨撕毀,後者仿佛一種豺狼似的向中原解放區撲去,想要一口吃掉解放軍軍隊,然而不料我軍早有準備。 在進行長期的戰略防禦之後,劉鄧大軍毅然進駐了大別山區,拉開反擊戰的序幕。

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首先在遼沈打響,為了將國民黨東北軍隊封死,我軍提出了 搶奪錦州、「關門打狗」 的戰略方針, 搶奪塔山 正是為了徹底控制錦州而不得不發起的進攻,此舉引得國民黨軍隊大慌,為了阻止解放軍, 重慶艦奉命回歸。

重慶艦是什麽? 該艦是國民黨軍隊中有名的致勝神器,在多次戰役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重慶艦原屬於英國輕巡洋艦中的一艘,到解放戰爭之時已經有11個年頭,11年的服役期使得該艦更加適應海上作戰的情況。

該艦采取了6000噸的排水量設計,炮塔是當時有名的雙裝聯152毫米炮塔,除了配備有射擊指揮儀外,艦上還有雷達。光學測距儀等先進器材,莫說在中國,就算把重慶艦放諸世界也是排得上名號的。

見重慶艦回歸,蔣先生樂開了花,盡管他不知道重慶艦的回歸是否足以扭轉戰局,但是他已經顧不了多少了,總不能白白看著解放軍攻下錦州後將自己的東北部隊全殲。 重慶艦抵達天津塘沽的第二天,蔣先生連夜召開軍事會議。

在會上,蔣先生用重慶艦為根據, 稱在今後的戰鬥中會有大量兵力支援 ,重慶艦就是第一手支援,以此鼓舞低落的士兵們。 然而,這一切在重慶艦艦長鄧兆祥看來不過是無稽之談,國民黨的軍隊已經不見當日雄風。

正當蔣先生眉飛色舞地講解著自己的計劃時,東北野戰軍林彪已經開始在塔山建築起一道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了。 重慶艦能否順利完成任務呢?

二、塔山阻擊戰,艦上風雨不斷

不得不說,盡管解放軍在兵力和士氣上遠勝於國民黨軍隊,但在武器裝備上還是屬於 「小米加步槍」 的土搭配,面對裝備先進的國民黨軍隊難免有些吃虧。

當重慶艦將6門6英寸口徑的大炮對準塔山的時候,解放軍軍隊吃了大虧。 根據塔山阻擊戰指揮官胡巫師後來的回憶,重慶艦的威力大到「一炮一個連」,可見國民黨軍隊在裝備上的壓倒性優勢。

然而,在塔山阻擊戰全過程中,國民黨軍隊並不太平。

彼時,重慶艦上存在著多方勢力,其中包括忠心於蔣先生的 台海軍司令桂永清 老蔣這一輩子,吃虧就吃虧在身邊人才死得太早,以至於解放戰爭時期其身邊已無多少可用之才。 桂永清曾就讀於德國炮兵學院,主修的是陸上炮擊戰,然而他卻認為自己是一個「炮學巫師」。

桂永清的自大讓鄧兆祥心懷怨氣,後者對艦上的槍炮官陳靜文撂下一句話:戰鬥中的所有事務由桂將軍全權負責,不必參考自己的意見。 不明艦上操典的桂永清在後來的指揮中出現了一系列失誤。

桂永清的行為招致艦上大大小小的官民不滿。為何?要知道,艦上的絕大多數海員都是國民黨軍隊派遣至英國學習先進作戰經驗的人,很大一部份都是在抗日戰爭中退身下來的愛國誌士。在他們的心中,民族大義才是首要的。

外國的月亮會比較圓嗎?在鄧兆祥等人看來並不是如此。海員們在外學習時,曾經遭受了英國人的種種歧視,只因為他們是來自一個破敗之國的黃種人。因此,艦上大多數人對於內戰並不狂熱,反而持厭惡的態度。

如此,塔山之戰持續了2天,但解放軍防線絲毫未破,國民黨不得不再次召開軍事會議,而這一次鄧兆祥和陳靜文都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在他們心中,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

幾天之後,重慶艦突然結束戰局。塔山阻擊戰成功。

三、艦上大起義,多年後謎團得解

1949年2月25日,經我軍策反,本就不滿內戰的重慶艦軍士舉行大起義,艦上的反對者紛紛被處理。 起義後的重慶艦冒著國民黨的猛烈炮火一路航行,歷經25小時之後抵達煙台港,得到了解放軍的保護。

在沈陽,鄧兆祥終於見到了素未謀面的「敵人」胡巫師,正是胡巫師負責的塔山阻擊戰。兩人一見面,胡巫師氣不打一處來。 面對鄧兆祥的道歉,胡巫師只得咬咬牙向其投訴,稱鄧的戰艦一炮打掉自己的一個連。

失去重慶艦的國民黨惱羞成怒,他們豈能忍受自己的制勝利器輕易落入敵人手中,於是便派出了多架轟炸機連番進行轟炸,鄧兆祥等人無奈,只得選擇將重慶艦沈入海中。 多年後撈出,重慶艦已經失去了繼續服役的能力。

懷著多年的不解,胡巫師於1996年時在北京重新見到了鄧兆祥,並向其道出了多年的疑惑: 為什麽重慶艦當年會突然選擇離開戰場呢?

面對胡巫師疑惑的眼神,鄧兆祥不禁笑出了聲。他不緊不慢地指著當年重慶艦在地圖上的位置,向胡巫師說出了真相。

當年,為緩解解放軍的作戰壓力,鄧兆祥不得不想辦法撤下重慶艦,於是鄧故作緊張地對桂永清說,海底的泥沙太厚,導致這片海域的水位太低沒倘若繼續讓重慶艦作戰,容易使船擱淺。

不懂海理的桂永清一聽就直冒冷汗,因為他並不想為此擔責,於是重慶艦便鬼使神差地結束了海灣。由於射程不足,重慶艦便不參與塔山進攻行動了。這也為重慶艦的起義埋下了伏筆。

可見,鄧兆祥一心是向著民族、向著統一的,正是這些明眼的仁人誌士組成了中國共產黨有生力量的一部份,新中國的成立是眾望所歸。

小結:

正如曹植所言:「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舊中國在清政府的統治之下垂垂老矣,是國民黨軍隊扛起革命大旗勇立潮頭, 原以為他們可以帶領中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誰知他們還是逃脫不了歷史的詛咒,成為阻礙歷史車輪的一部份。

歷史是不會給人太多時間的,既然新的歷史主角——共產黨——已經閃亮登場,翻天覆地只是時間問題。 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實作當家做主是大勢所趨,正是「得道者多助」,這一點被重慶艦上的軍士看在眼裏, 重慶艦的起義在意料之中。

也許國民黨政府可以利用高壓政策使得民眾暫時屈服,但絕對不會掐熄他們心中燃起的反抗之火。 重慶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不過是萬千看清時勢之人的一個縮影罷了。當我們驀然回首時,又有多少仁人誌士的忠骨露出了英雄冢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