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越軍幸存水兵回憶赤瓜礁海戰:解放軍火力全開,我們只有AK47

2024-03-29軍事

1988年3月,南沙群島赤瓜礁海域爆發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海戰。

赤瓜礁海戰中的解放軍官兵

中國海軍為了捍衛中國領海與領土的主權完整,以壓倒性的軍事力量擊沈了3艘越南軍艦,這一戰奠定了如今中國在南海的有利戰略態勢。

在越軍視角裏, 中國海軍所展現出的強大火力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從此越軍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

赤瓜礁海戰的爆發

赤瓜礁位於南沙群島九章群礁的西南角,其礁盤長約4.4公裏,寬約2.6公裏,面積共9.4平方公裏,島上還有一個近1.3平方公裏的內湖,最大水深約12米。

赤瓜礁鳥瞰圖

早在1983年, 中國政府就將這座島礁的名稱正式確認為「赤瓜礁」 ,但越南當局卻聲稱自己對包括赤瓜礁在內的所有南沙島礁具有主權,遭到了中國的堅決反對。

為了更好地維護中國在南沙群島的主權,1988年3月13日,中國科考人員在海軍官兵的掩護下登陸赤瓜礁開展考察活動, 但越軍卻妄圖驅離中國科考人員

3月14日清晨時分,越軍調集604、605號運輸船與505號登陸艦悄然登陸赤瓜礁,數十名越軍士兵在島上豎起越南國旗,並爆發出陣陣歡呼聲。

解放軍拍攝下來的越軍登陸艦

越軍膽大妄為的行徑立即引起中國科考人員與海軍官兵的強烈不滿,中方人員隨即趕來,要拔出越軍非法豎起的國旗,雙方就此爆發了肢體沖突。

在混亂中, 一名越軍士兵手裏的AK步槍突然開火 ,打傷了一名中國科考隊員的胳膊。在越軍打響第一槍的情況下,解放軍立即進入戰鬥狀態,掩護科考人員迅速撤離礁盤。

此時洋洋得意的越軍還以為嚇跑了解放軍,然而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不對勁——海面上居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聲音——它正是隸屬於中國海軍、排水量1250余噸的「南充號」護衛艦。

解放軍戰艦火力全開

該艦配備3門61式100毫米艦炮和4門37毫米雙聯裝機炮,火力非常強大。直到此時, 礁盤上的越軍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大難臨頭

慘烈的海戰現場

一直以來,描述赤瓜礁海戰的多位親歷此戰的解放軍官兵回憶,越軍方面的資料相當較少(與越軍幸存者較少有關)。

不過,當時越軍605號運輸船上一名叫做陳有樵的水兵幸運地活到了戰後, 他講述了越軍視角下的赤瓜礁海戰究竟有多麽慘烈

參加赤瓜礁海戰的解放軍官兵

據陳有樵回憶,當解放軍「南充號」護衛艦的3門100毫米艦炮開火後,大半個赤瓜礁立即被劇烈的爆炸與掀起的煙塵所籠罩。

短短幾輪齊射後,島上的越軍就已經被炸得血肉橫飛, 一些急於活命的越軍士兵幹脆舉起了白旗 ,高聲哀求解放軍不要開炮。

在解放軍的大口徑艦炮面前,越軍的抵抗是毫無意義的。

解放軍護衛艦集結

不過,陷入困境的不僅是逗留在赤瓜礁上的越軍士兵,一旁的3艘越南軍艦也難逃厄運,「南充號」的艦炮很快就將炮口對準了越艦。

這3艘越南軍艦雖然也搭載了一些用於自衛的30毫米機炮與12.7毫米機關炮,但在解放軍艦炮的火力壓制下, 越南軍艦來不及反抗就已經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更何況,解放軍在赤瓜礁部署的戰艦可不止一艘,湘潭艦和鷹潭艦另外2艘護衛艦也隨即趕赴現場,對越南軍艦傾斜兇猛的火力。

赤瓜礁海戰中的解放軍官兵

在解放軍3艘護衛艦的猛烈打擊下, 體型最大的越軍505號登陸艦最先被報銷 ,7枚100毫米炮彈直接命中其駕駛室,導致全艦指揮人員當場陣亡,艦身燃起大火,數十名越軍爭先恐後地跳入大海。

而在605號運輸船上的陳有樵比其他人幸運得多。

在越艦沈入大海後,他一度以為自己會葬身魚腹,不料等到了解放軍實施的人道主義救援,這才死裏逃生。

遭到解放軍炮擊的越艦

根據解放軍戰史記載,在赤瓜礁海戰中,3艘越南軍艦全部沈沒,500余名越軍葬身大海, 只有9人被我軍救援後俘虜

越軍士兵一生的陰影

雖然幸運生還,但赤瓜礁海戰給陳有樵留下了一生都難以忘記的心理陰影,他後來很快就從軍隊退役了。

據陳有樵表示,當時看著中國海軍100毫米艦炮火力全開的場面, 他和身邊的越軍士兵都感受到了徹底的絕望 ——他們的手裏只有一把簡陋的AK-47,這點火力打在中國軍艦上連留下彈痕都做不到。

立下大功的「南充號」護衛艦

因此在陳有樵看來,這次越軍長官部署的任務, 本質上就是叫他們這些底層士兵去送死 ,因為上層完全沒有告訴這些越軍士兵赤瓜礁附近有解放軍護衛艦的存在。

從這個角度來看,導致越軍500余人葬身大海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對中國領土懷有野心的越軍高層。

得益於中國海軍在赤瓜礁海戰中打出了威名,此後包括越南在內的南海周邊國家都明顯收斂了自己的氣焰,中國維護南海主權的道路也頓時變得寬闊了不少。

駐守赤瓜礁的解放軍官兵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已經實際控制的島礁數量約有140多個,而且在島礁上修建了大量的軍事基地與港口。從此, 「南海是中國的南海」 這句話成為了這片海域的真理。